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阿森納俱樂部主教練的米克爾·阿爾特塔原本沒有必要親自去見那個叫做約翰·範德貝格的小孩。俱樂部球探和轉會事務自有專人負責,至少在這個階段還完全不需要他這個球隊主帥過問。
但是瓜迪奧拉之前那一通電話勾起了阿爾特塔的好奇心。
他飛快地翻閱了球探遞交的報告,又看了幾段範德貝格的比賽錄像,确實覺得是個不錯的苗子。
阿爾特塔甚至還點開了自己的《足球經理202X》看了一眼,果然見到這孩子是個十足的“多邊形小妖”。于是他立馬決定,主動見一見這個小孩和他的經紀人。
結果萬萬沒想到,在對幾個場上位置的理解上,這個小孩不僅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非常固執,并且擺出了絕不可能通融的态度。
當瓜迪奧拉再次緻電的時候,阿爾特塔便如實将這番初印象告訴對方。
誰知瓜帥關心的根本不是這個:“米克爾,我是想問你,有沒有覺得他像誰?你我都很熟悉的一個人?”
“像誰?”
阿爾特塔被這個問題驚到了。
他想了半天,才小心回答道:“沒有啊!”
阿爾特塔15歲進入拉瑪西亞,在那裡認識了當時身為巴薩隊長的瓜迪奧拉。當時的拉瑪西亞人才濟濟,光是他的宿舍舍友就出了哈維和伊涅斯塔這兩個妖孽。
然而因為競争過于激烈,阿爾特塔本人一直在一線隊之外徘徊,不得已放棄了留在巴薩的打算,前往别處發展,最終留在了英超。
此刻既然瓜帥問他,阿爾特塔本能便覺得這小孩應該和巴薩、拉瑪西亞有關,但是他怎麼想都沒有任何線索,隻能照實回答。
那邊聽了這個答案,輕輕地歎了一口氣,又問:“你見到他,真的沒有那種熟悉感嗎?”
阿爾特塔:我?熟悉?……阿賈克斯青訓的一個小孩?
瓜帥聽起來有些失望,不過還是說:“或許,你可以去他的IG看看,或許會和我有類似的感受。”
通話結束,阿爾特塔擰着眉頭想了半天,又去IG翻了翻,也看到了約翰這一趟英倫之行的兩條動态。
他依舊感覺一頭霧水。
因為有那場相當不愉快的對話,俱樂部的轉會專員應該已經婉拒了對方的經紀人。
但阿爾特塔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順手就點了“關注”。
他也關注了這個名叫約翰的小孩。
*
回到阿姆斯特丹,時間已經不早。亨克駕車載約翰回家,一路上沒少唉聲歎氣。
約翰卻一直泰然自若——
足球理念要完全符合才有合作的可能。關于這一點,約翰太明白了。
昔日在他執教期間的阿賈克斯和巴塞羅那,球星們來了又去,如果與主教練理念不合,那就總有一方要讓步。
而他,怎麼也不可能是讓步的一方。
與其讓自己的經紀人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如現在就早早地經曆這“可以接受的失望”。
告别亨克,約翰回到了自己家——一座坐落在阿姆斯特丹東南區域的聯排房屋,外表看起來相當低調,裡面的陳設也是一樣。
他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家人。
母親漢娜很健談,喜歡問東問西,和克魯伊夫的母親尼爾很像。
妹妹艾爾西十來歲,抱着約翰送給她的帕丁頓小熊不肯撒手。其實要不是亨克提醒,約翰還想不起來要給“家人”們帶禮物。
而父親卡爾斯則一直沉默寡言,漢娜問起約翰在青訓營和英國的種種經曆,他從不打斷,也從不接茬,坐在餐桌的另一頭,沉默得像是一座雕塑。
這令約翰想起自己那位早早就過世的父親馬努斯·克魯伊夫。
兩位父親的個性南轅北轍。馬努斯是一個随和、開朗而樂天的人,很喜歡在飯桌上說些又有趣又狡猾的笑話。
又或許正是因為有卡爾斯這位“嚴父”,才造就了小約翰如此這般小心翼翼的性格。
但約翰回房休息的時候,卡爾斯親自将兒子送到了卧室門口,低聲說:“約翰……”
約翰:昂?
“……早點睡!”
卡爾斯憋了半天憋出來這樣一句,掩飾不住滿眼的關懷。
約翰:“……好的!”
他瞬間感受到了溫暖與安心,但馬上又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們:尚塔爾、蘇西拉和約爾迪。
自己離開之後,這三個孩子也會和自己當年一樣,早早就失去了父親的關愛與羽翼庇護。
一想到這裡,約翰便又滿心不是滋味。
約翰向卡爾斯道了晚安,走進那間屬于自己的閣樓小卧室,摸索着打開燈,吓了一跳——
整個房間幾被橙色填滿,四面牆壁上貼着各色各樣的海報,有阿賈克斯的,也有荷蘭國家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