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還在外面等着,見公安押着緬甸人走了,都圍上來打聽是怎麼回事。
嚴如玉說:“公安說他涉嫌走私,帶走調查。”
有人很遺憾:“不知道他的料子還賣不賣?”
楊江州送公安和緬甸人回來,看到嚴如玉站在人群當中,含笑跟他們道謝。
“今天謝謝大家了,大家都是做玉石的行家,我也想進這個行業長長見識,以後還請大家多多照顧。”
一個漂亮的姑娘溫聲軟語地請大家多多關照,衆人自然是都笑着點頭答應。
“阿妹,你要買料子,我這裡有。”一個中年男子道,“咱本分人,老老實實做生意,不像那個緬甸人,一肚子壞水。”
男子的話提醒了衆人,面前這個姑娘,可能是他們的主顧,紛紛開口邀請她去看自家的料子。
嚴如玉一一答應。
衆人散去,嚴如玉還是按原來的路線繼續逛。
這一次很多人都認識了她,見她都會打個招呼,還看她大清早就被人訛,心生憐惜,報價都比較實在,嚴如玉還真的買到了塊料子,一塊三指寬的片料。
“這個料子種好,色也好,要不是有點瑕疵,我也不會賣這個價格,你這個價格買到真的是賺到了。”
貨主接過嚴如玉遞過去的20塊錢,笑眯眯道。
嚴如玉扯扯嘴角,點點頭,不說話。
種是挺老的,顔色……
嚴如玉嘴角閃過一絲不以為然。
這貨主當她傻呢。
用此時的市場眼光看,這菠菜綠過于暗沉,已經暗到發黑了,而且裡面還有很多雜質和棉。
整塊料子幹淨一點的地方都沒有。
做人物,沒一塊幹淨的地方雕臉!
做花件,什麼花瓣上都是黑色的小點呢?
——是長了蟲的花嗎?
按照現在市面上的觀點,這就是塊廢料。
但嚴如玉買它,并不是沖着那一點點料子的價值。
它讓嚴如玉想到了後世很有名的一個玉雕作品。
不過她是不會讓貨主知道這個的。
嚴如玉表情如常地走出房間,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往東卯路。
東卯路有棵大榕樹,榕樹靠路邊長,底下空着很大一塊地,這個地方下從早到晚都聚集着一群人。這些人裡,大多都是從事翡翠行業的中間商。
日頭已經快升到天空中央,路上行人開始變少,嚴如玉走到大榕樹下時,那裡卻還坐着五六個人。
嚴如玉笑着跟大家打了個招呼,言明自己是新入行的,把路上買的枇杷拿出來分給衆人。
這時候臨近飯點,大家都餓了,見姑娘大方,也不客氣,紛紛剝起枇杷來。
水果在這個時候,屬于是奢侈品,哪怕價格不高,也是手頭有餘錢的人才會買來吃,但有餘錢的人并不多。
枇杷這種後世也不便宜的水果,人們更不舍得買。
吃人手短,枇杷又美味,衆人邊吃邊和嚴如玉聊了起來。
閑聊了一些家常,嚴如玉見氣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問道:“我想找個雕人物的師傅,誰的手工好一點呢?”
這個時候,市場上的成品翡翠主要以擺件為主,且以中大型擺件為主,這樣的擺件一般需幾個師傅合作完成,所以玉雕師傅也大多是在工廠裡工作,極少有二三十年後遍地的家庭作坊。
想要找做挂件的師傅,隻能是找願意接私活的師傅。
且在玉雕題材上,花草和人物所需的技術有區别。
擅長雕刻花草的師傅,一般不擅長雕刻人物,擅長雕刻人物的一般也不擅長雕刻花草。
想找一位擅長雕刻人物挂件的師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衆人互相望望,各自掏空自己的人脈,終于想起一些——
“可以去弄崗找劉師傅,問問他做不做?”
“李師傅的手工也不錯的,他有時也會接點私活。”
“要我說,吳師傅也不錯,雖然年紀輕,但是學得快,手腳也快。”
大家七嘴八舌,各自推薦自己熟悉的玉雕師傅。
嚴如玉問清他們的地址,等一袋子枇杷吃完,跟衆人告别。
嚴如玉回到家時,嚴如潤三人正準備吃飯。
因為嚴如玉平常出去做工很少中午回來,三人看見她回來,都很意外。
嚴如玉掃一眼飯桌,桌上隻有一飯盒青菜。
青菜炒得過了火候,已經發黃,且上面一點油花都沒有,仿佛是放進鍋裡熬熟的。
這應該是嚴如潤從學校飯堂打回來的。
嚴如玉提了提手裡的豬肉:“等一下再吃,我煮肉。”
不年不節的,居然有肉吃!
嚴如清頓時很響亮地咽一下口水.
嚴如冰驚喜:“喔——有肉吃咯!”
嚴如潤俊臉上閃過疑惑,但看弟妹這麼開心,沒說什麼,放下碗站起來:“我去燒火。”
嚴如玉讓嚴如冰刨洋芋,自己則将手裡的五花肉切成一寸見方的小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