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學醫救不了十二钗 > 第171章 魚肉

第171章 魚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王喜鳳無論是在醫院還是在賈府,都已見慣這樣的世态炎涼。惜春小小年紀,卻看出了這些人熱情周到之下比她更冷漠的内心。當無力改變的時候,也隻能逃避。

其實,事情發展到現在,惜春簡直無所畏懼。這大概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隻要你豁得出去,總有人為此妥協。

賈府失勢,薛蟠的案子又被人翻出來,薛家雞飛狗跳,薛母焦頭爛額隻剩下哭,唯有寶钗強撐着安排所剩無幾的家人變賣家産湊銀子,探消息托人情走路子。

此外,她走了一趟栊翠庵。王喜鳳給她的自然不是什麼好消息。說實在的,這種情況求神問蔔再沒有任何意義,論律法薛蟠早該投胎了。如今賈王兩家無法兜底,他也算自作自受。

何況,早不爆晚不爆,偏偏在這個時候爆,焉知不是有人故意為之。畢竟當初給薛蟠脫罪是賈府手筆,賈府包庇縱容以權謀私的罪名是跑不了的。“趁你病要你命”的手段在官場不要太尋常。如今竟也說不出薛蟠與賈府是誰拖累了誰。

探春作為府中僅次于元春的聯姻重點對象,本是待價而沽,可終究沒趕上好時候。和親是一錘子買賣,對賈府來說,卻也是性價比最高的。

賈母眼睜睜看着四春凋零不免傷感。她送了元春入宮,又默認了賈赦拿迎春去填窟窿,到了探春和親,卻連置喙的機會都沒有。這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失了聖恩的榮國府不過是魚肉。

她風光了一輩子,臨老卻體會到了什麼是憋屈。都說人老成精,就算王夫人封鎖了外界消息,可賈母到了這個年紀,任何蛛絲馬迹在她眼裡都跟秃子頭上的虱子般,顯而易見。而且,人年紀越大越容易往玄學方向走,賈府接二連三發生的事情無一不讓她升起不詳的預感。

這種預感在寶玉失玉之後達到頂峰。因為,失了玉的寶玉似乎連神志也漸漸在消磨。為此,賈母也顧不上曾經如珠如寶的外孫女,匆匆擇定了身子還算康健的寶钗,又火速議定婚期,指望沖個喜,至少在寶玉不中用之前能留個後。

這種做法對女方是很大的傷害,可誰都顧不得了。薛家本就依附賈家而存,薛蟠被關押之後,更是左支右拙家計艱難。這個時候想另攀高枝已然不可能,反而越早嫁入賈家,對學家越有益。

林黛玉本就冰雪聰明,哪怕有封口令,她也能從身邊人的态度和神情中感知到什麼。尤其是寶玉,以往一天總能來好幾回,雖怕過了時氣,不讓他進屋,他總在院子裡念叨好一陣子才離開。不知從哪日起,有一搭每一搭的來,說話也前後不搭,有些心不在焉的意思。

她隻道寶玉時常見不到她,便灰心怠慢起來。雖然她早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終究難抑心中悲恸。

續命不易,送命卻不難。王喜鳳就是在這個時候被紫鵑請到了潇湘館。彼時林黛玉又吐了一次血,正往炭盆裡丢帕子和詩稿,仿佛在焚燒一段過往。潇湘館裡用的本是上好的銀絲炭,丢了這麼些東西進去,立馬升起了縷縷黑煙,熏出陣陣咳喘。

紫鵑想上前挪開炭盆,卻争不過林黛玉。

王喜鳳自認為兩人雖有所交往,可多半是自行其是,并沒有上升到密友促膝長談的地步。可這種時候,也容不得她多想。

林黛玉雖漸漸力竭,依然将想說的話都說完了。說來也并不複雜,她得知王喜鳳有意辭了賈府回姑蘇,便托她屆時帶了她一同回鄉,再與父母燃上長明燈,算是盡到子女最後的孝心。要知道,賈府的在京中的亡人都停靈在家廟鐵檻寺,擇了吉日再安排扶靈回金陵祖地安置。誰知道林姑娘這個外姓又是怎麼個處理法?

能在死前籌劃自己的後事,林黛玉也算心思玲珑。她的要求對王喜鳳而言不僅毫無難度,甚至能讓她的請辭更加順理成章。這大概就是聰明人辦事的套路,春風化雨,令人難以拒絕。

愁緒三更入夢遙,王喜鳳卻是一夜無夢。次日晨起,還未做早課便聽聞林姑娘殁了。

寶玉大婚在即,賈府并沒有大張旗鼓,寶玉甚至對此一無所知。此間最傷心的大概就是與林姑娘朝夕相伴的紫鵑,以及對局勢已然有心無力的賈母。所有人都怕耽誤寶玉的大婚而開解賈母,賈母哪怕心如油煎也要保重自己,否則,她若有個好歹,滿府不得安生。

王喜鳳駕輕就熟做早課,悼念客死異鄉的同鄉。身邊的丫鬟怕她傷心,還勸了幾句,卻不知她早練就了鐵石心腸。再則,绛珠仙子了卻因果完劫歸位,正是她此行之目的,王喜鳳作為局外人,再傷心也有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