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緊張的看着他,觀察着他的反應。
許久,周農官臉色古怪,細細咂摸了一下味道才說:“和樹根的味道差不多,但是帶點清甜,有涼爽的感覺,夏天應該很消暑”
“是嘛,我也嘗嘗”
趙農官和林家棟也紛紛找了一個碗,每個人都喝了一點。
确實如周農官所說的那樣,有一股清涼感。
“這個不錯,不知能不能種”
“這個根莖應該可以催芽,要是能催出來,就可以試着種”
幾人商量了一下,周農官一拍大腿,把縣裡用來試驗的田挪出來一小塊,專門來試種這個新鮮玩意兒。
“春花徒弟,你說這個叫葛根是吧,那咱們以後也叫它葛根好了”
“我覺得行”
“就這麼叫”
周農官拿着那塊疙瘩興沖沖去了後院的試驗田,準備琢磨怎麼育種。
李春花也有點期待種出來的樣子,畢竟這可是藥食兩用的聖品。
她都不敢想,要是小河縣真的能發展加工業,葛根粉可以暢銷全大梁,會帶來怎樣的收益。
本來她是想自己拿來種的,但是最近她的風頭已經太多了。
這邊的事情搞完,她又去了一趟涼粉工坊。
馬小跳正在監工,看她來了,趕緊叫人倒茶。
“别忙,我就是過來看看”
“咱們最近有沒有去清水縣的車隊,我想再跟一次”
馬小跳心裡一跳,疑惑道:“你過去幹啥,送貨有賴大他們就夠了,這來回一趟多辛苦”
賴大是車隊的總把頭,手底下管着好幾條車隊,現在專門負責涼粉的運輸。
随着涼粉生意的擴大,漸漸形成了一條新的産業鍊,加入的人也越來越多。
小河縣也早就不是原來的樣子,現在經過了統一的修整,街頭巷尾都是統一的招牌和門樓,大街上也都是青石鋪地,下雨天也是幹幹淨淨的,再也不會一腳泥。
縣裡還重新修繕了學堂,隻要是年齡合适的孩童,都可以入縣學讀書。
另外,在李春花的建議下,柳縣令專門撥了一塊地,給她蓋技術培訓學校。
現在暫時還在計劃中,等着明年正式破土動工。
技術培訓學校,現在隻有廚師、養殖、種植這三大塊的教學,家中子孫如果有想要謀個謀生技能,卻沒有門路學習的,可以來這裡上學。
現在李春花還在談一些酒樓的廚師來客串講師,不用講什麼拿手菜或者家傳秘方,隻需要講最基礎的廚師技能,比如刀工、颠勺、火候這些。
在這裡學習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培養大廚,更多的是培養小商販,讓更多人可以有除了種地之外的生存技能。
養殖的話,就是講一講養豬、養兔子、養牛這些,包括怎麼繁育小豬、劁豬、以及母豬的産後護理,反正都是和牲畜有關的可成。
會這個的人不多,而且大多被人嫌棄肮髒不體面,李春花暫時還沒想好找誰。
至于種植,就是學一些育種、耕田、漚肥、人工授粉、采摘這些簡單的農學技能,還會摻雜一些天象知識,畢竟現在還是靠天吃飯。
這些都是李春花的設想,她和縣令、馬師爺談過很多次,甚至願意拿出自己在涼粉工坊的分成,全部投入到這個學校的建設中。
最後,柳縣令給她打動,決定由縣衙出資來建這個學校。
但是李春花要負責學校的教學和招生,以及後續的工作分配問題。
去清水縣,不僅是為了藕,更是為了招攬人才。
并且除了清水縣,周邊的幾個縣,她陸續都會去。
面對馬小跳的疑問,李春花隻是笑了笑:“去買點特産,上次帶回來的藕很好吃”
“哦,有多好吃,聽說你家有個飯館子,什麼時候請我搓一頓?”
馬小跳早就聽說李家院子了,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嘗一嘗。
這次逮到李春花,可不是要好好宰一頓?
“沒問題,這個月銷量潑了300斤,起請你吃臘腸”
李春花豪言壯語,絲毫不在乎是不是在畫餅。
涼粉工坊目前平均每月是280斤左右,300斤難度不大。
但是目前幾個酒樓大客戶都已經穩定下來了,要想增加銷量,隻能去開拓新客戶。
這事兒就交給馬小跳了。
一聽這話,馬小跳頓時興奮起來:“這可是你說的,不許耍賴”
少年人歡呼雀躍,帶動周圍的空氣都充滿了活潑,深秋溫柔的陽光透過院子裡那棵大柿子樹,在兩個人身上鍍上一層金輝。
歲月安穩,微風和暢,正是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