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府的王夫人拎不清輕重,一對比,昌遠候府實在會做人。當家太太李夫人可是貨真價實的候爵夫人,又是二品的尚書夫人,親自見了田管事不說,還備了一筐時鮮的脆李和一筐水蜜桃,讓田管事帶回來給林雲嘗個鮮。
李夫人還讓田管事捎來一份貼子,問林雲幾時有空,到時派人來接林雲去家裡玩。
兩家的态度,弄得林雲都有種錯覺,好像李家才是林家的親戚,而榮國府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遠親。
林雲看完貼子,令雪見收起來,當即回了一份貼子,讓雪見幫她記着,明兒派人送去昌遠候府。心裡對于去榮國府已經有了安排。
王夫人要是以為這點下馬威,就把她給攔住了,那也太小看她了。不過第二天,她也沒同意張嬷嬷去榮國府,用她的話說:“犯不着。”
隻令人将林如海備的土儀收拾好,禮單拿來譽寫了一份,又将李夫人送的鮮李與水蜜桃分出一半來,拿兩個小筐裝上,在家裡休息了一天,一邊令人将黛玉的院子收拾出來,窗紗該換的換,床上用品這些也全部換了應季涼爽的。務必做到接了黛玉回家,讓黛玉住的舒适。
第三天,用過早膳,喝了一盞茶,外頭田管事已令人将東西裝好車,林雲這才帶着張嬷嬷與雪柳雪見往榮國府去。
榮國府與林家雖然一北一南,但兩府隔得并不算遠,坐馬車也隻半個時辰的功夫。
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長平去門房交涉了一通回來,強忍着一腔怒火,跟張嬷嬷回話:“張嬷嬷,榮國府的門房說沒有太太的吩咐,這邊的門尋常不開,讓我們從西角門進。”
張嬷嬷也是經了一輩子事的老人了,聽了這話,都坐不住了,當即從車上下來,雪見趕緊先下車,伸手來扶她:“嬷嬷别急,姑娘早料到了,今兒來,必定會遇到點波折,我昨兒還笑大姑娘,哪裡有讓親戚從角門進出的,姑娘說那可不一定,沒準今兒會讓我們走西角門。沒想到,還真給大姑娘料中了。”
張嬷嬷本來一肚子的氣,聽了這話,也笑了:“這麼說,大姑娘是有準備了,那可有吩咐?”
雪見:“大姑娘說,真遇上這樣的事,就隻能勞煩嬷嬷出面了。”
長平很有眼色,過來扶張嬷嬷,其實張嬷嬷身子健朗的很,不過是跟在張嬷嬷身後,去聽一聽張嬷嬷如何和門房交涉,取一取經。
雪見則走到林雲坐的馬車旁,輕聲喊:“大姑娘,嬷嬷去跟門房交涉去了。”
林雲嗯了一聲:“要是門房還不開側門,你勸着張嬷嬷一點,犯不着為這點子事生氣。大不了,我們今天先回去。”她當然沒打算真的回去,而是準備繞道“東院”,先去拜訪她那個便宜大舅舅呗。
不想張嬷嬷老将出馬,果然厲害,不一會兒便回來了,說:“大姑娘,已經說好了,門房馬上開側門。”
門房果真很快打開了正門旁邊的側門,便有人來領,一個小厮領着長平等押送東西的馬車往一邊去,兩個婆子則引着林雲與張嬷嬷嬷坐的馬車朝另一邊來。
片刻之後,馬車停下來,一個婆子上來請林雲下車,說:“林大姑娘,車馬隻能到這裡了。”
林雲輕笑,對陪她坐一車的雪柳說:“原以為不讓我們從正門走,已經是下馬威了,不想更多的坎在後面。”
雪柳尚沒明白,待下了車,聽兩個婆子一說,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