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說:“頂多也就三到六個月。”可是在這老天所給予的三到六個月的時間裡,能夠做事,能夠自理的時間恐怕折半就蠻好了。怎麼辦?我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沒有做啊!還有很多很多的驗方心得沒有整理出來,我不能帶走它,因為那黑暗之處根本用不着。南懷瑾說:“一切的努力都是在為别人作準備。”應該把它好好的保留下去才是啊!自己來到世間走一遭,毫無建樹,乏善可陳,可所欠甚多,需要感激的甚多呀!王院長的知遇之恩,爸媽的養育之恩,都一毫未報。對文麗母女的照顧才剛剛開始,對她爸媽的傷害還未當面忏悔。他本來已想定,準備去陵園向她爸爸的亡靈忏悔,也想好去她媽媽家,就是她媽媽罵自己打自己,隻要能撫慰她媽媽的傷痛他都很樂意。他後悔沒有去喝同學的喜酒,後悔沒有…他的心裡滿是後悔。他感激阿瑜的爸爸,感激王老闆,感激所有的病人,因為你們給了我信任,給了我實踐的機會。他想到了吳奶奶,他答應好好研究的,這倒是從沒有中斷過。想到了小和尚和那村裡的人,答應一定會再去看他們。答應帶文麗去看洪家山的雪景,本來雪後放晴正好應景而去,可偏偏自己這身體…他也想到了林之韻,因為就在上個月時,林之韻連着打來幾回電話,說是瑞元想爸爸了,後來一次是說想請他吃飯,說是剛搬了新居,和自己的店相距不太遠。這事他早知道,瑞元已告訴他了。可那時正值冬潔即将治愈的關鍵時刻,他一點不敢松懈,所以就沒答應,林之韻為此賭氣的挂斷電話,他本來想得空時主動請她吃飯,因為現在瑞元畢竟全是她在撫養,自己沒盡多少責任。哎,以後呀,這擔子恐怕就得全落在了她身上了。
他眼前閃出許多要做的事情來,但不知道該做那一件,現在他心裡隻裝着一個“亂”字。他在心裡祈求老天:“你再給我一點時間吧!不是我想苟活,而是這許多的心願未了啊!”可是他再一想,你應該覺得滿足才好,老天已很是眷顧你了,讓你重新見到文麗,再次遇上王院長。讓你遇到吳奶奶、小和尚、語文老師、遇到了那麼多信任你的病人…最重要的是居然把冬潔的腿給治愈了,你真是夠幸運的了,你還祈求什麼?這是沒有勇氣,隻知道躲在被窩裡胡思亂想,滿不在乎的外表下掩隐的卻是一個怯懦的靈魂。
關于生死的問題,釋道儒三家對後世影響可謂深遠,他們的論述有幸看過不止一回,當時還擊掌贊同呢!怎麼都忘了呢?道家認為,生與死不過是兩種不同的自然狀态而已,“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莊子”生死相依,才能生生不息。佛教認為,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與死這兩種現象是重合的,出生入死不過是一次六道輪回。儒家将死亡看作是一種自然規律,而且還把死亡與天命聯系在一起,認為死亡是由天命決定的。“子夏曰:商聞之矣,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論語?顔淵第十二》”。老天不是給你三到六個月的時間麼?這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呀,做一件就會少一件。他擔心手頭的事做不完,又思慮心願了結不盡!自然界中的物體都是圓的,可人世間的事卻多曲折,他想起《易經》中的最後一卦“未濟”來,世上本沒有圓滿的事,人的願望了得盡麼?有誰不曾心懷遺憾的?夙願方了新願沓來。應該立刻振作起來,趁現在病痛不甚厲害時多做一些事情才是。他終于踉踉跄跄的從那種無望和悲觀中繞出來,他心中原有的擔心與無望已釋然了許多,在心裡已作下了準備,要用坦蕩去面對黑暗,要用微笑去迎接那些寶貴的分秒。這時他心裡已有了清晰的思路,一件件的做下去便是。
