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青山回望 > 第35章 第 35 章

第35章 第 3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不知道。”周明夷垂下頭,“戰場之上,形勢瞬息萬變,我尚能坦然自若,因我從小便是這麼過來的。可是若要我坐上那高位,恐怕并不相宜。”與其在權位絕高處不勝寒意,倒不如與黃育芩一處,反能覺得餘下歲月可愛。

黃育芩仍舊出言相勸:“若是心中所想,即便是千難萬險,亦可以前往。”

周明夷的眸光閃動了一下,想起黃育芩的初衷是尋仙問道,而他的摯友明玉已經上路,自己恐怕并不能留下他,“你以後也會像明家的小公子那樣,走遍青山綠水嗎?”

黃育芩心不在焉地點點頭。

“這是我們年少時,便約定好的事情。”

周明夷說道:“世家大族子弟皆是以維持家族興盛為要務,放任子女縱情山水卻是極為少見。”

“我與明玉都是家中幼子,我的父親是權傾朝野的丞相,而明家則是根深枝茂的勳貴之家。無人在意我們承襲家族榮耀,偷得浮生一世閑,恣意潇灑餘生。”黃育芩目光晦澀。

“看來是我耽誤了你。”

黃育芩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了,他轉身仔細打量着這間廂房,顯然已經廢棄很久,散發着陳年的黴味,裡面堆放着古舊的家具物什。窗戶早已用木闆釘牢,透過罅隙,依稀可見屋外人影晃動。

“不必挂心,事實上我是自願追随你到永州的。”

黃育芩眯了眯眼睛:“眼下你的那位世叔恐怕對我的身份起疑了,說不定會單獨審我。”

“這……”周明夷回想起剛才自己在袁森面前對黃育芩百般回護,再以袁森的謹慎,恐怕黃育芩難逃他的嚴審。

周明夷暗自懊惱将黃育芩牽扯進來,黃育芩道:“我雖是不理俗務,但并非不通俗務,我自會小心應答,不用憂心。”

事情發展果然如黃育芩預料,他正坐在角落閉目養神,廂房的兩扇門被大力推開,兩名護衛打扮的年輕人走了進來,将他帶走了。周明夷手腳被縛坐在地上,威嚴氣勢不容忽視,他沉聲道:“轉告世叔,若是我帶過來的人有任何損傷,便是傷我辱我。”

黃育芩轉頭向他微微點頭,示意安心,周明夷這才閉了嘴。

“黃公子。”袁森拱手道。

黃育芩并無訝色,長身玉立,雖然五花大綁,但是不見絲毫困窘,袁森賠笑,親自上前解開黃育芩身上的繩索。

黃育芩不急不忙地活動一下發麻的手腳,在袁森的指引下,在主座上落座了。

“當年在黃相的壽宴上匆匆一面,未曾想到今日再見。”袁森陪坐在黃育芩的身側。

黃育芩上下打量了袁煥,心似牛皮燈籠,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當年短暫照面,不曾想過袁将軍還記得。”

“自然是記得的,當年若不是小公子仗義直言,我真要被同席擠兌死。當年我雖然追随周人傑,但是不知道周人傑居然膽大包天,竟敢暗中籌謀忤逆之事,以至于禍及家人和部下,當年不知多少兄弟平白無辜丢了性命,而我僥幸得證清白。承蒙黃相不棄,不僅未追究我曾追随周人傑舊事,還邀我過府。那日壽宴熱鬧盛大,黃公子坐在黃相身側,舉手投足,風姿卓越,我至今曆曆在目。”

“談不上仗義,隻是既然袁将軍未受波及,自然是清白無辜,我隻是就事論事罷了,倘若任由物議四起,豈不是對大理寺處決結果不滿。”

袁森聽完深受觸動,站起身來,深深作揖。黃育芩安坐如常,心安理得地受了禮。

“哒!”黃育芩放下茶碗,盯着指尖的茶漬:“人這一輩子,萬不可行差踏錯,尤其是像周老将軍這樣位高權重之人。若是教人抓了把柄,必然是萬劫不複的大罪。也隻有像袁将軍這般謹慎小心之人,這才幸免遭罪。”

