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漢自領皇後鸠揪、将謀适、捷大業,暢曉旺、醜子元、丙萬清等,帶十萬兵奪取信良。
來到信良城東門,但見城門緊閉,吊橋高懸。城頭上昏燈幽照,人頭密集,刀槍林立。看上去早有準備。
郝漢命令力發一處,立即向東門展開淩厲進攻。
半個時辰激戰之後,城門破開,南丘大軍如洪水湧入。
烏斯守軍丢盔棄甲,狼狽逃出西門。
捷大業領兵一路追殺到西門口,被一陣疾風暴雨似的強弓硬弩射回。他見城池已得,下令停止追擊,關閉城門。
十萬大軍全部入城,郝漢登上城頭巡查,見牆垛之上,盡是些扣着頭盔的木棍。他馬上明白剛才破城不算難的原因,并非烏斯軍戰力不強,而是假打真讓。說白了就是棄城圍城。
果不其然,南丘軍剛布好防,天已破曉。放眼四望,信良城已被烏斯軍圍得水洩不通。
郝漢領着鸠揪和将謀适等繞城一周,目測到烏斯圍城的兵力也近十萬。
原來盤敬豪知南丘要來攻城,故意破壞水源,搬走糧食,帶九萬兵偷偷溜出信良城北門,藏進了屬于烏斯的“無名山”。
隻留蟻積德領一萬兵守城,引誘南丘軍奪城入甕。
郝漢一時失察上當,感覺陰溝裡翻了船,懊惱不已。
但他并不害怕,因為以相等的兵力,要想殺出城去易如反掌,問題是在自己的地面上殺進殺出,隻是毫無意義的互耗。
将敵人趕出國土,并迫使其為魯莽的侵略行為付出代價,這才是戰争的目的。
郝漢開始冷靜下來。他把衆将召集一起,議定了周密的軍事計劃。
接連幾天,南丘軍一直在信良南門集結,不定時打開城門出兵沖殺,貌似要打開往西州的通道。
盤敬豪當然不讓,每次都将南丘軍逼回城内。卻圍而不攻,隻派出探子打探太子楊逸在西州的軍事動态,以作出相應的戰略部署。
但消息渠道沒法打通。因為系萬登的十萬之師,此時已經切斷了西州與信良之間的聯系。并與在“樓山”消滅掉玉滔瀾部的史布信部,完成了對西州城的合圍。
線鎮濤損失了玉滔瀾部五萬将士,行動變得謹慎起來。
他決定固守西州,并打通回信良的通道,于是對系萬登部展開了猛烈攻擊。
但系萬登也不是省油的燈,雙方兵對兵将對将,各有死傷,戰鬥異常慘烈。
再說郝漢在信良南門屢戰不勝,不勝仍戰。如此多日,盤敬豪料他所帶糧草已絕,正打算于天亮時在南門發起總攻。不料南軍突然集中優勢兵力,從西門殺出,直撲無名府城。
盤敬豪立即率兵去追,豈知南軍在離無名府三裡之處忽然掉頭。
兩軍即于城郊曠野展開夜戰。飛火騰焰,喊殺連天。
“無名府”守将甯别與軍師抄手豐及部将玄金谷、出崇茂和源國卿于城頭觀察瞭望。
見南軍背向“無名府”與烏軍激戰,甯别即令大開東城門,集傾城之兵,出城夾擊南軍。
抄手豐覺得不妥,建議甯别留一半軍士守城。甯别不予采納。
烏軍出城不到兩裡,城中陰暗處忽然冒出一夥黑衣人,身手極為利索,殺了西門守卒,打開城門。
大隊南軍蜂擁而入,迅速搶上城頭,插上戰旗。
原來郝漢令衆将輪番出信良南門沖殺,卻屢戰不勝之目的,就是要迷惑穩住烏軍。卻在城中暗挖地道,直達無名山腳。
由捷大業領兩萬士兵通過地道,偷偷接近“無名府”。
待郝漢殺出信良故露破綻引出“無名府”守軍之後,南軍再乘虛而入占領無名府城池。
這時,東方微亮,山水如畫。
郝漢見捷大業得手,即令将謀适和丙萬清帶五萬軍阻擊烏軍,自帶鸠揪、暢曉旺、醜子元,領三萬兵轉身殺向“無名府”。
甯别兵弱勢微,很快不敵,回頭又見城頭飄揚南丘戰旗,情知中計,更無心戀戰。
玄金谷、出崇茂、源國卿陣亡。
烏軍被殺得丢盔棄甲,四散奔逃。
郝漢也不窮追,領軍迅速入城,并鳴金收兵。
将謀适等聞到收兵鼓聲,且戰且退,南軍陸續入城,關閉城門。
盤敬豪無力殺入,隻得再次圍城。但這次戰火,燒在了烏斯疆土上。
且“無名府”未遭破壞,水沛糧足,能維持南丘十萬軍三月之需。
局面完全反轉。現在着急的不是據險固守的南軍,而是烏斯兵。
系萬登探知聖上郝漢已占領無名府城,盤敬豪所部十萬烏軍圍在城外。
他馬上組織撤退,向“無名府”靠近。
線鎮濤、楊逸、機堔、章肅等,則放棄西州,窮追系萬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