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他上前與應門的女子說起話來。
阿祥不知道青年要做什麼,一雙黑眼睛在他與屠戶娘子間逡巡。見兩人輕聲細語幾句,青年忽地轉頭看他,朝他勾了勾手。
阿祥上前,見女子笑盈盈地打量自己,莫名有一絲緊張,一雙手絞着低頭看自己的草鞋。
“阿祥,這位是趙娘子,她與她相公膝下無子,一直想要個孩子。我同她說了你家裡的遭遇,他們願意将你暫養在家中,會視如己出,隻求你以後長大能盡些孝心,記得服侍他們夫婦二人。”
“你要把我丢在這裡?”阿祥猛然擡起頭來。
張俊人一愣,以手扶他肩頭,平鋪直叙道:“我還有要事,也養不好你這麼個小孩。你還是當在這樣的人家裡長大,有一對和善的父母才是。”
“可是……可是……”他支吾半天,眼前忽然一亮,“可是我想跟你學劍!”
張俊人啞然失笑:“我自己都還沒學明白,又如何教你?”
阿祥再欲争辯,但其實他也怕,怕那青年同樣把自己視作累贅。其實經過此遭,如他這種殘疾小孩,能得到這樣一個歸處已是不幸中的萬幸。
可是不知為何,他舍不得離開大哥哥。這短短幾日,每每因家中巨變在夜裡夢中魇着,或者日間神情恍惚,青年皆看在眼裡。不僅允許自己像貼着娘那般挨着他睡,偶爾也會同他講幾句遊曆中的見聞,幫他轉移注意力。此人甚是面冷心熱,但阿祥見過的對自己心存善意的太少,他把他的好都記在心裡。
臨行前,他突然淌下兩行淚來,掙脫了趙娘子的手,追到他身後大叫:“哥哥,哥哥!你叫什麼名字?我以後如何再見着你?”
青年回眸:“我叫萬湖白。你不用擔心,十年以後,若我還活着,定會來看你。”
阿祥自在後面墊腳張望,以袖拭淚。青年卻是握緊了腰間的劍,健步如飛,頭也不回。
到這時,張俊人已深陷幻境不可自拔。這幻境由撫浪妖的靈氣構築,又沾染了那刀中的怨憤之意,一開始他尚且還能分清自己與所附身之人的區别,但随着在幻境中浸潤愈久,兩者漸漸開始不再分明。又或者,張俊人、公玉玄或那名叫“萬湖白”的青年,蝶夢莊周,莊周夢蝶,誰能明白?
他沒有跟阿祥說的是,那日與他告别,自己即刻掉頭返回,重新去查看了那座被烈火焚燒的洞龍村。他過去的漂泊就并非沒有目的,除了拜師,更是鋤強扶弱,不以善小而不為,一直在做一名真正的俠客該做的事,踐于行的同時,順便磨練自己的武藝。而這件事被他遇到了,他自然不會放過,早在心裡立誓,要幫那小孩查個水落石出,還他一個正義。
隻可惜,村子裡除了放火焚燒的痕迹,隻剩下一些與阿祥娘差不多的可疑痕迹。死去的村民竟無一人保留了完整的遺體。同時,村子裡還多了幾位仙門弟子,統一着皂色外袍,見到他來時,面色閃過微微驚異,客氣與他施禮,分别作介紹。
原來是附近村民有途經此地的,将這情況急報給鄰近潛龍山上的著名仙門——文始派。
先前說過,文始派是自少陽派開創以來,發展起來的又一修仙門派。但與少陽派奉紫府少陽君為尊不同,文始派聲稱自己的祖師另有其人,甚至追溯到周朝大夫關尹子。以虛無為本,養性為宗,号稱是“丹法中的最上乘”。相較于少陽派弟子分支遍天下的盛況,文始派走精英路線,追求的是我通天地,天地通我的所謂“渾人我、通天地”的大道。
萬湖白過去第一個去求拜的便是文始派。
隻見文始派年輕弟子中圍攏着一位男子,獨獨穿了件醬色外袍。看模樣而立之年,儀表堂堂,目光如炬。經旁的弟子說明,此人乃是文始派的前堂首座危嶼青。
萬湖白一見到他,也并不生疏。當年最開始建議他廢掉自己一身狂風快劍的,正是此人。他自明白危嶼青也是一番好心,其實人家不給建議,隻說一個不字也完全可以。所以并未真的記恨于心。當下将自己的見聞說與文始派衆人聽,獨獨掩去了阿祥的存在。
主要是怕小孩再被打擾。畢竟逝者已矣,阿祥生來特殊,理應有個安靜環境,平安長大才是。
危嶼青一言不發聽他說完,也不急于表态,隻問他:“依閣下判斷,此乃何人所為?”
萬湖白立即道:“我也不知,這種一出手便将人碾作碎肉的功夫着實罕見,當中威力之大,恐非常人所為。不是使用了極厲害的火藥,便是此人修為着實深不可測。若是前者,或可報官,就近順着大宗火藥的交易查明,若是後者,或許嶼青大師見多識廣,對這種招式有所耳聞。”
危嶼青搖頭不語。這時,他身旁一矮個子的年輕弟子忍不住插嘴道:“這地方怪偏僻,哪個有錢有閑将火藥運過來炸一幫農人?前面那種可能性想也不用想。至于後者,我隻聽說過将人碎屍萬段,卻沒聽過将人碾作肉泥的,此等歹毒手段,心狠手辣之極,除了那些逃到悲獄山西邊的無恥魔修,還能有誰幹的出?”
這話一出,引得周遭的幾個同門紛紛點頭。
危嶼青也蹙起眉頭,面露憂心:“進來聽說有魔修流竄作亂之事時有發生,這些人無法無天,确實不好管束。”
萬湖白卻看向最開始說話的那名文始派弟子,客氣道:“這位小兄弟還請賜教,你說是魔修幹的,請問是哪位魔修?使出的何等招式?從哪些個痕迹上能看出?”
那弟子名為羅池,原本還在義憤填膺,聞言臉色卻微微脹紅,面色不虞:“你這凡人好有意思,難不成懷疑我瞎說?我自不知那兇手姓甚名誰,但嶼青師叔也說了,那些個村民遺骸中都能測出些許魔氣是真,還能冤枉了他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