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結實實睡了個好覺,第二天醒來,李春花近期的發現外面竟然開始結霜了。
昨天還有點熱,今天就開始下霜了?
在農人眼中,霜降才算是入秋。
院子裡那棵大槐樹上面沾染着點點白霜,菜園子裡的菜苗上更是覆蓋了一層冰晶。
透過窗戶遠眺,遠處的農田也猶如白練,一層一層像浪一樣往外湧。
這個時候,大家開始往家裡收攏農具,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棉衣棉褲還有冬天燒的柴火也要備上。
“好冷”
小妹縮着脖子進了屋,趕緊把門簾放下,防止寒氣進來。
新房子做的很結實,再也不會出現之前門窗透風的情況,關上門就很暖和。
但是李春花怕冷,又在每個門框上安了一道門簾,既可以擋風又能保護隐私。
村子裡的人都覺得這個門簾好,家家戶戶回去都跟她一樣裝上了。
有點家底的,可以用自家紡織的棉布做底,塞上蘆花或者稻草,做個既保暖又好看的門簾。
沒什麼家底的,就直接找來地裡人家不要的稻草編織成草門簾,也能擋擋風。
“大姐,今兒想吃什麼,小茉莉昨天就問我好幾遍了”
小妹手腳麻利的從櫃子裡翻出來一套新衣服。
粉紅色的裙子和夾襖,上面還繡着黃色的迎春花。
“這是準備幹什麼?”
李春花一頭霧水。
小妹跺了跺腳,對自家大姐的神經大條再次感到無奈。
“我的大姐哎,今天可是你的生辰啊,你這都能忘了?”
“這可是我廢了好多功夫做的新衣服,就等着今天給你穿上”
小妹把衣服捧到李春花的身前,催促她趕緊換上。
李春花看着手裡的衣服,旋即失笑,今天居然是她的生辰嗎,确實給忘了。
小妹現在已經成了好幾個小姑娘的師傅,每天帶着她們做衣服,做鞋子繡花,等到積攢到一定的數量,就拜托趙大膽帶到縣裡去賣掉。
得來的錢,一部分拿來買布料和針線,剩下的都分給了小姑娘們,按勞分配。
在她這裡,沒有什麼師父帶徒弟,徒弟必須給師父打三年白工的說法,大家憑本事吃飯,多勞多得。
有個小姑娘家裡困難,她娘卧病在床,弟弟還小,她爹又要忙着地裡的活計,實在是照顧不了她們,就把她送來小妹這裡。
她學的很快,人也細緻,第一個月就賺了50文錢。
有了錢賺,她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李家院子,吃一碗熱湯水就開始繡花。
到目前為止,她靠着自己,已經賺了快十兩銀子了。
這裡很多小姑娘都和她一樣,都是家裡過不下去了,來她這裡尋找一條生路。
小妹招工也不挑家世背景,隻看人品。
做衣如做人,人品不行的人,做出來的衣服也沒有風骨,繡出來的花也都沒有靈氣。
三兩下穿好了衣服,李春花利索的疊好了被子。
小妹看着姐姐穿着新衣服的樣子,都有些呆住了。
“怎麼了,不好看?”
看見小妹的神色,李春花有點不自信。
這句身體的一貫是營養不良,現在好吃好喝養回來一點點,臉上總算是有點肉。
至于臉好不好看,她沒時間去研究這些。
李家院子什麼都有,唯獨沒有胭脂水粉,這裡的女孩子們忙的沒時間打扮。
李春花整天在男人堆裡混的,更沒有必要去打扮了。
“哪有,大姐就該多打扮打扮,可好看了”
“你一直都忙,我想給你量一下身高都沒時間,我都是估算的”
”沒想到還挺準,嘿嘿“
家人之間就是要互相扶持,這個家族才能走的更遠。
對于這位跟母親一樣的大姐,小妹是由衷的濡慕。
誰也不許說自家大姐的不好,她大姐就是最好的。
“行了行了,快别吹了,小弟醒了沒?”
最近書院放假,學生們都回了家。
小弟昨天就回來了,一到家剛放下書袋,直接沾枕頭就睡着了。
想起這個便宜弟弟,小妹沒好氣:“還沒醒呢,睡的跟豬一樣”
李春花打趣妹妹:“喲,也不知道誰巴巴的給一隻豬做鞋子呢”
小妹一跺腳,轉身跑了出去。
“大姐,你收拾完了趕緊出啦吃飯,快好了”
小茉莉她們得知今天是李春花的生辰,三天前就開始準備吃食了。
剛殺的老母雞,新鮮的筒骨,還有山上摘的蘑菇,臘腸……
劉嫂子還送來一小桶新鮮的河蝦,一個個活蹦亂跳的,看着就喜人。
趙嬸早就做了一壇子泡菜,專門就等着今天吃。
廚房裡,六個竈頭齊起齊開火,裡面的人忙而不亂,井然有序。
小茉莉照例是主廚,正把調料放到熱油裡面煸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