“雖是謹慎,若無人相助,恐怕我已經身死黑獄。我曾經暗自決心,若是有朝一日,黃相能用得上小的,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黃育芩舉起手,示意袁森停下:“十年前在家父壽宴上,我便覺得你是聰明人,袁将軍韬光養晦這些年,必然對如今天下形勢亦有見解。”

袁森見黃育芩二十歲上下的年紀,然而風度修養絕佳,口齒頗有條理,顯然自幼便深受黃相及相府名師教導,也不敢輕慢,躬身請黃育芩賜教。

黃育芩笑道:“将軍有所不知,現如今已不是靜觀其變,保存實力的時機了。皇室衰朽,朝廷黨争,九州割據,群雄并起。若你不旗幟鮮明地立起來,在朝廷眼中便是心懷二心,在我的眼中看來,卻是效仿呂不韋奇貨可居,在其他軍閥看來,便是斂羽蟄伏了!袁将軍的處境危矣。比起占據河北的李奇山,無論是軍民人口或是糧草,袁将軍此處盡皆比不上。若我是李奇山,面對曾經産生龃龉的故人,也就是袁将軍,何不率先發難?況且更有駐軍江東的蕭道先隔江觀望,枕戈待旦。如今唯有周明夷将軍才是天命所歸,方才你在暗室,想必聽得我和周明夷的對話。若是你同意襄助他,我背後的相府和你也有從龍之功,相較于困守宛州,豈不美哉。”

黃育芩所言皆是大逆不道之語,袁森心中反而有了底。初見相府公子與周明夷攪和在一起,袁森心中不知他倆葫蘆裡賣了什麼藥,更不知黃育芩的背後是否由相府指使潛伏在周明夷身側。

于是袁森隻好将這二人關起來,再暗中偷聽他們對話。袁森思索一番,決定先将黃育芩提出來,探聽虛實,黃育芩竟然并無保留,全盤托出,甚至隐晦地暗示,這也是京中相府的意思。

“家父如今位極人臣,然花開花落自有時,無論是中興之臣,或是開國良臣,隻要我黃門留名青史,便是不負于祖宗盛名,亦是不愧于後代子孫。”

袁森擊掌道,既然如此,便将周将軍請出來吧,說罷,連忙喚人:“來人啊,快将周将軍請出來!”

黃育芩連忙制止:“袁将軍莫要心急,我另有兩事需要囑咐于你,我此番前來,是瞞過京中耳目,袁将軍與黃府的結盟切不可外洩,以免人多口雜。若是走漏風聲,日後兵臨京城城牆之下,我們裡應外合便再無奇效。再者,家父已然将聯絡各地英雄之事全權托付于我,相府在各地的暗樁由我接掌,若需聯系相府,直接找我即可。”

袁森連連點頭,黃育芩這才示意:“将軍現在便可請出周少将軍,共商整編隊伍之事了。你與我的談話,也不必教他知曉,你隻令他知曉,你願意追随與他,這個人情,是我該賣你的。再者,周将軍與家父原先諸多誤會,想必多年芥蒂難消,也不必多提及我的父親,我與他隻當前塵一筆勾去,自我與他起,新結山海盟!”

周明夷在廂房之中心急如焚,暗自後悔同意讓黃育芩孤身前往,憂心他洩露身份。就在周明夷焦灼不安之際,他終于聽到了外面的腳步聲。門被重新打開,兩名護衛客氣地替他松綁,謙恭有禮地引路。引入中堂後,隻見袁森與黃育芩閑閑地坐着聊些本地的風土人情,袁森盛意拳拳,邀請黃育芩暫留些時日,自己也好盡地主之誼。

黃育芩見周明夷露面,便示意他落座。黃育芩一臉莫測高深,周明夷當然不知先前二人的對話,然而他肉眼可見,袁森對于黃育芩更為尊敬。

黃育芩背着人偷偷向周明夷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如有疑問稍後再議,卻不足以打消周明夷心中的疑慮,周明夷隻好打疊起精神應付周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