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弈回身放下匕首,接着面向了孤獨上野和唐頌,笑着問道:“請問殿下和唐司長,二位四月七日晚緝拿谷梁進時是否攜帶刀具?如有攜帶,請問兩位大人用的是哪類刀具?”
何胥面色大變,拎起驚堂木一拍道:“卓訟師,你的問題與本案無關,本官駁回,京兆府和花鳥司可以拒絕回答。”
“大人,草民認為這個問題與此案關聯緊密,”卓弈在獨孤上野和唐頌的腰間掃了一眼道:“如果京兆尹和花鳥司司長當時所帶的刀具就是他們今天攜帶的刀具,草民有理由相信谷梁進持刀的動機并非是拒捕,而是自衛。”
他這一眼引得門外的百姓們都朝獨孤上野和唐頌看過來,然後開始竊竊私語,疑問開始在人群中發酵了。獨孤上野埋頭喝茶,唐頌唇角含着一絲笑,卓弈的話恰中要害。
何胥手裡的驚堂木再次擡起再次落下,“肅靜!”
門外的雜音的确低了下去,但疑問不會随着木頭之間磕碰聲的低落而消散。卓弈一雙笑眼視向何胥,“大人,草民重新申請問詢。”
何胥處在幾十人的注視下壓力極大,當他又一次看向獨孤上野而對方還是沒有任何表态時,他突然之間有些生氣,脫口便道:“準。”
卓弈雙手揉在一起,笑視左側兩位官員,臉上流露出些許讨好的神色,“可否請兩位大人回答草民方才的問題?”
何胥撫着驚堂木,視着下首兩人,原本以為他們會搪塞一番,沒想到他們齊聲應答道:“是。”
何胥愣了下,卓弈也微微一怔,他笑道:“草民可否查看兩位大人的刀具?”
何胥正要出聲阻攔,卻見那兩人雙雙從腰間卸了刀擺放在了面前的桌案上,何胥松開驚堂木,把話咽了下去,右手慢慢握成了拳頭。
卓弈依次擡起獨孤上野的那把青龍卧墨池和唐頌的橫刀展示給門外的百姓們看,然後放下刀向兩人道了聲謝,再問:“根據京兆府一方的案情陳述,谷梁進是在兩位大人前後夾攻的情況下使用的刀具,對否?”
“卓訟師,你這個問題與本案有何關系?”何胥厲聲道:“緝拿谷梁進時,本官也在場,谷梁進拔刀在前,兩位大人拔刀在後,你突出“前後夾攻”的描述存在刻意弱化谷梁進行為的嫌疑,罪犯持刀的情況下,兩位大人如何不能采取“前後夾攻”的戰術?”
“草民沒有弱化谷梁進行為的意圖,隻是在确定他拔刀的動機。”卓弈回眸看向他笑問:“請問何大人,谷梁進可曾在你面前出示過刀具?”
何胥心底一震,狠狠皺起了眉頭,他大意了,被對方鑽了個空。“不曾。”他如實回答。
卓弈點頭,“這也就是說,何參軍進入藻閣緝拿谷梁進時,他因畏罪潛逃,之後面對京兆尹和花鳥司司長的追捕,迫于無奈隻能拔刀自衛。”
何胥反駁道:“卓訟師,本官提醒你,尚未确定的事實,你需要謹慎用詞,本官方才說了,是谷梁進拔刀在前,該行為是明顯的拒捕行為,不是你單方面認定的自衛。”
卓弈躬身領命,“草民謹記。草民申請其他問題的問詢。”
何胥強捱火氣道:“準。”
卓弈站直身,看向獨孤上野和唐頌發問:“四月初七當晚,兩位大人緝捕谷梁進時,梁山街一帶的視野如何?兩位大人是否能清楚的看到谷梁進的蹤影?”
這個問題甚是奇怪,像是個陷阱,何胥剛準備駁回,獨孤上野在他之前開口道:“算是清楚。”卓弈聽後又看向唐頌,唐頌口氣平淡的道:“清楚。”
門外有人吆喝:“問這個做什麼?不是廢話麼?不清楚怎麼抓到人的?”
“肅靜。”何胥拍案維持秩序。
卓弈看着面前兩人微微一笑,“請問兩位大人,有多清楚?”
獨孤上野和唐頌兩人臉上浮現出一絲迷惑,卓弈及時的捕捉到,笑道:“草民這樣講,二位在緝拿谷梁進時能看清他的臉麼?”
孤獨上野凝神,像是在回憶,然後回答:“可以。”
唐頌也道:“可以。”
卓弈緊跟着追問:“能看清他的刀麼?”
兩人齊聲回答:“可以。”
卓弈笑着反問:“那麼反過來說,谷梁進也能看清兩位大人身上佩戴的刀了。”
看到面前兩人神色有異,卓弈笑了笑偏臉看向上首的何胥,何胥此時已是怒火中燒,不過還是秉持為官的涵養并未發作。
他看着他行至訟堂中央,與谷梁進并肩而立,面朝門外朗聲道:“谷梁進被京兆府法曹參軍事何胥追捕時,并未拔刀反抗,之後被京兆尹獨孤上野和花鳥司司長兩人一同追捕時,他才出示刀具。谷梁進所用匕首的長度不出一掌,而京兆尹和花鳥司司長兩人所用的橫刀有一臂之長,雙方所持刀具的規格有較大差距,且緝捕當晚視野清晰,草民合理推測谷梁進是在他覺得雙方力量懸殊,人身受到威脅的情形下才利用匕首自衛,而非拒捕。”
話落,門外的百姓議論紛紛。
“有道理!有道理!”
“我看就是這麼回事兒!”
“換我我也怕。”
唐頌看着卓弈的側影,他昂首站在谷梁進的影子一側,肩頭和袍尾上有雨水洇濕的痕迹,那些痕迹像一筆潑墨,加深了他衣袍的顔色,為他增色添彩。
她在這一刻不得不感慨長安城的玲珑多面,它養育和彙聚了千般姿采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