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中天稗史2:帝國的紛亂 > 第128章 (128)上書論政

第128章 (128)上書論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巫馬卿點頭示意明白了,解釋道:“王上,就是封住寒亭鹽礦,不許一粒鹽從寒亭跑到我們東元市面上,邊境上也不許有一粒鹽運出去,查到便是走私!”

國王笑道:“巫馬愛卿,拿出你折沖摧鋒的勁頭來,此事便是你去處理了。”

巫馬卿有些尴尬,苦澀的笑了笑,因為在東元的私鹽交易中,巫馬家占據了最大的份額,沒想到王上還是知道了此事,不動聲色的處理了自己家。

見到巫馬家吃癟,衆位上卿都是心照不宣的竊笑。

風世頤贊歎道:“王上知人善用,有大司士在,此事定然易如反掌!”

議定此事,國王又拿起本奏折,“這是莒郡姑幕都的士子上書,提到了我們東元現有三條馳道,這個諸位愛卿都應該清楚吧!”

見師茍勝要回答,師宜陽搶先開口,“東元三大馳道,其一是沿靺海的北方馳道,貫穿元鎮、原郡、青郡、紀郡、萊郡和陽郡五郡一鎮;其二是南方馳道,貫穿郯郡、莒郡和陽郡三郡;其三是南北馳道,貫通西部薛郡、泰郡和濟郡三郡。”

“大君說的沒錯!”宮瑞海點頭,他是大司徒,主持馳道修築,“王上,若是能将泰郡和莒郡打通,就成為中央馳道。不過從泰郡到莒郡,要穿山越嶺,山河居多,馳道最難修築。先王在時,也曾商議,最後是将泰郡和青郡貫穿,可節省不少人力物力,随着元鎮之戰爆發,就先修建了從元鎮到青郡的馳道。”

國王見群臣搖頭,知道此事作罷,又拿出上書,“這是學宮朱思晟的上書!坦言當前律條混亂,刑名繁雜,處理案情時,高下任情,輕重随意!如判殺人,預謀、沖動、誤殺、複仇大是不同,有些隻杖責,有些則枭首,給刑名貪腐之機,法漸不公,律益難行,國法崩壞,則傾覆不遠。應梳理律條,剪除亂葉,将相似罪名合并,設懲處限制,令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即使刑名亂來,也不至于荒唐。”

修增安面露難色,“律條難的不是疏,也不是密,是疏密有緻,疏而不漏。各國律法都經曆從簡到繁,又從繁到簡的過程。王上,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每隔三五十年,就要重修律法,以适時局變動,這就是法家所言的‘三代不同禮,五世不同法’。臣贊同修訂,隻能輕糾,不可大改!法律大改使百姓無所适應,輕罪變重罪,會導緻民怨,重罪變輕罪,會讓刁民鑽營。”

師宜陽贊賞的言道:“師傅所言有理,父王常用老聃之言教導我們,吾有三寶,持而保之,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慈中之意,是慎刑罰,而多教化,少用猛糾,而多潛移!不教而誅為暴,我們王族世家應躬身垂範,以默化天下。東元律法是數百年而成,雖有不妥,可民衆已經适應,若是改動過大,的确會帶來諸多不便,就是改動之後,刑名依然曲解律條,以此自肥。”

巫馬卿言道:“大君寬仁大度,所慮深遠!老臣看,與其修改律法,還不如加強糾察!臣下奏請大司士府派出谏官為觀察使,巡查各郡縣,以正風氣。”

冉仲翙笑道:“大司士殺氣騰騰,不知有多少人頭落地呐。”

國王下了狠心整治,正色言道:“是該激濁揚清,正本清源了!若無殺伐之威,也無教化之成!好,巫馬愛卿,等到了年末,就派出谏官,巡查各郡縣吧!”

看着天色漸暗,翟元一催促道:“王上,晚宴就要開始了。”

“最後一本!”國王示意稍安勿躁,拿出上書,“這是東序士子尉缭符明的上書,讓各郡縣死囚充軍,組成死囚營,專門負責陷陣,衆愛卿怎麼看?”

師宜陽趕緊勸阻,“父王,此事萬萬不可,各郡縣死囚,皆是名節敗壞之徒,怎能讓他們充入軍伍?這些罪囚或□□、或殺人、為寇、為匪、為盜,毫無廉恥,若是這些奸惡進入老水地,隻會将老水大營良家子尚武尚勇的風氣帶壞!”

大司理風世頤言道:“王上仁德,累年不殺,除非是十惡不赦之徒,先王和王上很少勾決,這十多年積攢下來,各郡縣的死囚的确是積攢了有三四千人!這些死囚靡費國帑,牢中死囚過多,常有不倫醜事發生!臣看尉缭郡守的提議倒也算是變通之道,若是到了軍前效力,有不遵軍法者,将軍可随意以斧钺斬之。”

師茍勝躊躇片刻,“大司理所言有理,父王愛民如子,不願刀斧加于臣子,多年來很少勾決犯人,這是父王仁德,可現在各地死囚牢中,的确是人滿為患,也時時耳聞醜事發生,兒臣贊同将牢中惡徒充軍,以軍法約束,以軍功抵罪!”

見到公子支持,冉仲翙言道:“王上,軍中效力,算是将功贖罪。”

修增安言道:“能讓他們将功贖罪是好,隻是怕他們逃散。他們本就是待死之人,行事更是肆無忌憚,若是他們逃了出來,又會為禍地方。而且,罪大惡極之徒見到沒有死罪,以後做事更會铤而走險,這律令怕是沒了威懾!”

巫馬卿點頭,“博聞師所言不錯,法不僅用來懲戒惡人!法還要警示好人!若是惡人作惡,能以充軍抵罪,那麼以後殺人越貨,奸淫擄掠怕是越來越多。”

風世頤笑道:“諸公,老臣倒是有個想法,可謂一舉兩得,使王上仁政和國法威嚴能得兩全!老臣看來,可給死囚涅面,在他們臉上刺字。這樣,能讓他們終身背負所犯罪行的恥辱,讓他們時刻不忘自己身份。若是敢潛逃出來流竄地方,地方官府隻要見到涅面者,若無赦免文牒,就是逃犯,立斬不赦。”

王上面露喜色,點頭稱是,“大司理所言甚好,就按照此方法辦吧!讓各郡縣征發死囚前去老水地,組成陷陣營,能若殺敵一人,便免死罪,殺敵二人,便可抵往日罪孽,算作無罪。再有斬獲,就和其他士兵同賞,諸公意見如何?”

衆人紛紛表示同意,王上看着一大摞上書,笑道:“還有很多上書,也有很多建言,慢慢處理,孤王今晚就見見上書的尉缭符明和朱思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