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的實踐經曆好像不多?就是幾個翻譯活動——诶?都在考試前幾天,還挺趕巧的哈哈。”
“嗯……”
雙鴉低聲應道。不巧。他就是為了讓簡曆好看一點,這才着急忙慌着了幾個活動。剛剛添加上去的呢。
經過這一番折騰,方才聽的音頻莫不是要忘光了。
雙鴉暗中掐了掐自己:别擔心。别慌。
文章講了卡洛斯這幾天的行程,把主要的事件說出來就可以了。
這時,那位嚴厲的教授開口了。用西語說道:
“【那麼面試開始。你剛剛聽了一篇文章,現在請你用七到十分鐘時間講一講文中的大概内容。
“【注意,不是背誦文章。而是根據你的邏輯重新講述。】”
教授一停,撇了撇嘴角。在他那肅穆的、無甚表情的臉上,這個動作竟分不出是命令還是一抹淺淺笑意。
“【因為,原文展開的方式,或許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也需要優化,對嗎?】”
雙鴉一頓,點了點頭。
他想:
——如果我要清晰地講出文章信息——
——如果我在翻譯,
如果我,在為你做翻譯,
我該怎麼講述——
他咬了咬唇,蓦地開口:
“【根據文章内容,近期西班牙巴塞羅那将舉辦兩年一度的藝術節。節日活動的負責人是卡洛斯女士,文章主要描述了她在活動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
這個開頭,和原文大相徑庭。甚至許多細節都沒提到。
但雙鴉穩住心神,按照自己的節奏說下去:
“【節日的主題涵蓋了‘包容’,‘親近自然’等元素,同時安排有大量節目。】”
他講着,逐漸把細節内容補充出來:
“【卡洛斯女士作為負責人,同時也是當地□□副部長、普露斯藝術學校校長和‘藝之花’基金創始人,肩負起籌備藝術節的任務。并且将在為期十五天的節日中,出席九個會議。】”
這一段,姑且說明了事情背景吧。
接下來就是按時間順序,逐一列出卡洛斯的行動了。
“【她首先要落實一批藝術品的清關工作。】”雙鴉說道:
“【這些藝術品來自哥倫比亞,由于之前的手續出了纰漏,導緻入境的時間被拖延,可能及時在節日中展出。卡洛斯女士于是親自到海關解決這個問題。
“【她動用了一點私人關系,申請優先處理這批藝術品。
“【并且,調整了藝術品入境後的運輸方式,節約路程時間。】”
一切都記得很清楚,都被他流暢地順了下來。
但雙鴉的心跳突然加快:不好,就要說到信息缺失的地方了。接下來的内容,我就不知道了……
“【卡洛斯女士還親自拜訪了運輸公司,向他們叮囑——叮囑……】”
這一段,正是先前“嗡嗡”聲響起的地方。雙鴉錯失了這部分内容,一時緊張,把前後相鄰的信息一并都忘掉了。
——我記得,卡洛斯叮囑的内容,原本聽到了的……
是什麼……——
然而他一咬牙,忽然話音一轉說道:
“【卡洛斯女士向運輸公司的員工做了囑托。随後,又前去處理另一件事。】”
雙鴉做了句式上的改變,把這條信息模糊過去了。
——如果我是在翻譯,不能因為一條信息缺失,就卡在這裡,對嗎?——
他繼續說下去:“【她來到一所叫‘野玫瑰之鄉’的特殊兒童教育學校。學校裡的一些孩子,将作為特殊嘉賓在節日開幕式上表演。但這一安排也引起了網友不滿,認為公開演出會給殘障兒童造成驚擾。】”
先前的内容,雙鴉徹底抛下,不再說了。
——會扣分的吧……
但沒有關系,文章裡還有其他很重要的内容,
趁着沒有忘掉,我要盡快傳達給聽衆。
雙鴉深吸口氣,像站在講台上一樣,平滑地、不帶表情地繼續往下說。
——也許,把考試當成現場翻譯,這就是意義所在。
不再計較一字一句的得失。而是希望,聽衆能得知盡量多的内容。
自身的内耗反而減少了。
因為相較于信息的傳遞,翻譯是透明的。
他的掙紮,本就是沒有意義的。
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