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還是不摸,真叫人兩難。最終孟錦迎還是小小摸了一下,祝芝芝也摸了一下下。
怎麼說呢,從手感來說,的确是陸昭昭赢了。
-
打打鬧鬧,親親貼貼,女孩子們關系好得不得了。等她們出來,男孩子們也早泡好,比她們還快一些。
陸昭昭真好奇,悄悄拉過韓繼問:“你們會不會?”
“會什麼?”
“會不會互相摸胸?”
韓繼:“?????”
傻哥哥大為震驚:“怎麼可能?!難道你們會互相摸胸嗎?!”
陸昭昭:“唔……”
沈素書:“這……”
祝芝芝:“嗯……”
孟錦迎沖過來:“陸昭昭——”
場面一片混亂,而男孩子們瞳孔地震:什麼?!怎麼回事?!原來女孩子相處起來是這樣的?!
陸昭昭小聲:“因為……很好摸……?”
聲音真的很小,是自己嘀咕。奈何幾位修士耳力都很不錯……于是孟錦迎揪着她耳朵去教育,而韓繼羨慕到質壁分離:“我也想……”
“唰”地一下,幾道目光都像刀子一樣割過來。
韓繼:“……當女孩子。”
冰雪一樣的目光又收回去,取而代之的是看大傻的憐憫眼神。而韓繼反應了兩秒鐘才意識到什麼:“什……等等?!你們以為……我不是!!”
他真的沒有想對昭昭耍流氓,真的隻是羨慕女孩子能夠貼貼!但,但是……
之前沒想到也罷,既然想到了,忽然就浮想聯翩。韓繼不自在地摸了下鼻子,竟難得臉紅,可惜他膚色是麥色,一點點臉紅并不明顯。
摸……摸昭昭的……
打住!不可以想!!
韓繼慚愧地低下頭:怎麼可以對妹妹想入非非?
但是,也真奇怪。他十八歲了,生理上很健全,同門師兄弟也給他塞過奇怪的書……但韓繼就是不感冒。對女孩子不感冒,對小X書也不感冒,作為一個男生來說,不好說是清心寡欲,還是完全沒開竅。
不如說從小到大,韓繼唯一堅持着的興趣,就是對陸昭昭的興趣。他打小喜歡陸昭昭,想跟她玩,想跟她貼,可惜不是女孩子,不能做閨蜜,那就當哥哥,總歸離她近些。
這究竟是否算是兄妹情?他從前其實沒有想過。現在也沒有在考慮,但有極其模糊而不成型的念頭一閃而過。
如果是昭昭……
沒人知曉少年心中似乎有什麼開始萌芽,這微弱的變化甚至沒有引起韓繼自己的注意——他本也不是對感情敏感的人。而且陸昭昭為了逃避小孟媽媽教育課,正大聲嚷嚷:
“做湯圓!我們做湯圓吧!!”
韓繼的注意力也一下子就拐走,将那不成型的念頭抛諸腦後:“行啊。昭昭喜歡吃什麼餡的?芝麻?豆沙?花生?”
陸昭昭說:“巧克力!!!”
韓繼:“……?”
-
開玩笑,《尋仙錄》裡沒有巧克力,也或許有可可豆,但還沒有被人拿來食用。
而且巧克力湯圓有點膩了,陸昭昭不是很喜歡。她還是最喜歡黑芝麻,還有紫薯。
其實她想着,可以買糯米粉之類的自己包湯圓,這樣想要什麼餡都可以做。這個想法的前提是她覺得比起現實中五花八門的湯圓餡,《尋仙錄》這古代背景應該種類較少,但上街才發現自己孤陋寡聞,人家的花樣可比她想得多多了。
甜有芝麻,鹹有蘿蔔,葷有水粉……應有盡有。好嘛,那不用包了,坐下開吃,每樣都嘗一嘗,是吃貨的基本素養。
“話說回來,元宵和湯圓是不同的,你們知道嗎?”
陸昭昭說着,給朋友們介紹:“餡料上,元宵多甜,湯圓可甜可鹹;做工上,元宵是搖出來的,湯圓是捏出來的;大小上,湯圓普遍大一些,元宵小一些……”
其實挺有趣,現代普遍認為元宵與湯圓不同,有南北之分,可古代時常傻傻分不清楚。明代呂毖編寫的《明宮史》中就說元宵“即江南所稱湯圓者”,清代陳作霖在《金陵物産風土志》中也曾經說過“湯團謂之元宵,以節名也。”
可見這倆真的很相似。而陸昭昭也不是很在意區别……對她來說,好吃就行。
“原來還有這樣的區别,倒還是頭一次知曉。”蘇栗衡道:“昭昭真是博聞多識。”
孟錦迎沒好氣:“她就對吃的知道得多!”
“怎麼能這麼說?”陸昭昭一本正經:“我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孟錦迎“呵”了一聲,沈素書則眨眨眼:“這樣?那過會兒猜燈謎,可都要看昭昭的了。”
元宵節有花燈會,也有猜燈謎。和岐城早早就張燈結彩,這類傳統活動自是不會少了。
陸昭昭可驕傲:“包在我身上!”
