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東山月皎皎 > 第9章 水鄉澤國

第9章 水鄉澤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月湖鎮民風淳厚,鄉鄰相處宛若族親。何姑母家來了個美貌甥女的事兒,不多時便傳遍小鎮。

一連幾日有人拜會,何姑母收了各家送來的點心、瓜果,一一回禮,又叫采菱帶嬌嬌往各家去認門。

一連忙了幾日,嬌嬌久在京師,見了這般鄉風,亦覺有趣兒。到處玩玩鬧鬧,幾乎将心裡那些酸澀塊壘盡忘了。

隻覺天地舒展,怡情悅神。心裡暗歎,怪道“人人都說江南好”。①

這日晚間,鄭姑父于鎮中定了酒席,給嬌嬌擺接風宴。

小船蕩悠悠,跟着輕柔柔的水波往前走。未到鎮中,先聽見有人吟唱:“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抛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②

嬌嬌驚訝,何姑母輕拍拍她:“是酒樓裡喝醉的客商,這時節常有。

又轉過一處河道,才到鎮中。幾座食坊臨水而立,高挂着酒旗。

鄭姑父往一旁系了船,扶妻女下船。采菱伸手扶嬌嬌:“姐姐小心些,這邊雨水多,好些台階生了苔藓。”

嬌嬌看那河埠頭,一色兒青石鋪就。除青苔外,更有一種河草,碧綠絲須萬千,細如人發,随水波一蕩一蕩。      食坊内宛如竹籬雅舍,河鮮鲥魚,應季時蔬,諸色糕點,拿青瓷小碟擺了,别有風雅意趣。

何姑母挑了塊海棠秋香糕夾給嬌嬌:“嘗嘗這個,可好吃呢。”

嬌嬌道了謝,夾那糕點來嘗,軟軟糯糯,酸甜相間,果然十分好吃。

吃完了飯,坐船回去,夜風徐徐,水波緩緩。

采菱拉嬌嬌說話:“姐姐送我那荷包,上頭的花真好。我看了半日,也瞧不出是什麼針法兒。姐姐若得閑,可否教教我。”

嬌嬌微笑:“好呀。”

采菱想了想什麼,有些怅然:“可我沒什麼能回禮送姐姐的。”

嬌嬌見她天真可愛,又善良知禮,十分喜愛,便半開玩笑道:“這有什麼,我也有不會的。從前隻見絲綢,還是頭一回見蠶桑,你若有空便教我缫絲吧。”

采菱的眼睛亮了亮,一派天真:“好呀,那我來教姐姐缫絲織綢。”

何姑母笑着攬過采菱:“遠來是客,哪能讓你姐姐缫絲織綢。”

嬌嬌頗認真答:“姑母說拿我做自家人,怎麼能叫我吃白食呢?”

雖何姑母再三不肯叫她幹活,嬌嬌還是起個大早到竈下幫忙。

何姑母家庖屋共壘了兩處竈台。東邊做飯,西邊煮繭,每個上頭都支有兩口鍋。

怡縣鄉風,早餐多食白粥、蘿蔔餅兒或細絲面。嬌嬌初來乍到,不敢輕易上手,便在竈下幫着添柴。

春蠶初熟,要收繭子,吃完飯,何姑母和采菱要去蠶房摘繭,嬌嬌自然跟着。

前院東廂房,地上堆着許多狀似小山的草簇,草杆上結着棗粒般大小的繭子。

何姑母拿了幾個竹籃,分給嬌嬌和采菱。又取了竹凳,叫她們都坐下,才開始摘繭。

摘繭就是把結在草簇上的蠶繭粒摘下。大多蠶蟲結繭都隻在草簇外叢,并不難找,僅少數生在内層幹草絲裡。

嬌嬌摘完幾簇,取過新的一簇,見裡層似有異樣。撥開外圈草絲,竟尋着個比尋常蠶繭大上許多的繭子。便摘下來,問采菱:“妹妹看,這個繭子怎麼這麼大呢?”

采菱笑了笑:“姐姐這個是雙宮繭呢。就是兩隻蠶兒,絲吐在了一塊,結成了一個繭子。

這種繭子絲頭亂,絲質粗,取不得紡綢用的絲,也不好用來化蛾。姐姐可以先放在一邊,或者摘完了一塊兒挑。”③

嬌嬌依言将那雙宮繭單放在一邊,疑惑地問:“若不能取絲也就罷了,為何竟不能化蛾呢?”

采菱偏了偏頭,想了想:“我也不知道,隻知道這種繭子若拿來化蛾,多隻能活一個,或兩個都活不成。便僥幸都能出來,也比尋常蠶蛾要瘦弱許多。”

嬌嬌輕輕蹙了蹙眉頭,若有所思。

何姑母開口:“也不好就覺得這種繭子沒用,世間事哪能都有個定法兒?

這種繭子雖取不得絲,可有天然的經緯在裡頭。直接扯了絲布,疊在一塊兒做絲被是極好的。

隻如今沒幾家做,趕着運氣好,會有客商來收一回。因賣不上價,咱們這邊蠶農大都忌諱這個。”③

采菱點點頭:“是呢,便是咱們這兒養蠶出綢,也不過家家有幾件像樣的綢衫,等逢年過節或趕着誰家喜宴才穿。

綢衫又不耐磨,上回媽給我做了一件,我穿着去鎮頭摘果子,教劃花了好些地方。”

說完仍微有些懊惱。

何姑母笑了笑:“就是劃花了,也不過說了你兩句。哪值得這麼着,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采菱見母親誤會了,便過去攬着母親胳膊笑:“娘,我哪是為這個惱?隻是想,若這綢布又好看,又跟土布似的耐穿就好了。”

何姑母笑着推了推她:“哪能輕易有這麼好的事呢?”

嬌嬌也笑。

一家人聊着天,其樂融融地摘繭子倒也不枯燥。

繭子多,摘了三天才摘完。

摘完便要煮繭,何姑母将繭子裝在幾個細布口袋裡。用麻繩系了袋口,拿去庖屋。放在盛滿水的鍋裡,生火慢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