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夏日繁花(女尊) > 第124章 争否

第124章 争否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訓過話就該用膳了,這用膳卻是與三位小皇子一起的,當着三個小皇子的面,安瀾是很注意不談外事的,他更要在蘇顧穎三個外男跟前做出父儀天下的姿态來。席間和顔悅色地關照着三個皇子,不分親疏地依次給三個皇子輪流夾菜,神色之柔和,眼光之慈愛,着實無可挑剔。

三個小皇子中,樂安最是清冷,見席間有不熟悉的客人,愈發保持高貴的儀态,從頭到尾一句話不說。卻也知在外人面前不應該擺臉色,雖然一語不發,但安瀾給他夾的菜他也都乖乖用完。

長樂是個沒心機的小娃,記得父後方才許了可以他多食一塊肉肉,一開宴便巴巴地拿起小碗提醒父後給肉肉。有外人在,安瀾也不好約束長樂的食量,長樂得以比平時食用了更多的肉肉,極為高興,鼓動着小腮幫不停地嚼啊嚼,像隻快樂的小松鼠。

永樂最有禮貌,每次安瀾給他夾菜,他都要稚聲稚氣地說一聲謝謝父後,安瀾自會回他一個慈善的笑,有時還會說一句,“好孩子趕緊用膳。”

蘇顧穎三人瞧着安瀾與三位皇子相處,再一次感歎嫡父不易做,三個人更加堅定了堅決不許妻主娶側納侍的心。三人中,穎兒原本隻是個侍兒,近來被拘束在這慎思所,其妻主馬藝丹獨自在外居住,沒人伺候飲食起居,穎兒本已起了給妻主安排兩個老實本分的小郎的念頭,此時便把這念頭徹底打消了。畢竟再老實本分的小郎也會生女育兒,一旦有了庶出的女兒兒子,他就不得不做這大度慈愛的嫡父了。

安瀾斷然想不到,他這樣的賢惠,不僅沒讓蘇顧穎三人生出見賢思齊的心,反倒讓三人在抵制妻主娶側納侍堅決要求一妻一夫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午膳過後,蘇顧穎三個告辭離開。安瀾又去安撫三個皇子,分别哄他們歇午,把三個皇子安置妥當,已是未時五刻了。他琢磨着明帝這會子多半已經料理完公務,恐明帝一個人閑處,會被人鑽了空子,他急忙趕過去照料天子。

“瀾兒”,明帝才剛見完了臣下們,商量了方案出來,午膳便同着幾位臣下一起用,略飲了兩盞美酒,頭便有些暈乎,這會子把李蔚、吳歡、沈茗菡、雅州知州等人全都打發走了,隻留下秦瑛一個閑話。

秦瑛瞧見安瀾進來,連忙起身抱拳行禮,“末将見過皇後。”

安瀾笑着道秦國公免禮,秦瑛便準備告退。

才一擡腳,秦瑛腦海中蓦地想起,她來之前陳語和叮囑她問一問明帝,究竟打算把哪個皇子許給她家。她想眼下皇後也在,正是說這樣家常事的時候,便駐足向着帝後道:“正好皇後殿下來了,臣有一事要請教陛下和皇後殿下。”

安瀾微有些疑惑,含笑着問她:“秦國公要問何事?”

秦瑛便把陳語和聽聞大皇子已經同關家小姐定了親事,想知道帝後欲把哪位皇子許給她家秦怡的話講了出來。

安瀾聽了,轉眸看向明帝,“公主皇子的婚事全是陛下做主,還是陛下告訴秦國公吧。”

明帝因長樂和持盈的親事皆已定下來,樂安的親事雖未行定禮,卻也已經同柳笙說好了,隻餘下弘文、永樂、永和的親事。除了弘文的親事她還在思量之外,永樂和永和的親事她都已經有了主意了,那麼講給秦瑛聽,也無妨。她笑呵呵地答道:“秦卿不問,朕也會告訴秦卿的。朕拟把四皇子永樂皇子許給你家小怡,朕回京便讓欽天監擇個吉慶日子,給兩個小娃行了禮數。”

