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聽得三路大軍均要屯田在外,不免心下又慌了起來。大宋重文輕武,尤其防武官反叛。韓長風見官家猶豫不定,不由得看向韓侂胄。韓侂胄心底歎氣,又隻得按兒子的意思向官家建議,一番利弊分析後又歎道,“太祖開國,尚須依靠諸位武将。假使欽、徽二朝有忠貞武勇之士,又何至有靖康之恥?陛下數番為嶽武穆平反追谥,想來亦是可惜精忠報國之士,當更惜本朝忠義之士才是!”,說着竟俯身請罪道,“三路主帥中陸将軍、孟将軍均是年邁之人,毫無争權奪勢之心,陛下莫非是不放心我韓家兒郎?未能讓陛下安心,是下臣失職!”
官家本就依賴韓侂胄,聽韓侂胄如此說,忙扶起韓侂胄,說道,“何至于此!朕從未疑心韓相!如此,便依韓相所言,韓相主攬此事即可。”當下竟丢開不管,到後宮去看韓皇後和嫡子去了。
時間在戰局的僵持中慢慢過去,轉眼十年已逝。
戰争的局勢與十年前已大不相同,蒙古國勢力越來越強大,鐵木真帶領蒙古鐵騎對大金、西夏幾次發動大規模戰争。西夏政權岌岌可危,竟向大宋發出求救信。金國在蒙古和大宋的夾擊之下,僅剩下燕京以南黃河以北的地界,勉力維持。此種形勢下,金國本該與宋結盟對抗蒙古,奈何放不下過往,仍舊對大宋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在糧草不濟的時候多次試圖入侵大宋領土,想要掠奪一番,均被三路大軍趕了回去。十年間,大宋屯田之策已初步取得效果,三路大軍僅需要朝廷提供三分之一的糧草,剩餘的大部分基本實現自給自足。大軍以黃河為線,日日操練,防守嚴密,形成了穩定的邊防線。
開禧十二年,韓長風将四川路經營穩定後将主帥位置交給了韓家嫡系郭倪。郭倪自從受挫之後,在西山大營中訓練一年,便又跟随韓長風到四川軍中鍛煉。他本是聰明之人,潛心鍛煉學習一番後也是難得的将才,韓長風對他頗為看重,便上書建議朝廷将郭倪任命為四川路主帥。
韓長風則從四川路軍中調回朝中升任樞密使。三十三歲的韓長風,俨然已是大權在握的軍機大臣,主管整個南宋朝廷的軍機要事。陸明月因組建醫護女兵有功,又是韓長風之妻,被封為二品郡夫人。後來這支醫護女兵的将領裴曉曉繼續将陸明月的訓練方法堅持下去,并且發揚光大,訓練出更為專業、更加堅韌的女兵隊伍,也被朝廷特封昭武校尉。
至于陸遊、畢再遇、辛棄疾等老将均已在幾年前緻仕,從軍中另外提拔将領主持兩路大軍。畢再遇、辛棄疾回到了老家休養,辛棄疾不幸于去年逝世。陸遊也漸漸體力不支,近日不幸感染了風寒,宮中已派了兩次太醫。陸明月收到陸明澤的書信便立馬回到京中,見陸遊強支病體,容顔消瘦,再不複當年的精神矍铄之态。陸明月眼眶一紅,重重地跪在了陸遊面前,“阿翁,明月不孝!”陸遊輕輕地撫摸着明月的頭頂,像兒時那樣慈愛地笑道,“明月回來了!人生總有盡頭,阿翁能以身報國,此生無悔!莫作此兒女情态!”
陸明月忍着心酸,與陸遊說了這十年來四川路軍中的一些趣事。蜀中民風彪悍,對女子出頭不似中原這般遭人非議。陸明月雖是女子之身,一身武藝卻十分高強,又擅長醫術,不多時便令軍中上下心服口服,十年來陸明月雖名義上隻是主帥夫人,卻可行使副帥之職。陸遊笑着贊道歎,“那一支醫護女兵,還有這四川的十年經營,為軍中添了不少助力,我陸府女郎真是巾帼不讓須眉!”
正在此時,包惜弱送來了藥盒,陸明月連忙端出來服侍陸遊喝下,見陸遊睡穩了才從屋子裡退了出來。為報陸府的恩情,包惜弱不辭辛苦,日日在佛前祈禱,親手為陸遊煎藥,将陸遊照顧得十分周到。陸明月感動不已,連聲道謝,包惜弱連忙擺手,柔聲笑道,“我一身性命是陸府所救,康兒一身本領是妹妹所教,陸府上下對我恩重如山。這些年來我早将自己當做陸府中人,妹妹何必跟我見外?”
陸明月知道這些年來楊康跟着自己東奔西走,多半時間都在軍中鍛煉,也令包惜弱擔心不已。不由得笑道,“讓姐姐擔心了!”,又看向楊康說道,“康兒先陪你母親到院子裡歇息去吧!”
屋内,包惜弱溫柔地看向楊康,細細地看了又看。他已經長成了十六歲的少年,長身玉立,豐神隽朗,猶如玉山照人,眼中始終帶着幾分笑意。包惜弱忽然想起了當年與楊鐵心的夫妻恩愛之景,眼中不禁微微濕潤起來。楊康見狀,忙陪着母親進去,跪在爹爹牌位前細說這些年的趣事。雖是對着爹爹牌位,眼神卻始終看向母親,包惜弱也不管他,隻溫柔地笑着聽他說話。楊康作為陸明月的徒弟,其實也是韓長風的半個徒弟,文從狀元出身的韓長風,武從逍遙派高手陸明月,再加上他自小聰明,又懂得上進,白日習武練兵,夜間讀書習文,十六歲文武雙全,一身氣質不同常人。他一身輕功實屬上乘,江湖上已算得上一流高手,文才方面也已考過了舉人試。包惜弱聽他說道明年便要參加春闱,更是欣喜,拉他跪在亡夫牌位前,直念叨道,“真是祖上保佑,他爹這一脈多是武人,虧得我兒文武雙全,他爹你要保佑康兒來日金榜題名!”
次年春天,楊康參加了春闱,果然金榜題名,官家見他容貌俊美,便點他作了探花。韓侂胄見楊康人才俊秀,便想将韓氏旁支的嫡女許配給他,親上加親,韓長風一聽連忙替楊康婉拒了,隻說道這孩子當年已有指腹為婚之人。韓侂胄心中不悅,卻也拿兒子沒辦法。他年紀漸漸大了,很多事開始依仗兒子,誰知韓長風一心為國,忙于公務,沒有多少心思花在家族興盛上,本想着親上加親,把韓長風陸明月的弟子拉進來,卻又沒得逞。
韓侂胄長歎一聲,心道,好在今年皇三子趙坦已經十一歲,六年前被立為皇太子,韓照入宮為太子伴讀,前年與韓長風一樣,考取了狀元。韓家一門雙狀元,韓家父子大權在握,又有皇後和太子站在後面,權勢更加炙手可熱,家族興盛應是不須擔憂。隻是族長之位原是想托付給親兒子的,現下隻怕隻能托付給孫子韓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