切出遊戲,調出論壇和千度界面……穩。
他們到和岐城時本就已經下午,找落腳點,泡溫泉,又吃湯圓……天色很快暗下去。街市上逐漸熱鬧,燈光也盞盞亮起……花燈會很快便要開始,但陸昭昭已經沒有可以用來拿花燈的手了。
——元宵節好吃的東西有很多,不止湯圓元宵。還有乳糖圓子、科鬥粉、豉湯……
水晶脍、韭餅,南北珍果……
皂兒糕、宜利少、滴酥鮑螺……
鄭重地吃掉它們,是對美食的尊重;每一樣都嘗一嘗,才能了解此地風俗……陸昭昭振振有詞:“這叫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這叫你吃着不要說話,根本聽不清你在講什麼。”
孟錦迎無奈死:“吃完這個不準再吃,那麼多雜七雜八的吃下去,小心鬧肚子。”
蘇栗衡說:“過會兒我給昭昭一些健胃消食的丸子。”
孟錦迎:“……你就寵她吧。”
陸昭昭也沒吃太多,畢竟撐着挺難受。修士不用吃飯,不代表不會吃撐……而且很快,花燈就把她注意力給吸引走了。
“這個,好漂亮!”她指着一個圓滾滾,上頭畫了梅花枝的,卻很快又被别的勾走:“這個也好看!像蓮花一樣!”
何止花朵,更有動物造型,紙雕燈,走馬燈等……《尋仙錄》畢竟是修仙世界觀,科技樹點挺偏,有些花樣連現實裡都沒有,真叫人大開眼界。
來了燈會,不買花燈豈不可惜?但比起買花燈,更有意思的,當然是赢花燈。
“每盞花燈下有燈謎,猜中便可獲得這盞燈。”陸昭昭念規則:“如不想要,也可以集多盞去換台上的花燈,越精美的,需要的普通花燈越多……”
仔細看去,台上花燈自然是精美許多。放在首位的那盞,更是美輪美奂,用上了靈石,不僅好看,而且價值不菲。
——對凡人而言。陸昭昭主要是覺得它好看。
“想不想要?”她問同伴:“你們都喜歡哪個?”
男孩子們都不是很感冒,就方之茂在琢磨這其中的商機。女孩子們倒是有各自看中的,祝芝芝喜歡一個小兔子的,沈素書看上一個月牙的,孟錦迎看中一個花型的……陸昭昭拍拍胸脯:“我替你們赢來!”
她十分自信,走到一盞挂着字謎的花燈下,仔細一看。
【有頭無頸,有眼無眉,無腳能走,有翅難飛(打一動物)。】
“這個簡單嘛。”陸昭昭把燈取下:“是魚!”
再看下一個。
【像虎比虎小,日夜勤操勞,最愛捉老鼠,捉到就喊“喵”(打一動物)。】
這個更簡單,陸昭昭摸了把肩膀挂件:“是蛋黃酥。”
蛋黃酥:“喵?”
她勢如破竹,朋友們也不甘示弱。不弱于人孟大小姐比起被人送花燈,更想自己赢花燈,決定跟陸昭昭比賽;而男孩子們也散開,自去尋找目标。
當然,說是散開,幾人都沒有離太遠。祝芝芝更是亦步亦趨跟在陸昭昭身邊,眼睛閃亮亮。
顯然,祝芝芝和孟錦迎完全是兩極。比起自己玩,她更想看陸昭昭大殺四方。
陸昭昭的表現,也的确能說是大殺四方。
“這個……是闆凳。”
“這個嘛……是影子。”
“打一成語?……草木皆兵。”
很快,手裡的花燈就拿不下,在主辦方那裡換成憑證。陸昭昭答得真很快,甚至都不常用千度,自己想想就解決,可見她腦袋還是很好使。
——高三畢業生的腦袋,大約在一個人一生的智商巅峰了就是說。
不過也不是沒有能難到她的,其中有些千度都搜不到,和修仙界的風俗或特别事物有關,比方說有個打一地點的答案是雲谷……
像這種,陸昭昭是盡量去答,實在想不出就換,反正也沒說一定要死磕。
隻是,随着她答對的越來越多,她身後的吃瓜群衆也越來越多……
古往今來,看熱鬧是人之天性。熱鬧的花燈會,有個小姑娘猜燈謎又準又快,的确是會引起圍觀。
許多猜不出燈謎的,或猜了一兩個就滿足的,都跟在她身後驚歎。這種心情很奇妙,就像你做不到一件事,可看到别人很厲害,也與有榮焉,并期待她能做到什麼地步。
有人竊竊私語:“該不會這姑娘一人全赢走了?”
“不至于,這麼多燈呢。但恐怕她要拔得頭籌咯。”
所謂拔得頭籌,當然是赢得那盞最大最漂亮的花燈。但陸昭昭并非沒有競争對手,除了小夥伴們,還有幾個同樣被吃瓜群衆圍觀的猜謎大神。
一個同樣戴着帷帽的女子,身形高挑;一個書生打扮的青年,稍顯病弱……都很厲害。但陸昭昭倒也不是一定要拿到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