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中天稗史2:帝國的紛亂 > 第128章 (128)上書論政

第128章 (128)上書論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慧孛突顯,光明殿中,國王沒有往年那樣去逍遙山宮狩獵,正與五上卿議政。

“諸位上卿,這是各地上書!”翟元一拿出厚厚一摞上書來,“彗孛經天,王上讓臣民議事,經東序甄别,學宮遴選,選出百份供諸公商議,這些上書牽扯甚多,從農事、工貿、商賈、水利到律法、刑名、軍鎮、戰略,不一而足。”

國王點頭,“歎為觀止啊!孤王讀來,大長見識!沒想到,我們東元這麼多滄海遺珠,這麼多賢達之士,竟然不得重用,野有遺賢,孤王之過啊!”

風世頤打趣道:“江山代有才人出!王上不必為此自責,每過十年,各國都會大索在野賢士,唯恐埋沒賢才。朝有梓進,野有遺賢,這恰恰說明我們東元人才濟濟,若是沒人能上書言事,匡正得失,那就是教化不力了!先王在世時,也曾有這感慨,家父做大司徒時,也曾奉王令到各郡縣去搜尋俊才。”

“臣幼時随父母煮鹽為生,算是賤業,雖有志于學,奈何家無餘财,主家見我機靈,便讓我跟着主家子讀書。等讀了書,就一發不可收拾,日夜期盼學習聖賢之道。”修增安回憶往事,喟然長歎,“當日情景,猶然曆曆在目,見到風大司徒,微臣惶恐的不知所措,大司徒也沒考校,更無策對,隻對縣令說,如此出身,尚能讀書求道,可見赤子之心,便讓臣進了夢寐以求的東序讀書。臣有今日,多虧大司徒擡愛,對大司徒感激終身,唯有效忠王上,盡心社稷,才算心安。”

風世頤笑道:“家父看人,首重德行,凡能盡心孝敬父母的,貧寒不改操行的,富貴不易其志的,有志于學的,知道他們求索不易,家父認為這些人可以盡忠國事。其實,家父屢次大索野賢,帶回來的多是貧寒之士,家父也曾對臣下說過,寒門士子,除了此途,别無他路,若等他們自求顯達,欲展抱負,則國必亂!”

國王笑道:“令尊有古君子之風啊!風愛卿,此次遴選,就由你來主持吧!多取寒門,令尊說的對,等他們自求顯達,就是亂起之時。”

冉仲翙面帶敬佩,“王上明慎政體,寬明有略,量時度力,可謂賢王。”

國王笑着擺了擺手,“大司行,咱們君臣就不用這麼客套了。”

巫馬卿急不可待的問道:“王上,這些讀書人都上的什麼條陳?”

國王拿過一本上書言道:“這是紀郡寒亭士子提出來的鹽政大改方略,聲言,我們東元産鹽,占天下半數,孤王本以為這是我們東元最驕傲的,沒想到竟有如此之多的弊政,博聞師也是寒亭人,該清楚其中關竅,給大家說一下。”

修增安言道:“諸公,這寒亭是東元最大産鹽地,家中也曾煮鹽,對這鹽政弊端有所了解,東元鹽政最初是民制、商收、商運、商銷,官府隻是課稅。後來,度支困難,鹽政收歸官府,改為官制、官收、官運、官銷,以收商人之利,度過世艱;等度支有餘,官府就會放開官營,讓民間參與,來降低鹽價,中間多有反複。這煮鹽、收購、運輸和銷售四個環節,官民各有參與,各種方法也都嘗試過了,可都不能持久,都是鹽戶受苦,國家漏稅,最終得利的是和官府勾結的商賈!”

宮靖海問道:“既無良策,這位士子能提出來什麼主張?”

國王笑道:“此人可謂是别出心裁,提出了官私合營之法。”

師茍勝搖頭道:“據兒臣所知,這是最差的辦法!這些商賈總是打着官營的旗号來欺詐,表面幹着官營,實雜私貨,若是查處他們,他們就賄賂官府,說是官家生意,所做不過是為了國家;若是不查他們,就堂而皇之的販賣私鹽!”

冉仲翙點頭附和,“公子所言不錯,這鹽證改革,最好全國一體,要不全部官營,王府能落下賦稅,充盈國庫,可以少征收别的商稅和通關稅;要不就全部民營,讓各路商賈競争,把鹽價降下來,讓利給百姓,讓百姓吃上便宜鹽。”

國王點頭道:“所言不錯,這位士子考慮到了,他用很巧妙的辦法解決了。”看到衆人期待的眼神,國王解開了謎底,“内鹽民營,外鹽官營。”

師茍勝搖頭否決,“如此一來,内外鹽價差得很大,恐怕更無法堵住漏洞,就說這宿關,每日多少鹽通過,查出來的都是官鹽,查不出來的都是私鹽。”

國王笑道:“可這個士子卻實實在在想了個辦法來解決了。他在上書中言明,東元有兩大鹽礦,汶口鹽礦和寒亭鹽礦,将這兩個鹽礦分開,寒亭鹽礦靠近北海的千乘港,負責外銷鹽,而内陸的汶口鹽礦隻負責内銷鹽。”

修增安頓時喝彩,“妙啊!果然是五步之内,必有芳草啊!”

巫馬卿還是沒太明白,有些羞愧的言道:“王上,恕臣下驽鈍。”

國王笑道:“沒有什麼的,愛卿常年在軍旅,對政務不熟,不了解倒是有情可言!不過以後可要多讀奏章,孤王可聽說,有些奏章多是巫馬齊幫看的。”

巫馬卿嘿嘿笑道:“王上,臣早說過是個大老粗,做不來這個。”

國王肅然教訓道:“巫馬愛卿,萬不可做此想,聖人有言,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隻要立志于學,怎能學無所成呐。”

師茍勝見到巫馬卿有些尴尬,插口解釋道:“大司士,以後寒亭産鹽,都要裝船運走,不許在東元流通!而東元各地商賈都去汶口鹽礦去販賣!這樣一來,我們東元吃到的是便宜鹽,而鹽稅都從寒亭鹽礦中運出去。”

國王對此提議很是欣賞,“茍勝所言不錯,如此一來,則外銷鹽都通過水路運走,則通過宿關的陸鹽就全是私鹽了,隻要查出,就是重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