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京,林雲沒有直接去榮國府,而是吩咐先回家——林家在京裡的宅子雖然多年不曾有人住,可留了忠仆田明老管事照看打理,出發之前,林如海便同她說過,自家宅子年年修葺,是可以直接入住的。
張嬷嬷聽她這樣吩咐,臉上露出幾分笑容來,這一路進京,她一直在暗中觀察,不得不說,林雲雖然是老爺認養到膝下的,可這為人處世方方面面,簡直挑不出半點兒錯處來。
張嬷嬷可以說是跟長公主是一輩人,當年長公主威風凜凜,天子處處誇贊,京中女眷自然要學騎馬打馬球的。那時的官宦功勳家女眷都以擅長打馬球、騎馬為榮耀。
因此,張嬷嬷并不覺得林雲有失規矩的地方,要非說有什麼不好,就是大姑娘的膽子着實太大了。這不,進京途中,在天津衛的碼頭上,還買下了一對逃難的失怙兄妹。
張嬷嬷是見多識廣之人,雖然這對兄妹看上去的确像是逃難的,林雲好心是沒錯,可以張嬷嬷的想法,給這兄妹十兩銀子救救急,也就可以了。哪裡需要将人買下來,雖說身契捏在手上,可也難保萬一。
何況,當時這對兄妹原本是另有旁人要做主救下,一時為難,林雲為對方解圍。
張嬷嬷是個謹慎的性子,自然覺得林雲不必多此一事。
林雲卻沒太當回事。不過張嬷嬷說的時候,她還是洗耳恭聽的态度。至于她是怎麼考慮的,倒也不必細說給張嬷嬷聽,她能理解張嬷嬷的顧慮,但不代表一定要接受張嬷嬷的意見。
林家祖上畢竟是封了候的,宅子的地段并不比榮國府差,隻不過榮國府在北城,北城住的多是皇親國戚與勳貴,林宅在南面,南面住的多是科舉入仕的朝中官員。但若論宅子的氣派,自然是無法與榮國府比的。林如海的祖父襲爵時,已降至三等,老太爺一去,便主動改了宅子的規制,省得逾矩。如今林家大門上挂的是林府,還是林如海領了三品的蘭台寺大夫後,才将林宅換成了林府的。
不過林家的宅子格局并不小,四進的院子,正院之外,左右各帶一跨院,外書房這邊,有一個大的花園,便于男主人接人待客。内宅後院,也有一個花園,雖不如外宅的花園大,卻在花園裡建了三層高的繡樓,當年林如海有一胞妹,這繡樓原是為小姑娘蓋的,可惜小姑娘養到十來歲,出天花沒了。
從通州登岸,坐馬車入京,花了足足一個半時辰,感覺人都要颠散架了,要不是沒有馬,林雲都想騎馬進城了。
公主府的護衛與長随,交給田明老管事去接待,田明家的領着林雲一行人進了垂花門,一路看過來,老管事辦事果然仔細穩妥,宅院雖然長年主人家不在,可院子裡花木扶疏,收拾的整整齊齊。
一邊打量自己家的宅子,林雲也注意到了田明家的與張嬷嬷的興奮,喜于言表,便問了一句:“兩位嬷嬷想來早就相識,許久不見吧。”
張嬷嬷笑道:“大姑娘真是慧眼,一看便知道。我們已經快十年不曾見過了,不想有一天還能再見。”
林雲:“我這也無事,有雪柳雪見服侍。既是如此,兩位嬷嬷好生去叙叙舊。”
林雲讓二人下去叙舊,自己則先回屋梳洗。雖說她進京,林如海已租了一艘大官船,可到底比不了家裡,用水等皆不會那麼便利。
午膳自然是晚了點。田明老管事雖然不知道林如海讓大姑娘進京來,但第一時間便吩咐下去,等林雲洗漱完,收拾妥當,來到花廳,午膳已經準備好了。
雖說林雲交待隻弄兩三個菜,墊一墊肚子,但廚房卻還是準備了四葷四素,外加一道綠豆冬瓜排骨湯。
就她這麼一個主子,一大桌子的菜,實在是豐盛太過了。
林雲先問了外頭的情況,得知廚房給外頭公主府的人準備的是八葷四素,又有田老管事親自陪着,這才放心,吩咐雪柳雪見将肉沫蒸蛋和清炒藕片給張嬷嬷送過去,林雲也沒把張嬷嬷當奴仆看,畢竟是已經榮養又請回來的老人,方才她挑院子的時候,特意選了正房西邊的小跨院,便将小跨院西廂房後邊的一排屋舍留給張嬷嬷住,路上買來的一對兄妹王雨王燕,王雨方才讓田管事去安排,王燕則交給張嬷嬷帶着,其實是讓王燕服侍張嬷嬷。
餘下的菜,她自己留了兩葷兩素,另外兩道菜給雪柳和雪見:“這麼一海碗的排骨湯,我也用不了,你們自己過來盛。”
雪柳雪見已經習慣林雲賜菜的行為,脆生生地答應下來。
用過午膳,兩個丫頭繼續去鋪床理被,收拾林雲的房間。
林雲則讓人請來田老管事,說:”田伯,你安排一個人,把這張拜貼送到榮國府去。”
田明老管事:“是。大姑娘,那給榮國府的東西,也要送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