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元啟四年2
他們大聲呼喊着殺了禍國殃民的妖女,告慰上天。小寒環視一周,一個名字都叫不出。他們義憤填膺,可小寒卻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禍國殃民?禍誰的國?殃誰的民?
小寒漠然看着這一切,直到一個聲音響起,并不洪亮,但周圍都靜了下來。
“信兒,别讓朕失望,咳咳”
“是,父皇。”李信走了出來。
小寒看過去,隔着寒風,看眼前人穿着她親手系上的狐裘,腰上纏着她原來在宮裡時繡的荷包,遮掩在狐裘下,别人看不到,但小寒都清楚。
“前朝妖女小寒,迷惑安王,助其謀逆大事,幸安王德才兼備,及時醒悟……”京畿衛統領曹锟義正言辭的述說着小寒的“罪狀”。
泱泱衆人都聽着,仇視着獨自站在崖邊的小寒。小寒對這一切毫無反應,她想起李信出門前說,過幾天一起過冬至。
小寒的眼神動了,跟随李信的動作動了起來。她看見李信從身邊随從手中拿過一支弓箭,一言不發搭上弓箭對準她的心口。
寒風還在呼嘯,時間變得緩慢,小寒聽見自己粗重的呼吸聲。和那日在秦山下淮河旁一樣,那一箭她躲過了,但蔣臣死了。今日她沒有動,直愣愣看着弓箭急射而出,偏了一寸插進肩頭。
劇痛傳來,小寒被弓箭射出的力道向後踉跄,腳下便是懸崖,小寒從始至終一句話也沒說一個動作也沒做,坦然“協助”他們完成了這次“祭奠”。
大雪又開始飄起來,從懸崖落下的瞬間,小寒似乎看到了李信眼眸微動,隔着風雪看不真切。小寒想,就這樣吧,一切都結束了。
耳邊傳來滿月的哭聲,又傳來李信對着月亮起誓“願與小寒,生生世世”,還有爺爺的聲音“小寒要平安喜樂哦”……耳邊還有好多聲音,憶蘭的,李慕青的,蔣臣的……
顧凜時隔多日終于回了将軍府,李慕青不知為何一整日都有些心緒不甯,看着顧凜回來,迎了上去。
“忙完了嗎?”
顧凜搖搖頭,欲言又止。
“怎麼了?前些日子我想去安王府看看小寒,常滿卻說你交待等你回來再去。”李慕青遞過熱茶,“今天你回來了,什麼時候可以去啊?”
“不用去了。”
“什麼?”
……
“什麼!”李慕青聽顧凜講完上午的事,激動的站了起來,紅了眼眶,“你們怎麼可以!你們會害死她的!”
“不會的,”顧凜信誓旦旦的保證,“李信讓人提前去後山看過,那崖壁遠不如泰山,以小寒姑娘的輕功,須臾便可借力下去。至于肩上的箭傷,李信已經派人在山下唯一的路上安排了人接應,及時救治不會有事。”
“路上?為何不在崖下接應?”
顧凜解釋:“皇宮是京畿衛管轄,禦駕出行,後山守衛嚴密。若太過靠近,必然被人發現端倪,要等禦駕回宮,才能行動。”
“這是你們計劃好的?”
顧凜點點頭,伸手想牽住李慕青安撫。
李慕青卻連連後退,眼神絕望,語調哀切:“可是……可是……她的輕功已經使不出來了……”話到後面,已經泣不成聲。
顧凜震驚,從椅子上站起,看着李慕青片刻,然後拔腿往外跑去。
李信從宮裡回來,流雲已經在安王府等待多時,二人急步往書房走去,流雲已經等不及到書房,直接在長廊上說起事情。
“王爺,出事了,小寒姑娘不見了!”
李信立住,“說清楚!”
“按照計劃,我們先在山下路上等待,可是直到百官和禦駕下山回宮,都未見小寒姑娘出來。等京畿衛退出一些人後,我們便潛進崖下尋找,并無小寒姑娘蹤迹,隻在那潭水的岸邊尋到一截軟鞭。”
流雲遞過去,李信接住,是軟鞭的木柄,上面刻着:小寒囡囡,喜樂順遂。江州北山遇襲後,木柄被小寒拿在手中一直帶在身上。
李信捏着木柄,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多派些人,繼續找!擴大範圍!她肩上有傷不會走太遠。”
“是。”
李信走到書房關上門,裡面已經有一人,看見李信進來,迎上去也不管什麼禮數。
“計劃有變嗎?”
李信沒有回答,眼神冷靜看着顧凜,“你現在不應該來我這裡。”
“找到小寒姑娘了嗎?”
李信不耐,“宮裡随時會召見你,你最好在冥樓等着。”
“去護城河找吧。”
“你什麼意思!”
“山谷下的潭水連着護城河,屍體都會往那兒飄。”
李信沖過來抓起顧凜的前領,“嘴巴放幹淨點!”
“我沒瞎說,慕青說……小寒姑娘已經用不了輕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