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村看着他笑了笑,“你會的。”伸手示意他自己要先走了,登記結束拍了照領了工作證,就各自去自己的廚房歸置,竹村太累了,就先回了房間,躺在床上他回想自己的一生,似乎沒有對任何人任何事有這樣的熱愛,他所有的努力和得到都是在一種不得已的情形下展開的,他開始期待那個年輕人的表現。
第一賽段是刀工——絲絲入扣。
要分别切出肉、菜、豆腐和海鮮,要通過刀具處理成絲,不可以運用分子料理改變食物結構,最終四種成絲的食材要能穿過極細的襯衣扣眼,再将他們處理成一道菜,這不止考驗的刀工,還有處理食材的手法的熟練度,那麼細的食材,每個食材的熟成時間都不同,還要統一口感,竹村覺得這比賽雖然不怎麼公正,但是内容倒是選的很講究。
竹村見到路過跟他鞠躬打招呼憨笑的男孩把他叫住:“你還沒有自我介紹過,你叫什麼名字?”
男孩兒拍了下自己的頭,滿臉歉意和不好意思,竹村卻露出了少有的和藹的表情:“我叫長谷,生在長谷長在長谷。”
“好的,我記住了,你要加油啊!”竹村是個溫暖的人,從他做的那些公益項目的質量便不難看出,隻是平時鮮少露出什麼情緒,多數隻是把溫暖和善良做在事兒上,待人接物很難看出竹村的柔軟,竹村的助理廚師都很驚訝這句鼓勵的話是竹村親口說出的,竹村平時維持的情感淡漠難以接近的形象仿佛也不是那麼堅不可摧。
主辦方有提供食材,也可以自己準備食材,自己準備的條件是保持食物原形、不能進行任何加工處理,如果要自制豆腐除外,選手們一擁而入進入食材選擇區,隻有竹村和寺島的團隊不緊不慢的進去,也沒有直接去拿食材,隻是在觀察,其他參賽者大多都集中在蘿蔔、腌漬火腿和鱿魚的區域,這幾個食材确實是比較好處理成絲的,味道大緻也都是湯菜類。
所有人都在看食材的時候隻有竹村一個人在研究主辦方提供的穿絲的扣子,扣子眼也不算很小,具體的數據也很難測量出來,目測是1毫米左右的樣子,等到廚師們都挑選的差不多了,竹村才帶團隊進入食材選擇區,竹村走到纖維很粗的娃娃菜和芹菜面前,随便挑了兩顆,又拿了一筐新鮮扇貝,在幹貨區也挑了很多蘑菇、幹貝,最後吩咐助理主廚拿了一大口袋的牛肉和一些水果,食材選擇可以會說非常冷門和另類。
本來已經散去的廚師聽說竹村沒有自己準備食材直接和他們拿一樣的食材,幾乎所有廚師都在禮貌距離外圍觀,這屆參賽的廚師除了寺島是真的很想赢以外,很多廚師都是抱着追星的心态來參賽,他們就是想看看他們心中的廚神平時的工作狀态,他是不是真的那麼有創意和能力。
竹村對食材的選擇也确實讓他們有點摸不着頭腦,竹村還沒做就能感覺到有豐富的鮮味來源,可過多的鮮味可能導緻食客有負擔、口幹舌燥、很容易就會過膩,除了這一點竹村選擇的蔬菜也很難處理成絲,廚師們有些滿懷期待,有些則覺得竹村已經老了,可能真的像外界說的那樣江郎才盡,所以他的餐廳才會2個季度都沒有更新菜單,但不管抱着怎樣的看法,他們對竹村都極為尊重,不管現在如何、未來如何,竹村對他們來說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更何況竹村是可以用頂級食材參賽的,他有這個财力,可他卻沒有,這也讓很多後輩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