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兒如今事忙,得了探春的帖子,卻一時不得空,特打發平兒過來回話。衆人哪裡肯放平兒回去,見鹿肉烤好,便遞了一串與她。一吃之下,果然可口。衆人平兒點頭說好吃,便也嘗試起來。
鳳姐兒那頭見平兒遲遲不回,使人來催。平兒吃烤肉正得趣,随口将小丫頭打發了,“就說雲姑娘留我,不得回來。”
也不知小丫頭回去是怎麼一番回話,不多時,鳳姐兒穿着鬥篷風風火火地來了。一來就笑道,“吃這樣的好東西,也不告訴我。”
王喜鳳笑着來迎她,“寶玉一早就問你要鹿肉,還不知道他們要鬧什麼妖?”
平兒早給她主子遞來一串烤肉,又倒了盞溫熱的酒去膩。鳳姐兒便毫不客氣地享受起來,一時又道,“今兒作什麼詩?眼見着年節近了,老太太還讓準備些燈謎來。”
衆人一想,可不正是?見烤肉吃的差不多,便三三兩兩入了地炕屋内。屋裡諸事齊備,杯盤果菜俱全,詩題韻腳也定好了,正是即景聯詩。
既然鳳姐兒來了,怎麼也要湊個熱鬧。她喝了杯酒,又抛磚引玉給了一句“一夜北風緊”,便出園子辦事去了。王喜鳳擔負着謄抄之責,且今日多了四位才華橫溢的姑娘,聯詩人數衆多,并不缺她一個,故而,自己并不下場,隻看衆人鬥詩。
起先大家還依次序輪流,後面就成了湘雲以一敵三,寶钗黛玉自不必說,倒是顯出了寶琴的好文采。最後推讓着由低調的李氏姐妹收尾。
若說聯詩給大家熱了個身,後面衆人罰再次落第的寶玉從栊翠庵折來紅梅,便是将詩會的氣氛推向了頂點。妙玉住在栊翠庵,性子古怪,并不愛跟人打交道。若不是寶玉,其他人不見得能求來這般品相的紅梅。
大家賞了一回紅梅,又請聯句較少的邢李并寶琴作了紅梅花詩,寶玉也加罰了一首“訪妙玉乞紅梅”,衆人讀來,極是應景。
衆人正細細點評,賈母坐了竹轎打了傘來湊熱鬧。衆人圍爐說笑了一陣,賈母便招呼他們到隔壁暖香塢去看惜春。惜春因要畫大觀園的畫兒,告假之後一直窩在房裡趕工,許久沒有跟姐妹們一道玩耍。賈母本以為年前能得,卻哪裡那麼容易?保不齊就到來年端午之後。
可憐的惜春亞曆山大,姐妹們也無人能幫襯,隻能絞盡腦汁,百般籌劃。如今,賈母出來一趟賞雪,更往畫裡添了許多要求,點明了要今日的雪景群像,惜春隻覺越發困難重重。
難怪後面似乎沒聽說畫卷完工的消息,怕是賈母的要求越來越多,工期一拖再拖,最後竟是沒來得及有下文,惜春就出了家。
雖說賈母是瞞着王夫人鳳姐兒偷偷進園,但老太太有動靜怎麼會沒人禀報?不多時,鳳姐兒就匆匆趕來,“我的老祖宗哪,您要過來跟孫子孫女們親香,隻管吩咐我,怎麼就偷偷出門了?太太都驚着了。”
寶玉幾個便疊聲地問,“太太可還好?怎麼就驚着了?”
鳳姐兒笑道,“不過白提一句,還不是老太太給鬧的,生怕您老受着風。下了雪,地上濕滑,又怕婆子們滑腳。”
賈母這才道,“不過是看看孩子們怎麼做詩社,偏招出你一肚子話。這回白讓你數落我一回,心裡舒坦了?”
鳳姐兒哎呦一聲,“看到您可不就舒坦了?咱們還是快點回去了,待會兒天色變暗,路上越發不穩當了。”說着便張羅着接了賈母并一衆姐妹們出園子吃晚飯。
忙活這一日,王喜鳳得了一支栊翠庵出品的極品紅梅花插瓶。其餘的聯詩整阙,又紅梅詩四篇也抄了來,這期的專刊可謂幹貨滿滿。老太太還特意交代準備些雅俗共賞的燈謎,正月裡用得着,姑娘們也正經拟起來。
稻香村多了李家母女三個,平時說說笑笑,一起做做針線,頓時一掃冬日寂寞。賈母有了春秋,喜歡熱鬧,也喜歡跟有年紀的講古,李嬸子經常被賈母請了去唠嗑。長輩們自有樂趣,孩子們也自成一國。漸漸的,幾位新進來的姑娘就混熟了。
這日,丫鬟來報信,說襲人的母親病危,家裡來人接了回去。鳳姐兒親自安排車馬及随行人手,已然是正經姨娘的排場。很多事情都是瞞上不瞞下,家裡的長輩們拿襲人當正經人給體面,卻哪裡知道私下裡另有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