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程走完,皇帝讓大家不必拘束,友好交流,按照規程輕松比試遊玩,在每一類拔得頭籌的都有重賞。
之後便讓皇子們與衆臣及外朝使者、世家子弟們寒暄,他逗弄着鳥兒,有點疲倦的離開,将安貴妃與十三皇子招去,親近陪侍去了。
安貴妃獨獲盛寵,而十三皇子為如今還在的最小的皇子,朝臣們都知道陛下對這個年紀小還未夭折的孩子多有愛護。皇室一共誕下過十八位皇子,如今隻剩三皇子、身為太子的五皇子、七皇子、八皇子、九皇子與十一皇子算年長些健在的皇子,其餘隻剩一個才九歲的十三皇子。
皇上最恨夭折,連夭折過孩子的妃子都不會再碰了。
十三皇子若能平安長大,是大齊朝福事。
皇上離去,場上便熱絡起來了,活動開始前,必要先攀談一番,皇子們先與衆外國使臣相談,之後大臣們對各自擁簇的主子見禮言話,世家小姐公子們則趁機觀察,或者有對眼的開始眉來眼去。
一些女眷聚在一起,商量着待會兒一塊兒去瞧各種比試。有小輩的,也瞧瞧自家小輩有沒有合宜的婚事機會。
太子身邊圍了不少人,外朝使臣都比較喜歡太子,畢竟為儲君。
晏琅在一旁看着,皇兄如此忙碌,她也不能立時去耍閑。
而大臣女眷處,有位姑娘在看着前方被人圍攏的太子方向,她旁側是一堆女眷,不過她身遭沒有靠的特别近的人。
女眷們有夫人、小姐,她旁側,站着位青年臣子,似是在“等”着她的。
那男子着一身圓領青色衣袍,兩手對掖在袖子裡,高高瘦瘦,膚白,眸光閃閃。
他立在那處,紮堆的小姐夫人們談話間,不經意會注意他一眼。
有人捂嘴笑,道:“崔小姐,你家兄長這麼‘看重’你呢,一直跟着你。”
崔小姐瞧眼人,她不在意,道:“他可不是跟着我呢。”
又有小姐看那位兄長,兄長朝她有禮微颔首一揖,帶着點自然的腼腆,小姐臉微紅,扭過頭去。
心裡思量這位崔家二房的嫡長公子,真俊呢,且還聰明,是金春三元及第。
這可是熱門的貴婿人選,幸好宮中聖人無适齡公主,不然恐都要被尚公主了。
崔家小姐前幾日才從兖州主家回京城,京中有好一段時日不見這位崔小姐,大家見她探看方向,都知她在想什麼,不時又捂嘴笑,抑或有兩句酸話。
她們有的也欣賞那位殿下,但沒有崔家那等的家世,且還有位才女小姐有家世有才華容貌,如今聽說在東宮時常扮男裝做門客,尚未被立為太子妃。
她們就更是不做想了,隻聊些其他話語,比如小姐們有什麼新鮮事兒,時令的衣裙脂粉,哪家又有什麼腌臜,誰家的仆從又跟誰跑了等等。
崔家小姐見太子方向,人群終于漸漸散去,她立時起身。
太子去見了幾位已緻仕,但同樣被邀請參與夏遊會的老臣。
李家老太爺作為元老,還挂着太師的職位,他不算緻仕,但他年齡大,身體近幾年不行,隻算有虛職,并未怎麼上朝。
李老太爺身邊站着幾位中年男子,大房二房皆是朝臣,三房是個商人。
幾位老爺旁則是各房的兒女,大老爺的一雙兒女離李老太爺最近,是李秉謙以及李道詢。
李道詢依然一副男裝打扮,但那鮮亮的口脂,細細的眉毛,鼓啷的胸脯,都能明顯看出是女子。
淮時和走到李老太爺面前,他道:“老太爺。”
李老太爺想朝人行禮,淮時和立時上前阻住,他道:“老大人身體可好,今日夏遊會勞煩您還要跑一趟。”
李老太爺呵呵笑,他道:“看看也好,這是我朝的盛會,做臣子的怎能不來慶祝。”
淮時和手在李老太爺肘上扶了一會兒,而後離開,李老爺看眼左右,他道:“老臣力有不逮,就由我不成器的孫兒孫女日後代老臣陪殿下左右了。”
淮時和道:“秉謙與道詢皆是國之棟梁,有他們輔助,是時和之福,國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