雖是上午,可太陽高照,人群亦極為擁擠悶熱。
平安擠在其中,隻想喝上一碗冰冰涼涼的美味飲子解解暑。
果不其然,方娘子的豆腐腦生意比她的要緊俏許多,早早便賣完離去。
不過,等到臨近飯點,她的生意亦逐漸起來。
縱使無人搭話,平安也開始用油慢慢煎炸起魚丸來。
她今日做的魚丸,雖不過寸餘寬度,但用料紮實,顆顆圓潤精緻,經得鐵鍋與薄油的高溫炙烤,雪白的魚丸瞬間裹上一層金黃漂亮的虎皮,散發出幽幽葷香來。
許多看熱鬧的人,多的是午間不願回家的。
這會衆人聞着這誘人的焦香,又看她還在上邊撒上香料與醬汁,自個吃得津津有味。
一時間,衆人也不由饞得暗吞口水。
平安笑着咽下最後一口魚丸,吆喝道:“好吃又便宜的魚丸了,一文錢一粒,兩文錢三粒了。”
聽她這價格也不貴,許多被這香味香迷糊的孩子紛紛鬧着要買。
許多大人自己不舍得吃,可一年難得出來消費幾次,見孩子哭鬧,也隻好心疼地掏出銅闆買上一兩文錢的嘗嘗味。
當然,最後吃這魚丸的人,除了小孩,還有大人。
這金黃魚丸一入口,便瞬間驚豔他們的味蕾。
魚肉外焦裡嫩,肉質細嫩彈韌,卻不失鮮香水嫩。咬上一口,濃郁的焦香、油香與魚鮮自帶的鮮香在唇齒間交融碰撞,散發出獨特的鹹鮮滋味。
鮮,真鮮!
不少手中寬綽的人嘗了味,立馬朝平安喚道:“再給我來兩文的!”
時人皆愛起哄湊熱鬧,見有人如此看好這魚丸味道,便也一擁而上,想要試個味道。
平安的生意這才慢慢好轉。
“我在檔口賣魚,這魚丸檔口也有賣,十二文一斤,夠吃上好久。”
“是的,是的,我是月河村的。”
平安一邊下魚丸用長筷慢慢撥弄,一邊回答衆人的提問。
等她擦了把汗歇氣,卻見他們村那艘睚眦大傩龍舟這會已停至橋邊碼頭。說是龍舟,但誰也不敢用龍首做船頭,隻得退而求其次,用了龍九子圖案彩繪在船首。
平安正搜尋着木頭的身影,眼睛已被人從身後捂住。
熟悉的聲音俏皮傳來:“猜猜我是誰?”
平安粲然一笑,答道:“猜不到,怕不是哪裡來的登徒子?”
“娘子!”
眼前恢複光亮,身後傳來木頭的跺腳哀歎。
平安轉身,用竹簽戳着魚丸送入他口中。
“怎麼,村裡準備休息了?”
“是。”木頭嚼着魚丸囫囵應是,他指着碼頭邊搭建的茅草棚,小聲歎道,“還是娘子你做的飯香,我心中想你得緊,三倆下扒完就上來找你了。”
“可吃飽了?”平安小心翻拌着鍋中的魚丸,又替他叉上一串。
“娘子做的東西,我怎麼吃也吃不飽。”木頭接過魚丸,笑得谄媚。
“就嘴貧。”
他幾口吃完魚丸,便奪過平安手中長筷:“娘子你先歇着吃點東西,我來給你煎。”
平安也未推辭,從推車旁取出她早就備好的槐葉冷淘,再從罐中取出醬汁開始攪拌。
如今天熱了起來,她午食也不想吃熱的,這道清涼爽口的槐葉冷淘吃着正正好。
他們這做槐葉冷淘,有好幾種做法。
有将面團揉搓出麥麸,用澄清的粉漿上蒸屜過水,蒸出輕薄略透,頗有韌性的面皮的。
還有将早稻粳米磨成漿,入堿水,重複前述蒸制步驟,出來的米皮亦柔韌香軟,色澤翠綠。
平安今日做的,便是第三種,最為簡單便捷。
早上出門前,她便采來尚帶着露珠的槐葉枝,裡面的槐花去梗浸泡,與面粉雞蛋拌勻,煎成了幾個香氣撲鼻,軟糯适中的槐花餅。
而枝丫上最嫩的槐葉,則被她搗碎擠出翠綠的汁液,混合進面粉之中,灰白的面粉遇汁瞬間變成翠綠的棉絮。
待面粉揉搓均勻,醒發成光滑的嫩綠色面團。
平安便将它擀成薄片,切成半指寬的細縷。
再撒上油上鍋蒸制,蒸熟的翠縷色澤依舊,清澈不黏團。
隻需在食用時拌上香噴噴的蔥油、蒜水、香醋與香油,再加上些嫩綠的脆甜青瓜絲做輔,那酸辣爽口的滋味,在這熾熱的夏日,比肉還要香。
平安留了一些在家中給爺爺,剩下一半則被她帶來鎮上。
她一邊拌,身側的木頭一邊回首,待她看過去,他又立馬收回視線,隻低頭盯着鍋中的魚丸。
說起來,木頭今日的确還未吃過。
平安心下猶疑,她隻帶了一雙筷子出來。轉念一想,竹簽倒是有多的。
将這大碗冷淘攪拌均勻,平安瞥了眼木頭,見他這會亦擡眸望來,眸中盡是漣漣水汽。
雖他未明說,但平安也不好裝未看見。
她指着竹罐問道:“要不,你拿竹簽吃幾口嘗嘗味?”
“這?”木頭聞言,猶疑地掃視四周,待見得碗中那青綠爽口的冷淘,也不禁暗咽口水。
“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