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青山回望 > 第35章 第 35 章

第35章 第 3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明夷掙紮着半坐起身,狼狽地挪到黃育芩的身邊,剛才他聽到黃育芩摔在地上時悶哼了一聲,不知摔痛在哪裡了,身體蜷縮成一團。

黃育芩察覺到了周明夷的目光,轉頭憤憤地瞪着他。

黃育芩此刻恨不得踹周明夷兩腳,再咬他兩口方能解恨,奈何此刻手腳被縛,口中又塞入軟布。黃育芩将自己的臉貼緊周明夷的手臂,反複摩擦,直到口中軟布落下,立刻怒道:“方才你明明可以獨自脫困,前往城外搬救兵的,現在好了,咱們倆誰也沒逃掉!”

周明夷:“……”

黃育芩瞪着眼前口不能言的周明夷,魚兒似的奮力打挺,趁着湊近周明夷的時機,張口銜住周明夷嘴中的軟布。

“放你一人留下,我不放心。”軟布剛出口,周明夷連忙解釋說,“況且袁森不敢對我們下手。”

黃育芩不知道究竟是誰給了他這樣的自信,無語地翻了白眼。

“我們如今有求于人,剛才你的言行可不像是求人的态度。有話好好說,伏低做小不會嗎?”

周明夷面露難色:“這亦是無奈之舉,其實袁森心中早有成算,我隻需将其中利害再講一次。他若認同,則無需贅言。隻是方才我觀看他的神色,卻完全不像心如止水,與世無争的樣子,便故意言語激他一下,哪料到他便認真上了。”

黃育芩此時冷靜下來,回想周袁二人交鋒點滴。從最開始時,袁森對于周明夷的突然來訪似乎早有預見,你來我往打着機鋒,言語中似乎埋藏隐情。

周明夷突然說道:“曾經和你保證過,與你有關的事情,不再瞞你。既然你已經牽扯進來,應當和你說清楚。”

周明夷的神色嚴肅起來,說出來的話一句比一句令人震驚。

“我和我爹确實對不住他。”

“我爹入獄獲刑實乃咎由自取,與明铨無關。”

“我爹确實是亂臣賊子。”

周明夷的話連珠炮似的,震得黃育芩愣怔住了,等到聽到最後一句,黃育芩忍不住“哎”了一聲。

子不言父過,周明夷卻絲毫沒有避諱。

“我是家次子,亦是庶子,你可知為何我的父親将我帶在身邊,而我的大哥卻守在家中?”周明夷苦笑道。

黃育芩搖搖頭,幼年時他曾聽聞周将軍府的大公子驚才絕豔,文韬武略,是個不世出的天才。盡管深居簡出,但是與他交遊之人皆是文采斐然的大儒學士。

可惜後來沒有等到他科舉入仕,在朝堂之上大放異彩,就成為了菜市口新添的一抹鮮血。現在恐怕都沒有幾個人還記得周臨這個名字了。

事到如今,也沒有什麼好遮掩的了。

周人傑原本便存了不臣之心,若是他奪得大位,嫡親長子便是皇太子,唯恐閃失,因此隻讓庶出的第二子随他上陣。

“你從不問我,我為何會知曉自京郊山中出城的密道,隻因那條密道是本朝太祖密謀奪取前朝皇位而挖掘出來的。我的祖父乃是本朝文帝的親子,端慧太子。當年李貴妃深得帝心,外戚專權,她就以紫奪朱,誣陷周皇後行巫蠱之術,文帝震怒之下廢除皇後。李貴妃猶不滿足,擔憂端慧太子仁慈多智,深得人心,日後登上大位,必會清算舊賬。當年禦史大夫正是李國舅舊故,向文帝進言端慧太子廣結官員,存謀逆之心。文帝原先不信,下令徹查此事,竟不知從何處搜來端慧太子與朝臣往來信件。在有心之人的曲解之下,往來寒暄言語竟然成為了如山鐵證,文帝頒下诏書令端慧太子自裁。周庶人命心腹将我的父親藏于宮禁,後來趁着萬壽節冷宮失火,我的父親在心腹的籌謀下趁亂出宮。”

黃育芩心中震蕩,隻覺得天旋地轉,他咬了自己的舌尖,劇痛帶回了理智:“我并非夢中,你莫非失心瘋了?”周明夷所言過于曲折離奇,然而冒認皇家血統乃是死罪,周明夷不至于強行攀附,黃育芩選擇暫且相信他的話。

“這等大事,你又何必告訴我呢,多一個人知道,你便多一份危險。”黃育芩皺眉道。

周明夷卻不以為意:“你這是在關心我嗎?自經曆上次老典引起的禍事,我便下定決心,不再對你有所隐瞞。”

黃育芩愣了一下:“若你要存心隐瞞,我又不能拿你怎麼樣。”

黃育芩從未見過周人傑本尊,然而周明夷的樣貌卻與當今皇上不甚相同,即便現在站出來,恐怕都不會有人相信周明夷口中的離奇身世。

端慧太子當年正是因謀逆大罪而死,兜兜轉轉,後世竟然坐實罪名重蹈覆轍。先不論端慧太子當年大案尚未昭雪,時過境遷,現如今又有幾人會承認端慧太子的血脈。言歸正傳,當年李貴妃之子登上皇位,現在坐在皇位上的楊信正是李貴妃的孫輩。

然而眼下楊信卻人心盡失,甚至有人曾經想替端慧太子翻案。端慧太子一案疑點甚多,文帝晚年時,恐怕心中曾經生出疑慮,重新上了谥号。

“那你想要那把龍椅嗎?”黃育芩心中劃過很多念頭,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周人傑生前十分在意嫡庶之分,因此周明夷從小便被周人傑告誡,長幼之序不可僭越,嫡庶之分不可廢馳。當今皇帝的老子想必贊同周人傑的觀點,就連砍頭也是先緊着周人傑和周臨,他們現如今都不在了,他們曾經想要奪取的高位現在也搖搖欲墜。

周明夷眯着眼睛:“曾經沒有想過。”

“現在呢?”

“尚有一搏之力,卻并非我的理想。”

“難道你當初舉事,不是為了大位?”

“我是庶子,父親因身世遭遇而厭惡庶出之子,待我十分嚴苛。年幼之時,我上陣拼殺不過是為了向父親證明自己,後來遭逢巨變,我一路颠沛流離,見民生多艱,幸而舊部不棄,随我一同起事,匡扶正義。待到撥亂反正,也不枉費今日艱辛奔波。”

黃育芩輕笑:“天下至尊之位,人人都想取而代之,若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會不舍得再踏上一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