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别了導師,李螢心又在校園裡随意逛了逛,看見隧道裡有新的塗鴉,在宣傳某支新校園樂隊的演出。
出來以後看見校門口的行道樹生得郁郁蔥蔥,新芽會長成舊木,舊枝折後還會有新綠萌出,周而複始。
……
李螢心本來訂的是下午三點的高鐵票回鯉州,往高鐵站方向去的時候,刷到社交平台上有人說鹭州某個廣場的俞沅演唱會鹭州場宣傳大屏馬上要撤了,今天最後一天,讓沒去的歌迷朋友們趕緊去打卡。
還是本着來都來了的心态,又被最後一天這樣的字眼拿捏,李螢心百分百算是俞沅的歌迷朋友,理應去打個卡。
于是改簽,改道,半個小時後李螢心站到了廣場大屏對面的馬路上。
這個廣場的大屏是很标準的條狀,那麼長一條的廣告牌,結果俞沅隻占了最左邊的角落,雙手握着立麥,側着頭凝望着旁邊,然而邊上是一片巨大的空白。任誰看了這構圖都要吐槽一句不知道設計師怎麼想的。
之前李螢心都沒太注意過這些線下宣傳,不知道别的場次是不是也用的這張圖……應該不是,因為他真的對這圖沒什麼印象。
搜了一下,大部分來打卡的粉絲都是舔顔的,說這個側臉真是絕了,當然也有些吐槽構圖的,其中還有人開始解讀這樣的設計是否别有深意。
有人說什麼右邊的留白意思是更光明的前途無量的未來,也有人說這是要用更多的好歌填滿空白,還有人解讀成空白的位置是留給歌迷的,因為俞沅是個很珍惜歌迷的人。
其實正常來說這就像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看客想怎麼解讀都無所謂,本就沒有标準答案,搞不好人家隻是随便做了張圖而已。
可這次李螢心可以笃定地反駁前面所有的解讀。
因為這張照片為什麼要這麼拍,真的有标準答案。
碰巧李螢心知道答案。他隻看了一眼廣告牌上人的站位,就解出了答案。
這個十字路口一如往常繁華,車輛川流不息,行人絡繹不絕,小攤上的喇叭裡傳出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李螢心恍惚間看見六年前的自己和俞沅站在同一個位置等紅綠燈,對面的大屏上是當時最火的明星的廣告,李螢心仰頭看着人家,不知道哪來的雄心壯志,指着廣告牌開始暢想:“以後那上面登的會是我們的合照,我們樂隊一定會成為天團巨星!”
俞沅笑得眼睛彎彎的:“嗯。”
李螢心繼續給這塊廣告牌做規劃:“平時台上你站C位,登上大屏了讓我也爽爽,我站中間,你在我旁邊好了,然後老悅和石頭在隔壁。”
“都行,”俞沅輕輕拍了下李螢心的肩,“綠燈了,走吧哥。”
回憶中的綠燈和現實重合,綠燈上的數字開始倒數,李螢心收回始終黏在對面大屏上的視線,終于也朝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