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仙君的地府一日遊,就像刮過的一陣清風。
除了初時引起衆鬼魂的片刻圍觀和感慨“仙君果然氣度不凡”,之後就再也沒有掀起絲毫波瀾。反倒是菩記的開張,徹底改變了整個古代陰司界的生态。
原本菩音還擔心,菩記開張當日的熱鬧會是昙花一現,并不持久,結果卻令她喜出望外。
見識過開張當日的熱鬧後,少數還無動于衷的魂民也都被勾起了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
在獵奇心理和跟風天性的驅使下,他們紛紛跑到各菩記店鋪注冊成為菩記主顧,迫不及待地加入魂民“直播”大軍,分享自己的“私貨”。
他們還購買大量的銀圓片,遊蕩在酆都城的每一條街巷,欣賞節目,例行打賞。
一邊“直播”賺錢,一邊打賞花錢,無聊的魂生終于變得精彩紛呈,異常的充實。
原先酆都城的街巷上,一言不合就幹駕的場景屢見不鮮。現如今五花八門的節目看都看不過來,大家也都無心幹架了。
即便有了分歧,也會通過節目的比拼交由觀衆來評判,和平解決矛盾。
而那些留戀人間執念深重的鬼魂,因為菩記而有了情感宣洩的平台,也不再執着于逃往人間,為禍一端。
自此,地府一片和樂融融,人間更是少有鬼患。
一連數月,菩音和王大郎、阿阜以及衆菩記的掌事們忙得腳不沾地,每日都有大量的魂民前來購買銀圓片和菩記陸續推出的各種周邊,差點導緻貨品供不應求。
菩音剛開始見到大量冥币入賬時,異常興奮,徹頭徹尾表現出了一個窮酸沒見過錢的模樣,每日都要清點好幾遍銀錢,親自上演了一把數錢數到手抽筋。
月餘之後,赢麻了的菩音終于對錢産生了免疫,一本正經地對阿阜說:“日後賬冊這塊也由你負責吧,我現在對錢真是一點興趣也沒有。”
好在阿阜是個單純的魂民,笑着應了,隻是在心中嘀咕:“阿姐先前的模樣可一點兒也不像對錢不感興趣,倒是和李大老爺很像,視财如命。咦,李大老爺是誰?我怎麼想不起來了……”
“阿阜……阿阜……,你在想什麼呢,這麼出神?”
“噢……沒什麼!阿姐,我看之前制作的周邊賣得差不多了,幾乎人手一件,再賣這些感覺少了些新意。”
阿阜雖然為魂單純,但不得不說他很有做生意的頭腦,在菩音的言傳身教下,很快就領悟了做生意的訣竅——抓住顧客的好奇和跟風心理,手段便是不斷創新産品以及宣傳造勢。
菩音看了眼店裡賣剩下的周邊小物件,不由感歎:“女人消費的戰鬥力和喜好果然是不分時代地點的。”
這酆都城的女魂們就跟着了魔似的,菩記出的周邊中,精緻飾品類、可愛動物擺件類,有多少她們就買多少,跟不要錢似的。
賣剩下的都是些男魂喜好的東西,比如武器模型。
“阿阜,今日再教你一句至理名言:女魂的錢最好賺。”
說完,也不等阿阜琢磨出個一二三,便轉身出門,“我去街上轉轉,看看女魂們還都喜歡些什麼。”
留下一臉懵逼的阿阜原地呆怔。
菩音飄在街巷上,看着大變樣的酆都城,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想想生前被萬惡的資本家虐得有多慘,現在搖身一變成為資本魂的她就有多爽。
更确切地說,她比那些資本家們還要爽,因為在這古代陰司界裡,她沒有競争對手。
在這裡,幾乎個個都是富魂,不存在為了生存就相互往死裡卷的狀況。
再加上古代魂們沒有經受過現代化的洗禮,沒有現代商業競争的知識儲備。可以說,即便有競争,菩音也是碾壓一切的存在。
啊,無敵是多麼的寂寞!
但也不是說一切順利毫無挑戰的,就比如現在,菩音就在為設計新的周邊和創新娛樂方式而煩惱。
好在魂民們的聰明才智還沒有到枯竭的地步,他們的“直播”内容每日都有新花樣,有些頭部主顧的日活量和打賞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一圈轉下來,菩音發現了多個新晉主顧,竟然另辟蹊徑搞起了聯動。他們受貴妃醉酒的啟發,搭夥搞起了“戲曲直播”。
團隊裡湊齊了寫故事的書生,演雜技唱曲的戲子,裁剪衣裳的織娘,打造首飾的工匠,以及專為古代夫人小姐梳頭打扮的嬷嬷,可謂是編劇演員服化道齊活了。他們還為團隊起了個響亮的名字——酆都戲班。
他們特地搭了個大台子,日日演出,吸引了不少魂。收到的打賞銀圓片數量直線蹿升,直逼老牌主顧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