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瀾蹲得久了,腿有些麻,便點頭答應,明帝向旁邊略挪了一挪,讓人與她一同躺在這躺椅上。
安瀾一躺下來就明白了明帝為何要他也躺下來。
躺着看到的蒼穹實在是太美了。碧琉璃就在人的頭頂之上,消弭了十萬八千裡的距離與隔膜,滿天星鬥也如同主動親近的高人逸士,再沒了遙不可及的清冷與疏離。
“此間真好。”安瀾喃喃低語。
“那咱們就多住兩日。”
“好呀,好久沒有同月兒隻有過彼此的日子了。月兒可記得,咱們初成婚的時候,在東宮住着,也常在湖邊上像這麼躺着。”安瀾輕聲答應,回憶起少年妻夫時光,不覺柔情似水。
明帝聽了,跟着回憶往事,心中也覺甜蜜。
妻夫二人并肩躺在躺椅上,各自沉浸在回憶往事的愉悅之中,卻是誰都沒有主動撩撥一下對方。
良久,安瀾随口吟了兩句詩道:“滿天星鬥壓荷塘,螢舞蛙鳴清夢長。”
明帝微微一笑,拍了拍人的肩膀,柔聲接續道:“天子驕奢尋歡忙,皇後端方靜心涼。”
安瀾知她對枕席間的放縱之樂尚不能完全割舍,卻也不逼迫她立刻改過,隻陪着她靜靜地躺着。
他想她很快就會明白,佳人在懷歲月靜好宇宙寥闊山河無恙,隻是正常的日子便已有無限趣味,本不需貪戀那些過分的膚淺的快樂。
次日,為讓明帝重新感知正常日子的快樂,安瀾陪着明帝去之前明帝同董雲飛去過的那條幽澗處遊玩。明帝浸在碧琉璃中避暑,他則在岸邊放了個琴桌,對着山野撫琴。琴聲泠泠,水聲激激,他彈奏了一曲又一曲,彈累了,便靜靜地坐着,看着明帝在水裡時而仰泳,時而俯身,時而俊如水鳥,時而懶如遊魚。
兩個玩到下午申時方才回來,三個小皇子又圍着他們興奮地彙報今日喂養孔雀與羊駝的心得。
晚間,雅州知州前來奏禀差事,安瀾坐在一旁陪侍聖駕,聽見那雅州知州說若能将此間河流同京城的凝翠河打通成一體,可得多少水運便利,便問明帝道,既有如此多的好處,此事為何不辦呢?
明帝蹙着眉頭告訴他,京城附近的百姓最為嬌貴,無論女男,皆不願在夏日裡做工,雇不到足夠多的民女民夫支應這差役,這打通河流之事,就隻能拖着,待将來東境的河道修成,調彼處民夫過來施工。
他有意往興功圖治上引導明帝,聽見明帝這麼說,腦筋一轉就給明帝出主意道:“民女雇不到,何不就用軍兵?也不讓兵娘子兵小哥兒們白幹,把原本欲支給民女民夫的銀錢如數支給應役的軍兵,她們多了一份俸祿,朝廷也省了很多力氣,軍兵們都是行過軍打過帳的,凡事有軍規約束,比百姓們好用。”
明帝聽了,暗道有理,當下便采納了安瀾這個提議,立刻讓人去傳召秦瑛、李蔚、周雅、吳歡四位帶兵将領,以及内侍省監沈茗菡明日一早到此地見駕。
有了這件大事要辦理,明帝這晚上就躊躇滿志地琢磨起修通這雅州河道的事來,這麼一琢磨,她就記起上次她已經吩咐了雅州知州把雅州境内河務賬目送去慎思所令蘇澈三人覆核,也不知三人覆核得怎麼樣了,便傳令讓蘇澈、顧璟、穎兒三人,也于明日早上前來見駕。想着一旦河道動工,地方上不予配合是萬萬不行的,她又将這雅州知州和留下,同雅州知州細細地商量人力物力的安排。
安瀾看她一道道旨意傳下去,幹勁滿滿,精神十足,仿佛回到了當年剛準備一統四國的時候。心中甚是滿意,隻是恐怕累壞了她,看看到了亥時二刻,便及時進來,勸她早些洗沐。
恐侍兒們伺候不好她,安瀾親自捧着巾帕為她侍浴。
明帝一邊洗澡,一邊興奮地同安瀾講,雅州河道若能率先修成,光随船而來的孔雀與羊駝就能讓京城的小姐公子們樂開了花。
