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聽到這個答案後愣在了原地,片刻後反應過來維吉爾說了什麼的他拿起桌上的酒瓶就往嘴裡倒,一瓶喝完了都還是一副被天降餡餅砸中了的樣子。
困擾着他的問題最終得到了自己渴望但又不肯确認的答案,分明不是容易感情用事的人,托尼卻感覺眼眶有點濕潤。
托尼……是要哭了嗎?
維吉爾看着他微紅的眼眶,摟着他的脖子和托尼親昵地臉蹭臉貼貼。
“不要難過,能和你們在一起就很開心了,斯塔克先生。”
孩童的聲音像維吉爾本人一樣軟軟的,又充滿了溫柔與朝氣,卻隻讓托尼更加狼狽。
他瞪了一眼明顯是在喝酒看戲的伊森,欲蓋彌彰的反駁說沙漠裡風沙太大迷了眼睛,伊森無辜地聳了聳肩,低下頭抿了一口酒。
天可憐見,他可什麼都沒幹,隻不過是想隔空吸吸他們善解人意又乖巧懂事得讓人心疼的小朋友。
至于嘴硬自戀還老是口是心非的托尼·斯塔克,誰會信他的鬼話。
胡扯什麼山洞裡風沙太大,估計是被外人看見自己丢臉的場景惱羞成怒了随便找的借口。
伊森接收到托尼威脅的目光,識時務的把手放在嘴前比了個縫上拉鍊的動作。
“維吉爾……”托尼用一種驚喜但細聽又有些哽咽的聲音呼喚他的名字,“我出去以後就領養你好嗎?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紐約有很多好玩的,我帶你去賽車、遊樂園,然後送你去上學……我們一起在紐約好好地生活,好嗎?”
或許是高興過頭加上酒也喝了不少導緻酒精開始上頭的緣故,托尼抱着維吉爾颠三倒四的說了一大堆廢話,但隻表達了一個中心思想——他想把維吉爾帶去紐約,接受最好的治療、最先進的教育。
托尼不覺得自己是個會傷春悲秋的人,可這個殘酷而冷漠的世界總是用最殘忍的方式教導他什麼叫做“珍惜眼前人”。
在十幾年前的聖誕夜一去不返的霍華德夫婦是,而今面前生命垂危卻強作微笑的維吉爾也是。
他不想再給自己留下任何遺憾了。
這樣想着,托尼緊了緊自己抱着維吉爾的手臂。
維吉爾愣了愣,被他口中親昵而緊密的“一家人”攥住心神。
一家人——多麼陌生的一個概念,這本該是想他那樣的實驗體這輩子都不敢奢望的承諾。
他害怕着一切都隻是夢裡的鏡中花水中月,夢醒之後一切都蕩然無存:那些美好溫馨的回憶、珍重堅定的諾言,以及他所貪念的家人的疼愛與寵溺。
“你會騙我嗎?”
他仰起頭膽怯又期待地詢問,湖藍色的眼中藏着點不為人知的脆弱。
“斯塔克從不說謊。”托尼微笑了一下,“親愛的維吉爾,啟明星在西方的夜幕長耀不滅,它将見證我的許諾。”
“那可以吃芝士漢堡和藍莓派嗎?”
歡欣之情盈滿維吉爾的胸膛,第一次得到這樣溫暖的承諾,維吉爾有些卑劣地想要得寸進尺。
聽到這樣樸素而簡單的要求,托尼覺得鼻頭有些發酸,他摸了摸維吉爾的頭。
“當然可以,你想做什麼都可以。”
伊森在一旁低着頭面帶笑意地喝着自己的酒,托尼和維吉爾兩個人在他對面親昵地貼貼蹭蹭說悄悄話,氣氛溫馨又融洽。
眼看着對面睡前小故事都你來我往地講了四五個了,不甘寂寞的伊森決定憤然離開這個對大齡孤寡人士一點也不友好的家庭劇場,趁着天色正好去打打鐵鍛煉身體。
當然——事實是山洞裡看不見外面天色如何,伊森離開的時候也仍然挂着欣慰如老父親的笑容。
完全沒在意伊森離去的兩人繼續其樂融融地講着要麼是編造要麼是根據片段随便拼湊的四不像睡前故事,不過由于偉大的托尼·斯塔克沒聽過幾個睡前故事也沒給别人講過睡前故事,編造正能量主旋律故事對他來說顯得有些吃力。
這可比發表集成電路講話困難多了。
童年時代就埋在各種電子器械與科研論文裡的斯塔克如是想着。
雖然他講得的确磕磕絆絆,但維吉爾還是很給面子的熱烈鼓掌,同時附贈一枚高興又崇拜的眼神,成功撫平了托尼·斯塔克因為自己講故事講不過小朋友而受傷的心靈。
——雖然維吉爾講的故事和他印象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聽的童話故事完全沾不上邊。
“……王子于是在大臣的幫助下繼續推進改革,他虛心聽求他人的建議,沉穩地派發每一條政令,終于把王國發展成了讓大陸上所有平民都向往不已的伊甸園。”
維吉爾闆着臉認真而嚴肅地講完了這個故事,末了還滿懷期待地詢問托尼聽出了什麼。
托尼被他這副故作成熟的樣子萌得不行,上手捏了捏維吉爾嫩滑的臉蛋,然後收獲了維吉爾軟綿綿毫無殺傷力的瞪眼攻擊。
“如果說什麼都沒有聽出來的話會怎麼樣?”
托尼虛心請教。
這個一聽就是編造的故事的内核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高傲又自大的王子遭受挫折後變得謙虛而低調,在大臣們的幫助下振興國家的故事。
但托尼想逗逗維吉爾。
但這次維吉爾隻是蹭了蹭他,把下巴搭在托尼的肩膀上悶悶地開口:“要謙遜、低調,不要固執己見,要善于采納别人的建議。”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但人們總是沒法做到毫無芥蒂地接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即使它有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