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語文和外語考試,有時會難得讓人摸不清頭腦。
尤其是閱讀題。一大篇文章攤在那裡,很惱人,讀到結尾全都忘光了,所以答題時一邊看題,一邊還得腦袋空空不停翻回去瞅原文。
而且文章太長,翻頁起來也很麻煩。保送考試的卷子釘在一起不能拆開,避免閱卷時造成單張卷子被偷換或者僞造的嫌疑。想查看原文,隻能把整本卷子全都翻過來,像扇扇子一樣來來回回倒騰得累人
當然這都些是小事。
關鍵問題還是在文章本身。
例如雙鴉正在閱讀的這篇文章。能看懂作者描述了什麼東西。能看懂他指出了什麼現實中什麼問題。能看出他心懷不滿語氣十分犀利。但就是不明白作者寫這文章到底是什麼目的。
——針對問題給出建議嗎?
但作者說:這種難題我給不了建議。
——那是要表達面對世事難全的無奈?
可作者又說: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有問題就要好好解決。
啊這……是什麼意思?雙鴉咬了咬唇,隻好在題目下如是作答:
“【第五題:請問你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文中的用意?】”
“【回答:
“【作者意在表明,現實問題很嚴峻,但解決起來也十分困難。因此他呼籲專業人士給出專業的方案,盡快扭轉當前不利的局面。】”
“嘶。”
雙鴉吸了口氣。
誰知道自己是不是答了一句廢話。
教室裡,此起彼伏也有隐約的嘶嘶哈哈聲響起。
好像大家都很痛苦。但也有人悶頭狂寫,好像不覺得難,好像根本不具備痛覺。看見一道題,眼睛不眨就直直沖上去回答。真是的。考試已經很不容易了,還得忍受此等勇士的神擋殺神的壓迫感。答得比你快,更糟糕的是,說不定還答得比你好。
雙鴉一開始也瘆得發慌:
四面八方都是“沙沙”的疾書聲。好像大家都答得很輕松??
但他很快就顧不得擔心了。不知不覺,時間已過去一個多小時,雙鴉身陷閱讀題的泥潭,隻能放手一搏拼命往前趕。——管他的,讀不懂算了,反正一道題三分,我把空格寫滿了怎麼也能賺一毛辛苦錢——雙鴉像是屁股着火越寫越快,字也越寫越大(“把空格填滿”),漸漸的題目越來越少,迎來雲開見月的滿滿期待,雙鴉屏住呼吸,翻過頁面看到最後一道閱讀題:
“【你如何看待作者行文的态度和觀點:】”
這是一道選擇題。給出的選項包括:
“【A. 冷漠和嘲諷
“【B. 樂觀且縱容
“【C. 激進而強硬
“【D. 悲觀卻矛盾】”
雙鴉一愣。緊緊盯着最末的D選項。
悲觀,矛盾,準确概括了他對整片文章的印象。
這道題他可以秒選。更關鍵的是,還印證了他先前的理解都是正确的。
“【冷漠】?【樂觀】?明顯不對,【強硬】也有點說不上。
“果然作者意圖很模糊,連他自己也不知怎麼辦。”
雙鴉飛快填好了“D”,心口冒出一陣喜滋滋的感覺:
“閱讀題應該拿穩了。”
他趕緊接着往下做題。可是看到卷面,心裡卻有點發沉。
最後一道大題,漢西互譯,作為壓軸題目一共十五個文段。
雙鴉看一眼時間,還有不到五十分鐘,平均三分鐘就要完成一段百餘來詞的翻譯。
而且一些選段出自社論和文學作品,用詞精深,很難找到外語中的對應。雙鴉咬緊嘴唇,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不能慌。
“這個時候慌了,還要怎麼做題呢。”
他不想因為焦急而犧牲質量,一面細細讀原語,一面壓着時間轉寫成譯入語。
前七個文段是漢譯西。總體來講還順利,唯有最後一段,描述一位古人練習劍法,說他“頭兩日心馳神往,把持着那雪亮的玉柄劍,恨不得做夢也抖擻地挽起幾個劍花兒。
“然而未出得三日,已開始心猿意馬,又戀上了鄰家壯郎的胸口碎大石了”。(注)
雙鴉瞪了瞪眼睛。這個“心猿意馬”,該怎麼翻?
還有這“劍花”,這“胸口碎大石”的招數?
以及玉“柄”劍,雙鴉隻知道西語裡水壺的“柄”,或者斧頭的柄,不知道能不能用在寶劍上?
也沒時間糾結了,他提筆趕緊寫道:“【那厮練習起劍術,前兩天身心投入、滿是期待,恨不得睡夢裡也握着那把玉手柄的劍,擺弄姿勢劃出一朵朵花形。
“【可沒等到第三天,心思已像野馬和跳躍的猴子那般不安分,又愛上鄰家壯漢的一門技藝:用胸口撞碎巨石了。】”
因為跨了語言,自然不會有漢語原文的凝練,但至少意思表達全了。
雙鴉看一眼鐘表,恰巧用了三分鐘,對這樣一道難題算是十分迅速。他吐了口氣,正要寫剩下的西譯漢,忽然身旁一響,傳來刺耳的揉紙聲,把人吓得一激靈。
是旁邊的人在用力翻着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