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變小之後,在江戶川柯南身上發生的最大改變,就是他從一個事事親為、直來直往的偵探,變得學會了利用外物。小孩子的身體雖然不方便行事,但在某些時候,也會讓人不自覺地放下心防。
譬如此刻,“内部通緝”這種警方内部情報,本不該當着他的面說出來。
兩位警察隻顧着反駁對方,都沒有意識到這點。柯南便安靜如雞站在一邊,暗自進行分析與推測。
“警察”“工作年份比較久遠”“與赤崎雅人相識”“似乎叛逃但不能确定”……
他其實也認識一個與以上情報相符的人。
柯南不能直接向這兩人提問,于是隻能忍耐着内心的好奇,同時默默期盼對方能将話題主動地往那邊靠近。好在不管是哪個警察,都想對另一人進行言語說服。
“你還覺得他沒問題?前不久白鳥警部才碰到了他吧?……明明沒失蹤,卻不回應隊伍的征召,特意避開與警方的碰面,這不就是做賊心——”
“行了!”瘦高警察呵斥了一聲,“你沒有和他共事過,有些事情你不清楚!”
年輕警察撇了撇嘴:“你這是被私人感情影響判斷……”
“……不是你想的那樣。”
瘦高警察沉默了一會。他臉上的表情很複雜,似乎是困惑,但又帶了一絲了然和不忍。
這樣前後矛盾且形成突兀的情緒,讓柯南幾乎疑心自己看錯了。
“他這幾年……确實是’失蹤’狀态,但這并不代表跟我們沒有交集。就比如說——這次的案子。”警察突然看向柯南,“小孩,你說你認識赤崎偵探,那你知道他為什麼會插手這個案子嗎?”
柯南呆了一下。他想到竹下花衣和那個簡短的電話,但緊接着又想起少女和偵探間緊繃的氣氛,猶豫地搖了搖頭。
對方眼裡閃過一絲失望。
沒有其他人的證明,他便自己嘗試組織語言。最初開頭還有些猶豫,漸漸地形成一種辯護般的嚴肅。
“……其實,赤崎偵探和警方過去有些糾葛。”
“我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但聽說鬧得很大,也是在那之後警視廳才放寬了外部人員參與破案的權限。可他這次主動幫忙——雖然态度有點差吧,但放在赤崎先生身上也算合理。
如果說有誰能讓他抛棄舊怨不計前嫌,我猜也隻有那個人了。”
他想了想,又進行補充:“還有目暮警部,赤崎偵探主動幫忙,他看起來并不太驚訝。”
柯南默默看着對方。
這些事實綜合分析似乎很有道理,但在他看來,其實也可以用另一種結論代替解釋。
比如偵探可能根本沒把所謂的“舊怨”放在眼裡——這個詞彙怎麼看都和那個人毫無關系。再比如說,目暮警部很可能在這之前,就已經收到了毛利給出的消息。
要知道他們最後查詢檔案,用的可是警方的資料庫。
柯南無意于将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别人,何況他内心也支持“非叛逃論”——對方之前在商業街裡還主動出手抓了個人呢。
他隻是将對方話語裡透露的情報默默記下,朝着兩名警官露出笑臉。
“不管怎麼說,他至少一直在做好事,以後肯定能再見到的!等到了那個時候,直接去問對方吧?”
男孩揮了揮手,朝着偵探等人跑回去了,兩名警官則呆呆看着他的背影。
“……做好事?等等,他是怎麼知道的?”
好奇心一次性得到了滿足,雖然情報不全,但柯南還是感到心情愉快,連被通知小蘭已經和花衣一起離開都沒有什麼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