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華縣主也一早買回了《汴京朝聞》,與她的好姐妹一起吃早午茶,一邊閱讀。
聽聞這一期小薄大人也出了新故事,第一時間便先看了他的,待快速看完,一衆人眉頭不展。
“這位大官家的小姐金吉祥也太橫行霸道了。”
上官嫣:“我怎麼記得蘭渠公子也寫過類似的故事,好像事前朝的一位驸馬,攀上了公主,便将原配休棄了。公主為了他這位驸馬,罔顧法紀,差點鬧出了人命。最後落得個被削去公主頭銜,貶為庶民的下場。”
袁思煙:“這個故事确實不太新穎,陳世美的故事不也如此,忘恩負義,抛妻棄子。”
柴蓁:“可這個故事裡的李公子不是陳世美,從一開始他就拒絕了大官金大人的提親,還派奴仆去老家接妻女,若非這金小姐太霸道、狠心去派人劫殺,他們一家一定會過得美滿幸福。”
說吧,柴蓁冷哼一聲道:“天下男子何其多,這位金小姐未免也太死心眼,憑她的家世條件選一個如意郎君還不容易?遭此殺孽,真是又蠢又毒辣。”
上官嫣道:“是啊,若對方不中意我,我也必不會中意對方,何必将自己陷入如此境地。”
袁思煙若有所感道:“我若心悅一人,不求得到他的回應,隻願他一生順遂。”
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唯獨桑華縣主顧着吃茶,沒有動靜,便齊齊望向桑華,道:“你呢?”
桑華縣主喝茶壓了壓鮮肉餅,眨巴了下大眼睛道:“世上趣事那麼多,為何非得配一男子才能活?我更在意的是活得随性潇灑,我願吃遍全天下美食,看盡天下美景,此生陪伴在父王母妃旁盡孝。”
衆人聽了一怔,随即釋然了,邕王之女有此志向,那便是再正常不過。桑華縣主作為邕王的掌上明珠,自小享萬千寵愛,做什麼都有王爺王妃的支持。
随性潇灑,想一想就讓人覺得羨慕!
從桑華縣主的暖閣向外看,是一片開得正好的梅花林,雪沒下了,但雪還未化去,冰天雪地的一片美景,漂亮極了。
然袁思煙的目光并未停留在上面,而是穿過梅林,向梅林深處望去,隐約顯出屋頂的一角。
“思煙,思煙,你在看什麼呢?喊你半天沒反應的。”
“哦,”袁思煙有點小慌亂,像被看穿了心思的女兒家,“看雪,看梅花呢。”
“王府裡的沒啥好看的,要去還得去梅苑看,改日一起?”桑華縣主道。
“好呀!”
-
望樓中,賓客滿座。
今日是石老重新開始說書的第一天,石老一現身,所有賓客皆抱拳與他問候。
“石老。”
石老一邊登上台,一邊向衆人抱拳回敬,“多謝,多謝。”
待入了座,驚堂木一拍,樓中頓時寂靜無聲。
“今日老夫要說的便是小薄大人新出的《榜下捉婿之探花郎全家遭滅門》。”
在樓梯腳下,黃蓮香收拾了地面上碎了的碗碟,本來要退走,忽然見到石老出場得到了賓客們熱烈的歡迎,她一時好奇便停住腳步張望了一下,不想石老一開始說書,她就挪不動腳步了。
探花郎、滅門,這兩個字眼引起了她的注意。
“話說在青石鎮有這樣一位才子,名叫李澹,自小便生得眉清目秀,長大後更是成為一方美男子。
父母在其年幼時俱因病而亡,由叔父撫養長大。他生得聰慧,三歲認字,五歲便能念詩,進學到十八歲時考中秀才,一鳴驚人,成為青石鎮,乃至整個開縣的名人。
又是正要成家的年紀,開縣那些官吏或是富商家有女兒的,自然想招他為婿,但李澹獨獨中意住在一條巷子裡的青梅水芸姑娘。
水芸姑娘生得溫婉可人,又與李澹同歲,同時也傾心于李澹,可謂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對。
在兩家長輩的撮合下,情投意合的兩人結為夫妻,恩愛有加,三年便抱了倆,一子一女,生活得幸福美滿。”
“日子若這般過下去,豈不美哉!但李澹學識過人,心有志向,想以自己的學識報效朝廷,造福黎民百姓。于是,在二十有三中舉之後,隻身前往汴京參加會試。
離去前一夜,春寒料峭,他的夫人水芸為他準備行裝,娃兒酣睡暖塌,兩人依着說悄悄話。
水芸道:’相公,這一去路途遙遠,你諸事當心!切切要保重身體,路上不幹淨的水千萬别喝,吃食有熱的,莫要吃冷的。望你平安順遂,心中所想得償所願。’
李澹亦萬般不舍,’娘子,我知曉的。來日若我中了,必立即借你和孩兒們一同入京享福,若未中,我也定盡快回家,不叫你擔心。’
李澹不愧是才學過人,頭一次參加會試,便登科中了探花。受皇上封賞,跨馬遊街,赴瓊林宴,前途無量。”
“可歎就在受賞遊街那一日,玉樹臨風的探花郎李澹被一大官的掌上明珠瞧上了,這位大官位列尚書之位,乃朝廷的正二品大官,其女名為金吉祥,是金尚書的獨女,從小溺愛嬌寵的長大,因而養成了飛揚跋扈的性子,凡是她想要的東西,便想方設法的得到。
彼時,她正是恨嫁的年紀,其父金尚書為她尋過好幾門不錯的婚事,但她眼光極高,非才子不嫁,還得是容貌俊美、氣質非凡的才子,可這人呐,怎會有完美無瑕的,因而尋的幾門親事,都被她折騰沒了,這拖着拖着就成了二十四歲的老姑娘了。
就在這時,探花郎李澹受賞遊街,金小姐一眼就看上了這位玉樹臨風的探花郎,那癡迷的目光追了探花郎三條街,待她回家後,當即就向金尚書表示,此生非這位探花郎不嫁。
女兒突然開竅,還選了一位如此出衆的良人,金尚書喜不自勝,當即請了官場老友幫忙牽線,向探花郎李澹表達了想招其為女婿的意思。”
說到這裡,石老停下,端起茶碗,慢悠悠地喝了起來。
台下觀衆趁此機會讨論,“這可是一門好親事啊!娶了尚書的千金,以後在官場還不平步青雲?”
“哎,話不能如此說,都中了探花,隻要以後踏實做事,難道還怕沒有出頭之日?”
“他不會見利忘義,抛棄了原配吧?”
“我天!名字是《榜下捉婿之探花郎全家被滅門》,該不會是他狼子野心,自己動的手吧?”
……
衆人紛紛猜測不斷,各有各的想法。
讨論到了興緻後,石老放下茶碗,繼續往下說。
“話說那李澹聽金尚書這樣一說,連連擺手婉拒,道:’禀尚書大人,小臣已娶親,且孕有一兒一女,令千金秀外慧中,将來定會覓得一位良人。’
金尚書一聽也十分驚訝,不想李澹年紀輕輕的,已經是兩個娃的爹。他也不是仗勢欺人的官,相反在任上,他還是一位好官,隻是太過驕縱女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