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解釋“退不了”,夫妻倆這才跟着上了樓。
“老秦,你快來看!”進了門,戚燕徑直走向窗邊,“這兒風景确實是不一樣呢!”
落地窗擦得透亮,午後陽光鋪撒,大半城市落在眼底。
秦修遠跟着過去,手掌貼上窗戶感受熱度,歎道:“托兒子的福,咱也能享受享受大城市的美景。”
輪子啞聲滾過厚地毯,戚昀松開拉杆,靜靜倚在玄關。看着暖陽籠罩下的父母,感受父母孩童一般的歡心,心情頓時開闊。
兩人拍了不少風景照,戚昀也在背後悄悄劃開相機。框住他所認為的,家的模樣。
賞足城市風光,戚燕回身打開行李箱,提出來一個袋子。
“甘草杏,還有點兒百合。”她笑着遞給戚昀,“上回給你帶的幾包,吃完沒?”
“吃完了。”
“這次帶多了些,可以分享給你朋友同事。”
戚昀心裡暖呼呼。送給朋友……果脯換鹵牛肉,禮尚往來,不枉人脈這番出謀劃策。
收收撿撿,戚燕拿出些日用品。轉頭一瞧,秦修遠和戚昀父子倆并排坐在床位,兩手後撐,腮幫鼓鼓嚼着杏幹,動作如出一轍。
她低低笑了會兒,柔聲道:“老秦,你還記得不?小昀6歲那年暑假我們去北京看升旗,住的那家旅館特意給加了張小床。”
“嗯?”戚昀好奇,杏幹換到另一邊腮幫子。
“你不肯自己睡,大半夜鑽我倆中間。”秦修遠沖着戚昀說,“後來你媽嫌擠,自己挪去小床。可是沒到半小時,你又醒了,哭着鬧着非得把人拽回來。”
童年糗事,戚昀回憶裡朦朦胧胧的,頓時有些不好意思。
“我有那麼粘人嗎?”
“也就那一次。”秦修遠笑笑,滿是感慨,“後來呀,每次見面,你都長大一些,成熟一些。不知不覺,就已經是個大人啦……”
後來……戚昀想,後來上了小學,親子分離已成常态。每次見面,父母都老了一些,生分一些。不知不覺,就走到今天。
——晚飯吃石鍋魚。
蒸汽騰騰中,戚燕說起戚昀三年級魚刺卡嗓子,被家裡老人緊急送醫的險事。
“你呀,當時給爸媽打了一天電話訴苦,說特别讨厭魚,又腥又臭還有刺,立誓再也不吃大壞魚。”
筷子一撥,整盤魚片下進鍋裡。戚昀抿着笑:“這都多久了,你們還記着呢……”
“當然啊。”秦修遠說,“一轉眼,哭哭啼啼的娃娃,都開始掙錢請爸爸媽媽吃飯了。”
戚燕好奇:“後來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魚的?”
“嗯……當時就那麼一說。”戚昀無奈道,“爺爺奶奶買什麼我就吃什麼,我又不挑食。”
其實哪有什麼鬧性子不吃魚,隻是小孩兒尋求關注的手段罷了。
另一頭,剛下班的幕後規劃者人在工位,心在餐桌。
[我有優惠券!等會兒我買單,你再轉錢給我。]
戚昀:[你看看有沒有黑米露贈送,上回店員說有的。]
沈雲钊:[有哎!還是你有經驗!][大拇指]
戚昀:[那我用了,謝謝。]
沈雲钊:[好哦,你下次再請我。]
“小昀,和朋友聊天啊?”戚燕壓着笑,和丈夫對視一眼。
“嗯。”戚昀放下手機柔聲道,“也是學校裡的老師,和我年紀差不多。”
“哦哦,好啊,老師好。”秦修遠給妻子倒一杯茶,“在一個圈子,思維同一水平,也有共同話題,蠻好。”
“嗯!”戚昀點頭。頭很重的聰明人總有說不完的歪理,偏偏他能聽進去。
“我和你爸就是在工作第一年認識的,聊着聊着……順其自然,定下來了。”
戚昀撐着下巴聽父母愛情:“很好啊。”
“你朋友是什麼專業、什麼崗位的?”戚燕習慣性分析,“年紀差不多……應該不是教授,和你一樣是導員?”
戚昀一愣。
“她是哪裡人啊?本地的?”
戚昀眨眨眼。
導員,本地人,同一圈子共同話題,女。呃……張可蓉?
“什麼學曆,碩士還是博士?”
戚昀無奈:“……這是重點嗎?”
“當然啊。”戚燕說,“你以後肯定要申博士的吧?如果對方是博士,多多少少能激勵你;如果目前都是碩士,那就互相鼓勵,朝着同一方向努力,不是很好嗎?”
“嗯。”又是申博,又是學曆,戚昀忽而有些心煩。可每當對上父母殷切目光,他又說不出半句反駁的話。
“你可以的。”秦修遠擡手給他續杯茶,溫聲鼓勵道,“爸爸媽媽相信你。”
“趁熱吃吧。”一兜子魚片盛入碟子,戚昀不想聊這個,隻好笑了一笑,轉開話題,“博物館還是最近有個特展,三星堆,你們感興趣嗎?”
“好啊,我們好久沒去博物館了。”戚燕回憶,“上回……還是兩年前隊裡統一組織的旅遊,去西安看兵馬俑。”
“那今晚可得看兩集紀錄片補補課。”秦修遠補充,“那會兒兵馬俑人多,講解也沒聽全,回頭還得自己找資料看。”
補補課……?!戚昀憶起幼時被觀後感支配的恐懼,弱弱道:“提前了解一下就行,也不用那麼嚴肅對待吧……”
“博物館是文化場館。”戚燕不認同道,“既然去了,就得學到點東西回來。走馬觀花那還不如去公園草坪躺。”
戚昀小聲抗議:“去公園草坪躺着也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