安瀾笑着附和她,細心地為她擦拭脖頸處的汗漬。
“瀾兒”,明帝擡眸看他,把他的手掌放在自己唇邊輕輕一吻,卻沒有任何狎昵的意思。她在忙碌正事的時候,向來不會起過于浮浪的心思。
安瀾深谙該給的獎勵一定要給的原則,這晚侍寝的時候格外主動。明帝被他先用嚴詞勸谏,再拿國事牽引,複用柔情籠絡,心裡頭便徹底按他的想法來,沒再生出稀奇玩樂的念頭。安瀾看她肯聽勸,心中更加愛她。因她有些用不慣外面的早膳,大早上撐着一身酸軟,指揮雅州的廚娘們按宮裡的菜譜給她做最可口的早膳,兩個人的感情迅速升溫。
帝後情深,三個一同用膳的小皇子看在眼中,反應卻各不相同。樂安向來眷戀生父,見母皇和生父感情濃厚,生父隻顧給母皇夾菜添湯,全然顧不上管他了,甚是不悅,拉長了小臉生悶氣。長樂是個純真的孩子,完全不懂感情之事,見母皇和父後都是一臉笑意,便嚷嚷着要父後今個兒帶他去騎小馬。隻有永樂,年齡雖小,卻擅長察顔觀色,見父後這般得寵,便決定往後要努力讨好父後,好為自己赢得更多好處。
他是三人中最小的,平日裡寡言少語,這回為了讨好安瀾,便主動給父後做幫手,看安瀾騰不出手來照顧樂安,他這個做弟弟的,反倒湊過去哄哥哥,一會兒問二哥哥要不要吃這道湯,一會兒問二哥哥想不想一起去騎馬。
樂安自然是不樂意去騎馬的,他聽雅州這邊伺候的下人們說此處有個鏡室可以照出千奇百怪的模樣,他便想要去玩那個鏡室,但他不肯講。他想着他上次私下裡同生父講要去趙府看羊駝,都遭到了生父的拒絕,此時若是當着人講出來想去鏡室又被拒絕了,那豈不是很沒有面子?因而他隻嘟着唇不理人,由着四皇子怎麼樣殷勤問他,他都不予回答。
明帝惦記着河道公務,用過了早膳,自去料理政事。安瀾獨自照應三個皇子,瞧着這小小年紀就知道獻勤讨好的四皇子,心頭一歎,主動對這永樂道:“好孩子,你同你哥哥們是一樣的,不用特意遷就他兩個,你今個兒想玩什麼,父後帶你去。”
那永樂隻搖頭,“孩兒沒什麼特别喜歡的,哥哥們愛玩什麼,孩兒跟着一起去就好。”
那樂安聽見永樂這麼說,隻覺這弟弟過于讨好長輩了些,心裡頭很是看不上,揚起了小臉,再不肯理睬這個四弟弟。
安瀾瞧見兒子甩臉色給弟弟了,有心要說一說他,卻也知道兒子的脾氣是最難應付的,若是當着人說了他,怕是十天半個月都不肯理人了。在宮裡也還罷了,在外面,恐明帝知道了對兒子不滿,隻好先不理會,想着回了宮再慢慢教導兒子。
當下隻讓侍兒們準備小馬,他要帶着三個皇子去騎小馬。
長樂萬事不萦心,見自己要求的騎小馬得到了滿足,很是高興,見到小馬,興奮得手舞足蹈。
樂安怏怏地走到小馬跟前,卻是說什麼都不肯上馬了。他不上馬,永樂就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陪着他說笑逗樂。
安瀾瞧見了甚是為難,待要陪着他們兩個在旁邊坐着,那已經騎在小馬背上的長樂,卻大聲喊父後,要父後一同騎馬。
安瀾簡直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才好,終究考慮到騎馬乃是一件有危險的事,便是有乳父侍兒們調護着,也不如他親自看着放心。叮囑樂安和永樂的乳父照料好各自的皇子,他翻身上馬,陪着長樂在草地上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