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吃飯了吃飯了。”張燕山端着幾個大飯盒子走到卧鋪車廂,“哎,火車上吃飯不用票,還有大米飯。”張燕山雖然在外邊闖蕩幾年,但是坐火車出門還是第一次。
顧昭蕙将手上的卷宗收拾好,“幸虧火車上有飯供應,咱們仨出門什麼吃的都沒帶。”他們也是走得急,拿了必要的東西就到車站坐車了。幸虧局裡給他們弄了卧鋪車廂看,不那麼遭罪。
齊雲松幫着張燕山将飯盒打開放好,一盒紅燒肉炖豆角,一盒韭菜炒雞蛋和炒土豆絲,兩個菜裝了一盒。剩下兩大盒子飯。
齊雲松先給顧昭蕙用飯盒蓋盛了些米飯,“咱們晚上八點應該有一站要停,十五分鐘,站台裡應該有買東西的,看看有沒有幹糧茶葉蛋什麼的,買點至少半夜餓了或是明天早上不供應飯也不怕了。”
顧昭蕙點點頭“行啊。”
張燕山和齊雲松都是能吃的,顧昭蕙就吃了一些,剩下的兩人分了。車上有熱水供應,乘務員還會送熱水到鋪位,說起來服務還挺好的。
吃了飯,顧昭蕙斜靠在枕頭上,想着這個案子,卷宗裡真的看不出什麼,沒有線索的情況下,案子不好破,她這會也隻能從案件的一些信息,分析兇手的一些心理意圖。
“你說他這種無差别攻擊,到底是為了什麼?沒有針對性,受害者之間沒有相同點。”齊雲松也在研究卷宗。
顧昭蕙想了想“這些人會不會有什麼聯系?”
齊雲松搖了搖頭,“最大的六十五歲,最小的十二歲。分散在幾個區域,應該不會有什麼聯系,而且兇手行兇的時候很利索。”他在腦海模拟着兇手的行動軌迹。
“如果沒有聯系,那一定有什麼誘因。”顧昭蕙總覺着有什麼東西被他忽略了。
到滬上的時候是上午九點多,三個人出了車站就看到有一個穿着常服的人舉着一個牌子,上邊是他們的名字。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滬市,我是市局刑偵大隊的陳全,現在局裡太忙了,我們大隊長派我過來接幾位去市局。”陳全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
陳全是個健談的,聽說他們三人當中顧昭蕙這個年輕的女同志是組長,他還愣了一下,他之前聽大隊長說過來接顧組長和另外兩個同志,要不是幾個人自我介紹,他可能還弄錯了。
他們也沒去招待所,直接去了市局,到了市局,顧昭蕙就感覺這邊有點緊張氣氛。市局裡的人員走動都是帶風的。
跟着陳全上了二樓,直接來到會議室,陳全敲敲門然後推門進入,那門一開,裡邊就冒出一股煙來,顧昭蕙跟在陳全身後,差點就被熏個倒仰。
等進門才看到屋子裡有二十多個人,差不多人手一根。吞雲吐霧的。
看到他們進來,在主位坐的四十多歲男人,趕緊站起來“歡迎,京城市局同志過來支援。”他說着就伸出手來,直接跟顧昭蕙握起手來。
辦公室裡的人也都站起來,大家都聽說了,因為這個案子上邊請了京城的刑偵專家過來,他們雖然心理不服覺得自己也能把案子破了,但是随着受害人越來越多,他們也希望案子快點破,早點抓到兇手,與這個相比面子就不重要了。
跟顧昭蕙握手的人是滬市市局負責刑偵的副局長,黃餘斌,也是他在京城請人過來的。所以他上來就先跟顧昭蕙握手,顯然對她已經非常了解。
“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從京城來的刑偵專家,市局刑偵大隊三組組長顧昭蕙,你們不要覺着顧同志年紀小,還是女同志就小看,前段時間我們學習的北河市初一殺人案,還有京城亮馬橋滅門案,京城汽車爆炸案。這都是顧組長帶人破的。”黃餘斌這一介紹,大家就知道了。看向顧昭蕙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他們破獲的一些案子,除去那些跟間諜有關系的案子,其它案子在破獲後,都整理成實例發放下去,讓各地都學習一下。希望能從中得到啟發。因為這個顧昭蕙也沒少寫案件分析資料。
簡單做了一下介紹,他們就坐下來,“京城同志才來,這樣陳生輝,你帶人先去把剛才開會時确定的調查方向落實一下,将人放下去,趕緊排查,我問了氣象站今天傍晚開始又要下雨了,咱們要抓緊時間。”黃餘斌讓一些人先去辦事,然後跟旁邊的一個人說“楊智勇你給三位同志介紹一下情況。”
楊智勇是刑偵大隊一隊的隊長,一開始這個案子就是由他負責的。
“我來說一下這個案子的情況。”楊智勇說着将手上的筆記本拿出來,“案子第一位受害人是在五月二十二号。那天我們接到報案,到了現場發現一位三十多歲男性,倒在路邊,頭上有大量血迹,已經死亡,當時我們将這個案子當做普通謀殺案處理,調查了受害者的所有關系網。但是沒有收獲。有兩位嫌疑人,但是經調查嫌疑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楊智勇叙述很詳細,第一位受害者與第二位受害者之間相隔很長,中間有十天時間,在這期間他一直帶人調查受害人的背景,但是結果不理想,直到第二位受害者,兩者受害時間相隔兩個街區,兩人之間沒有任何的關系。之後又過三天,第三位受害者出現。再然後受害者從不同街區被害,在四位受害者被發現後,他們每到雨夜都會派人出去巡邏,但是案子還是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