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學醫救不了十二钗 > 第171章 魚肉

第171章 魚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潇湘館除了主人已逝,其他一如往昔。丫頭嬷嬷們雖悲痛不已,卻依然照常上工,就怕寶玉啥時候想起來找林妹妹。隻是紙包不住火,早晚瞞不住要鬧一場。想必那時候林姑娘已在回姑蘇的路上。

離開賈府倒計時,王喜鳳需要收拾整理的東西還真不少。畢竟在這裡住了好幾年,光是書籍手稿就多了好幾大箱。她倒是想全都帶走,卻也知道行禮太多會引人矚目,且萬一在路上遺失恐怕會惹出麻煩,故而她隻得重新做減法。

賈母也從紫鵑的嘴裡得知了林黛玉的訴求,并遺有書信為證。隻是府裡依然要以喜事為重,黛玉的身後事要等寶玉那頭塵埃落定方能騰出時間跟精力做進一步的安排。京中此去姑蘇,順利的話也是近一個月的行程,車船人手都要聯絡安排,不是一天兩天能落實的事。

王喜鳳也早料到此節,反倒放緩了心态,以留戀的姿态重新審視這座大觀園。

蕭條二字已不足以形容此時的大觀園。稻香村的李纨深居簡出,惜春吃齋念佛與世無争,林黛玉離世,寶玉即将大婚,怡紅院已經分派了人手去捯饬新的院子,不日搬離大觀園。栊翠庵本就僻靜,如今更是連躲懶的下人都見不到幾個。

園子裡的花草早就敗落,各處用不上的房舍院落,落鎖的落鎖,積灰的積灰,小徑上山石旁早已雜草叢生,偶爾鑽出野貓山雞甚至黃大仙都不出奇。王喜鳳竟已經想不起賈妃娘娘省親那晚流光溢彩火樹銀花般的盛景。那仿佛是另一個世界。

聽聞要重回姑蘇,無論是丫鬟還是嬷嬷都很意動。她們本就是從姑蘇一路過來的,哪有人不愛自己的家鄉?隻是姑娘交代不可外傳,她們便也隻暗暗高興。

王喜鳳進入緩沖期,不免清閑下來。惜春看着雖覺得奇怪,卻也不肯多言。期間饅頭庵的風月案被揭開,王喜鳳趁機将沙門不清淨的腌臜事一并說與惜春,這姑娘雖震驚其中的諸多貓膩,卻依然将逃離這座困住許多人的百年華府作為第一要務。

少年心性如此,王喜鳳從來都懂得尊重他人命運。總歸她不可能替旁人過一生,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既然要回姑蘇,王喜鳳求生欲很強地給蟠香寺算了一卦,不上不下的中平。隻要不是兇,她都很能接受。雖說她仍然沒了解到妙玉的師父不讓她回姑蘇的那一卦有何玄機,但保持些許警惕還是必要的。

寶玉的大婚之禮并不複雜,他本就渾渾噩噩不知世事,隻能一切從簡。具體洞房花燭夜是怎麼度過的,寶钗受了怎樣的委屈,大戶人家向來捂得嚴嚴實實,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王喜鳳在賈家時不怎麼跟賈家的女主子們打交道,要離開了卻正正經經親自拜别。無論賓主或者長幼,都是應盡的禮數。

賈家式微,可國公府的牌子及賈政的官職都還在,京中往南的水路也是賈府常年往來的必經之路,稍做安排就比普通人出行體面又安全。

王喜鳳已不是第一坐船,隻是出行的基調定在這裡,縱有船工下人飲酒放肆,卻也懂避諱和收斂,并不覺得喧鬧。

令王喜鳳詫異的是,紫鵑竟然也與她同行,一路下姑蘇。紫鵑是賈府的家生子,一家子父母兄弟都在賈府當差,當年被賈母指去伺候林黛玉也是緣分使然,卻不想竟是個癡性子,定要看到姑娘入土為安才放心。

随船的人手帶隊的爺們都是賈府一手安排,王喜鳳不過是随行人員中的一份子,稍微有些身份而已,并不是主事人。因有賈母發話,這一路下來,還算安生。

到了姑蘇地界,自有人處理林黛玉身後事。林家本就人丁單薄,遠親們多是出了五服的,再怎麼刁滑,對上還沒倒台的賈家也毫無勝算。左不過舍些好處,得個皆大歡喜。

在這些事情上,王喜鳳這個戴發修行的青年尼姑自然排不上用場,她隻往蟠香寺而去。待那頭事畢,自有嬷嬷上山來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