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院們都認同小厮的做法,管家卻更懷疑鐘顯來頭不小了。
不管對方是何身份,先把人請進去喝茶總不會錯。
于是,管家對鐘顯做了個請的手勢,并道:“閣下請移步大廳用茶,我這就去禀報東家。”
鐘顯聽後,終于動了動身體,就在衆人以為他要往裡走時,他卻頓住說:“我隻見你家少爺,叫他過來即可。”
得虧管家是眼光毒辣又老練的人,不僅沉得住氣,還點頭以示回應。年輕後生們面對如此嚣張狂妄之人,肺都要氣炸了。
氣歸氣,在管家已經把人讓進來喝茶的情況下,護院們不敢擅自動手,最多就是瞪兩眼。
被四面怒視包圍的鐘顯,鎮定自若地走進了尤府大廳,接着在一個客位上坐下。随即就有丫鬟過來上茶,但鐘顯隻謝不喝。
不多時,有兩個人的腳步聲從大廳的門簾後方傳來。
鐘顯下意識地轉頭看向門簾所在的方位,隻見管家側身撥開門簾後,一個披着墨灰色狼皮裘鬥篷的年輕男子從裡面走了出來。
别的暫不提,光那件狼皮鬥篷就非普通百姓買得起的。加之來人生得神清骨秀,行動起來氣度端凝,不是傳說中的“靖州第一美男”,又是何人呢?
管家來到鐘顯的跟前,剛想張嘴說話,卻見鐘顯自顧自地走向主位,顯然沒有要理他的意思,無奈之下,隻好跟過去。
誰知,鐘顯見了尤意情,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竟是:“我有事與尤公子獨聊,請尤公子屏退其他人等。”
理智告訴管家,一個來曆不明、身份未知的男子與自家少爺單聊是件極為不妥的事情。
奈何管家還沒來得及發表意見,就聽尤意情道:“你們都下去吧。”
許是為了讓衆人放心離場,尤意情又補了一句:“我觀這位公子并無惡意,你們無須擔心。”
摔得鼻青臉腫的小厮還在前院呢,這話對于管家來說,真是沒有多少說服力。
可主子都發話了,做下人的豈有不遵的道理?
等衆人都退下,鐘顯對尤意情拱手行禮,把事先構思好的說辭報了出去。
“鄙人王互,奉主人之命前來打聽公子的婚事,聽聞公子取消過一門婚約,不知真假虛實,還望公子坦誠相告。”
同客棧的店小二一樣,尤意情也被鐘顯的話誤導,以為眼前的青年是來替人說親的。
但尤意情總感覺哪裡不對,媒人上門一般都是先拜會父母,還未有過直接要求面見他的情況,而且眼前人無論是言談還是身形,都不似伶牙俐齒的媒人,倒像是心直口快的武夫。
再結合管家之言,尤意情心裡肯定來人的目的不在于說親。當他告訴對方事實确如外人所道後,卻被問了一個無禮的問題。
“尤公子有心上人嗎?”
鐘顯在說這話時有多坦然,尤意情聽後就有多不适。
他難以理解,為何眼前的年輕男子能如此自然地對素不相識的自己問出這種話來,便選擇了轉移話題。
“王公子與在下素不相識,又未表明奉哪位貴人之命,問在下這樣的問題不覺唐突嗎?”
被反問的鐘顯頓了一下,但沒有慌,略微思索後很快答道:“家主乃宋氏高門女,宋霖是也。”
尚澤世當然從來沒姓過宋,鐘顯之所以那麼說,隻是因為他想到尚澤世的生母——頌親王,索性撒了一個同音字的謊。
本以為這樣能唬住對方,沒想到尤意情反應之大,像是聽到了一個不得了的名字,還要确認字形。
“貴府千金的芳名,是寶蓋‘宋’和雨林‘霖’嗎?”
即便不小心說了個尤意情知道的人名,反正天下人重名衆多,鐘顯心想這并非什麼大不了的事,便說了聲“是”。
結果,尤意情更激動了,期許地問:“敢問你家小姐的左手背上,是不是有條橫亘三個手窩的疤痕,約一寸來長、細如繡花針?”
這一問讓鐘顯徹底怔住了,他盡力掩飾自己的愕然,但還是露出了馬腳。
說來倒也不能怪鐘顯亂了陣腳,因為尚澤世左手背上的疤确實隻有少數人才知道。
一來是百官和宮人都不能随意打量皇帝,二是作為皇帝的尚澤世也不會有事沒事對人展示自己的疤痕。
就連鐘顯自己也是在尚澤世遇刺那年,才知道她左手背上有道不短的細疤痕。
如此私密的皇家事情,是怎麼被一個遠在西南的綢緞商知道的?
非但知道,還能說出諸多細節,好似親眼見過一般。
莫非此人是哪位王侯的舊識?以前曾見過還隻是郡主的皇帝?
鐘顯越是思量,越覺得尤意情這人不簡單。而此時的尤意情,已經通過鐘顯的反應,認定了自己的判斷。
“看王公子這般驚訝,想必在下沒有說錯。”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尤公子還是盡快回答問題為好。如此,鄙人也能少在府上叨擾片刻。”
剛回複完尤意情,鐘顯就有些後悔多嘴說了那句“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這話任誰聽了都知道是“破罐子破摔”的意思,精明的商人隻會更敏銳地捕捉到。
不出所料,尤意情果然露出一個了然于心的笑容,看得鐘顯頗感挫敗。
正當鐘顯以為尤意情還要接着套話時,尤意情卻直接給了他一個意外的回答。
“在下從前與其他女子定親,實屬無奈之舉。論心上人,在下自始至終唯傾慕一人,就是你家主人。”
尤意情語氣鄭重、眼神堅定,令人很難不去相信他的話。與此同時,他和皇家之間似有瓜葛的樣子,可鐘顯對此毫不知情。
作為局外人也好,臣子也罷,還是什麼都不評價為妙。于是,鐘顯打算就此告别,準備離開尤府。
這時,尤意情突然低聲把話題一轉,留住了鐘顯想離去的心。
“草民已猜到大人來自皇宮,今有一個牽扯數十條人命的冤案,唯有大人能幫忙伸冤。懇請大人留步,聽草民仔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