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學醫救不了十二钗 >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春日裡除了開詩社,少男少女們還有放風筝的習俗,又叫放晦氣。待風筝飛到最高處,剪了線,所有的晦氣都随斷了線的風筝一并帶走。

姑娘們平日裡沒有什麼運動項目,大多數時候都是待在屋子裡,娴靜為要。哪個大家閨秀猴兒似的上蹿下跳?說話走路動作稍微大些都會惹人非議。放風筝的時候動一動已是難得不用顧及女兒臉面體統的戶外活動。

賈蘭選來選去,挑了個小燕子的風筝。

王喜鳳問他:“新訂的老鷹風筝昨兒不是剛送來?怎的不選老鷹?”

賈蘭苦着臉,“老鷹風筝是好,就是太重了些個,我放不起來。”

王喜鳳臉上滿是慈母的鼓勵,“那就等多長些力氣再放吧!這燕子也不錯,誰家新燕啄春泥,好意頭呢!”

賈蘭重新歡喜起來,又問:“母親要放什麼風筝?”

王喜鳳每年都放風筝,如今都有些膩了,随意選了選,“就這個花籃吧!滿園春色,盡入彀中矣。”

春日裡這麼幾場玩下來,寶玉掐着時間重新開始讀書補習作。姑娘們隻私下約了一處做女紅,或者彈琴下棋玩笑。

其他人還好,沒有相邀,寶玉不一定去。可黛玉那裡,他哪天不跑個十遍八遍?黛玉也不敢拖累他挨打,隻說困了,睡下了,推搪過去。寶玉四處碰壁,又不耐煩出去,隻得留在房裡讀書用功。園子裡竟是難得的和諧。

這樣的狀況王喜鳳表示很滿意。大家都做個正經人,少惹閑氣,不是挺好嘛!

園子裡的花草樹木稻田菜地以至塘裡的荷花蓮藕,但凡能生錢的,全都承包了出去。王喜鳳還念着一口純天然無污染綠色蔬菜,故交代管着稻香村周邊田地菜畦的婆子,但凡有新鮮菜蔬産出,上供完剩下的,先通知她。

如今,她已經吃了好幾茬的春韭,地裡現割下一捆來,打發足足的銅闆,又着人送去給柳嫂子,拿稻香村自産的雞蛋炒了,給園子裡的姑娘們添菜。她這喜歡給小姑子們加餐的習慣依然沒改呢!

稻香村的雞鴨鵝們也是有人養的,王喜鳳不僅要新鮮的蛋,還要現殺的雞鴨鵝,哪日饞了,炖一隻烤一隻給大家夥兒加餐。她又不是不給錢,還免了承包人挑出去賣的腳力,雙赢。也有些乖滑的承包商表示:這些産出主子們都是有分例的,并不敢收大奶奶的錢。

可一來她要的量大且勤,遠超分例,她既出得起錢,犯不着占這種便宜;二來,他們這樣講,說不定就打着“大奶奶得了一次孝敬,若面子薄,以後不好再要”的主意,她怎麼能讓他們得逞?為了保住自己的原生态土特産,必然要用錢堵上嘴。

要不是自己種菜有傷體面,她早就在院子周邊開疆擴土了。看看院子的竹籬邊,她已着人點瓜種豆。到時候藤蔓往架子上爬,再不緊不慢地開花結果,豈不是讓着農家院子更加名副其實?衆人隻當她是為了裝飾,其實她就是好那口純天然。

連賈蘭都在下人的指點下學會了種蒜瓣發蒜苗,如今再也不怕分不清水仙和大蒜了。

到了初夏,竹籬笆果然成了一景。藤蔓爬的高高的,又向兩邊延伸,有的已經開始結花苞,黃的是倭瓜,紫的是豆角,盎然成趣。

倭瓜倒是不急,由着它慢慢長大,初初嫩生生的,吃個新鮮有趣,待老了,又是老了的滋味。一樣菜倒是有兩種味。

豆角不一樣,要趁嫩生生的時候摘下來才好。待老在枝上,隻能收下來當種子,再沒有年輕時的爽脆。偏豆角長的快,花開了一茬又一茬,收獲也是一把又一把。送去兩邊廚房的時候,素雲還誇口呢,“大奶奶本是讓種了來搭配竹籬笆好看,偏結了這麼多豆角,拿來給主子們添道菜。”

廚房白得了菜,府裡原買的就多出來,都是他們得了去,哪有不應的。園子裡的産出,賈母都是吃慣的,也沒什麼新奇。偏這是孫媳婦歪打正着種出來的,便也多了份趣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