他掀開被子方知天早就黑了,便伸手開了燈,然後披衣坐起來,此時倒覺得有點餓的樣子,但是懶得出門,反正方便面、紅腸雞蛋、面包什麼的都有。取暖器一直開着,室外雖然很冷,而且又開始下雪了,但房間裡倒是蠻暖和的。他懶洋洋的起床,然後弄吃的,把一整碗的面連同湯全部吃了個底朝天,之後還惬意的連着打了兩個飽嗝。這時感覺已沒有先前那種極度的乏累。他一邊熬藥,一邊拿出王老師的處方來看,但沒看出有什麼特殊之處,不過他想,自己不是學這個的,從來沒有關注過這方面的病例,而且在所收集所擁有的方子裡頭也沒有這方面的病例。王老師這樣處方,一定有它的邏輯性和目的性在裡頭,這個不是我需要知道的,也不是自己能夠弄清楚的事情,因為自己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對醫生來說,即便是最好的方子,那也需要有對症的病例讓你實踐才好。同時,醫生和病人之間要有很高的契合度和信任度。當時給阿瑜父親和王老闆治療脫發症的時候,在給冬潔治療的時候,自己最需要的就是來自他們的配合和信任。反正現在先煎服了再說,不可自生悲觀,失了信心。如果真的治愈了,那自己就是冬潔第二,否則隻好“生死由命”了。
他想到自己手中的那些驗方心得,這些是必須整理出來,然後交給王院長,這恐怕是他最想要的,也算是向他作一個交待吧!他突然想到:“哦,對了,明天還得去王院長那裡,向他說明一下,預先打個招呼,當然不會把真實情況告訴他,隻推說前一段時間太累了,如遇着自己真扛不住就請假休息,這也是預先請假。”因為以後這些日子難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這樣想着想着便不知不覺的睡了過去。
早晨醒來已過了上班的時間,覺得沒前幾日那樣的累,也許是心裡坦蕩,沒有包袱的緣故。他直接去局裡王院長的辦公室。
王院長說:“我一直在惦記你,醫院說你沒去上班,我擔心有什麼事,正想到你哪兒去。怎麼,檢查的結果怎樣?”
倪潇儒顯得很坦然的說:“嗯…還好,說是腸胃不好,要多休息,别的倒沒什麼不好的地方。其實,我是前一段時間熬夜太多的緣故。”
王院長頗高興地說:“好好,這下就可以放心了,你先安心休息些日子再說。”
倪潇儒說:“休息可以,不過這期間,我随時都可能去上班的。”
王院長說:“那當然,隻要你覺得身體沒事就行,我回頭和李院長商量一下,近一段日子裡的上班時間由你自行安排,盡量讓你寬松一些,不過這是有條件的噢,你得答應好好休息才行,不然呀…嗯…你就别想上班。”
倪潇儒趕緊說:“好的好的,我一定會注意的。”
王院長随口問:“哎,你那些醫案心得整理得怎樣了?”
倪潇儒回答說:“才剛開始,不過我會加緊把它們整理出來,到時一定交你手裡。”
王院長擺擺手說:“交給我作什麼呀?要知道,這之中不但凝聚着你們倪家祖輩的心血,還有其它中醫前輩的經驗,同時也是你潛心研磨,注重收集才有的,放在你手裡才更有用處,才能體現出它們的價值來。”
倪潇儒稍想一想後說:“王院長,我倒不是這樣想的,你接觸的人多,興許日後有比我更熱愛這一行的人都不一定呢!我不過是有幸最先得到它們而已,現在花些兒精力把它們整理出來,那是應該的,也是我最願意的。這些東西隻有放在你那裡才合适,因為你知道它們的價值。以後可以傳承下去。”
王院長稍顯疑慮地看了倪潇儒一眼,不過沒有繼續多想下去,說:“放我這裡不合适,甚至有竊為己有之嫌。我隻是希望你能把它們給整理出來,以備所需。那些藥方如經你的精心整理,去糟粕攫精華,再揉合你的從醫理念和心得,古方今用,那它的治療效果一定會有明顯提升,從而能讓更多的人受益。不過,做這事不容易,工作量大着呢!既要參透前人經驗,又要充分融合現代醫療技術,一旦開工,恐怕連晚上都睡不着。所以,我才提醒你,切不可連軸轉,熬壞身體,那就劃不來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欲速則不達嘛!
倪潇儒笑着應承說:“王陽明有詩曰:“饑來吃飯倦來眠。”好的,保證做到勞逸結合就是了。”
王院長不由得一笑,說:“唐朝懶殘禅師亦有此等意境的話,他說:“饑來吃飯,困來即眠。”看來能頓悟的人想法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