秦瑛聽了,卻是暗叫糟糕。

秦瑛對小兒女的事上向來不怎麼留心,奈何陳語和是個很有主意的。那天陳語和聽聞長樂定了關家,持盈定了董家,就掰着指頭同她一一算起,剩下的幾個皇子誰最适合嫁給她們女兒秦怡。

陳語和最先想到的是樂安皇子,“按理說樂安皇子是最配得上咱們怡兒的,他是嫡出的皇子,生得又極為漂亮,能娶到他,那真是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這個秦瑛倒是知道的,她打斷陳語和的遐想,“弦歌跟我說過,陛下要把樂安皇子許給她們家瑾瑜。”

陳語和倒也不堅持必要樂安:“這事我也聽說了,這也罷了。嫡出的皇子難免驕傲些,咱們怡兒倘或同他争執起來,沒得麻煩。”

那隻剩下三個皇子了,秦瑛便有心為女兒聘江澄所生的五皇子,彌補一下當年未能娶到江澄的遺憾。但這話她不敢提,一來明帝未必同意,二來她可不想為了這沒影子的事,惹陳語和發火動氣。雖然陳語和自白榆進府之後,已經懂得收斂脾氣,比以前賢惠了許多,但積威多年,仍舊讓她心有餘悸,她可不敢拿着草棍兒招惹老虎。

陳語和卻是把三個皇子逐個地講論了一番,“剩下三個皇子中,弘文是最好的,他是哥哥的親生子,他若能嫁到咱們家來,你我同哥哥便是親上加親。”

秦瑛倒也認可這一層,覺得弘文皇子乃是陳文君所出,嫁到秦家,乃是親叔侄做親翁婿,日後必然好相處。

秦瑛剛暢想娶回三皇子做她們秦府女婿的一門和樂,陳語和卻又話風一轉,否定了弘文,“唯一讓人頭疼的是,我聽哥哥說過,弘文面上瞧着大方随和,内心卻是極為驕傲的,将來斷乎不肯與人共事妻主。這卻是難辦,你我雖是怡兒的親母父,也不好替怡兒答應這內帷事。就算咱們現在替她答應下來,她将來非要娶側納侍,咱們做母父的又能怎樣呢?那時必受哥哥的埋怨,倒是一開始不結這門親的好。”

秦瑛聽了,也躊躇起來。她想着陳語和的考慮不無道理,況陳語和是陳語易的親弟弟,他都怕受哥哥的埋怨,那她這個做弟媳的,何必非要堅持結這門親呢?她隻重複陳語和的話當做附和:“這着實難辦。”

陳語和歎了口氣道:“剩下的便是永樂皇子和永和皇子。論私心我不想讓怡兒娶永和,他父親是江澄,真嫁過來,我瞧見他,便想起他那可憎可惱的父親,一天天的沒得怄心。”

秦瑛吓得不敢吱一聲,琢磨了一下方道:“那這麼說,最好是娶永樂皇子回來。”

陳語和聽了道:“永樂皇子是幾個皇子中長得最瘦弱最不起眼的,家世也差,他父君眼下還隻是個慧卿,咱們怡兒要真娶了他,那就比别的世家小姐們矮一頭了。咱們怡兒哪裡都比人強,憑什麼到娶夫郞的時候,就矮人一頭呢?”

秦瑛聽了,隻覺沒頭緒,便問陳語和道:“那依你說怎麼辦呢?”

陳語和道:“如果隻能二選一,那我甯可選永和,永和生得漂亮,将來娶進門咱們怡兒有面子。”

這話倒也合乎秦瑛的私心,但她既知是私心,便不敢表現得多麼高興,當時隻默默記在心裡。

豈料昨個兒天子派人去傳宣,要她今天一早過來雅州見駕,陳語和起了個大早交待她,今日見了明帝,務必要問個清楚。若果然是永和,那便皆大歡喜,若是弘文,那也先應下來,至于将來的事,且慢慢籌謀,倘或兩個孩子最終還是鬧了起來,那時節哥哥惱的是陛下,就與他們妻夫兩個無關了,但若是永樂,那就要同明帝争上一争,她們家怡兒說什麼也不能娶一個最不起眼的皇子。

秦瑛當時答應陳語和會在明帝跟前為女兒争取,此時卻很有些為難,明帝果然打算把永樂皇子許給她們家怡兒,那她當真要按照陳語和交待的同明帝争執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