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床軟枕,屋内燃着淡淡的熏香,許念安然睡去,半分心神也未分給一旁的五阿哥,還有屋外那斷斷續續,嗚咽悲戚的箫聲。
事情發展到今天,是知畫的錯嗎?
不是,在知畫出現之前,老佛爺便明顯已經十分看不上小燕子,小燕子的不合體統,沒規沒矩,都讓老佛爺不滿和厭惡,若不是有皇後和令妃的屢次和稀泥,永和宮中大概已經人滿為患了。這門婚事當時能成,也是老佛爺被因着他們的愛情而一時大受感動,等那股感動和沖動過去,大家要在一個屋檐底下真正過日子了,矛盾就出現了,顯然還不可調和。
小燕子當了四年還珠格格,是唯一一個可以和皇子一樣,去上書房上課的格格,那麼多大儒教導,她依然不思進取,整日闖禍莽撞,口頭禅便是‘大不了要命一條,要頭一顆’,不知是要标榜她的與衆不同?還是要标榜她的悍不畏死?
做了四年五阿哥的福晉,可她依然沒有學會這宮裡的基本規矩,讀書寫字還是一塌糊塗,成語說的颠三倒四,常常讓人摸不着頭腦。曬書也能曬掉一個孩子,該是有多心大?整日上蹿下跳,說話做事,不顧場合,毫無眼色。日子過成這樣,她難道沒有一點兒責任嗎?
愛情和婚姻從來不是一碼事。
五阿哥難道沒有責任嗎?他對小燕子的縱容;他性格的優柔寡斷,多愁善感;婚後他對小燕子不長進的不滿;兩人整日的争吵還少嗎?更甚着因為小燕子會武功,一甩鞭子,兩人就是大打出手,這難道不是因為兩人的矛盾早已深埋已久嗎?
老佛爺屢次想要給五阿哥重新指個福晉,知畫隻是恰好在那個時間裡出現了,自從她随着老佛爺入宮,她便隻能進不能退。老佛爺和她爹娘,早在海甯陳家時就已經達成共識,會将她許給永琪做側福晉。
太後一句話,年僅十七歲的知畫,告别父母和家人,離開熟悉的海甯,跟随太後進宮,伺候在她老人家身側,這一生,從這一刻起,她就成了老佛爺手中的一顆棋子,再無别的選擇。
跟着老佛爺的一段時間,知畫無意間發現了老佛爺極力隐瞞的秘密,蕭劍和小燕子的爹方之航,因一首“剃頭詩”被皇上下令斬首示衆。
詩中隐有反清複明之意,是為謀逆,謀逆乃是誅九族的大罪,在方之航被砍頭當夜,兩人被忠仆送走,而他們的母親一把火燒了方家大宅,自刎而亡。兩人和皇上有殺父殺母之仇,毀家滅滿之恨,顯然無法解開。
老佛爺自然是第一時間向着皇上,顧忌他的安危。可同時她也憐惜五阿哥和晴兒,不想皇上因為此事而遷怒兩人,斷送前程,枉送性命,尤其是皇上還對五阿哥寄予厚望。如此一來,老佛爺就更加看不上小燕子了,橫看豎看,都覺得她礙眼。
老佛爺用迷藥抓了永琪、小燕子,蕭劍和晴兒,以及紫薇、爾康一衆人,将他們一起關入慈甯宮的密牢中。從他們的談話中得知,蕭劍似乎因為和小燕子的兄妹之情,以及和晴兒的男女之愛放棄了報仇,可他這樣一個不安全因素,又武藝高超,老佛爺如何能放心的讓他在宮中行走?又如何能坦然安心的放他離開?
可若殺了蕭劍,勢必會傷了對他情根深種到願意随他私奔的晴兒,晴兒是老佛爺一手帶大的,如何忍心?也勢必會讓五阿哥難做,讓他更加憐惜小燕子。更加重要的是,動作大了,肯定會驚動到皇上。幾番思量之下,老佛爺便提出讓五阿哥娶知畫,把知畫這顆棋,順利安插進景陽宮,并且要以嫡福晉的身份迎娶她。如此,她就答應放蕭劍一命,讓他離開。
老佛爺一是希望知畫能收攏五阿哥的心,讓他不要隻沉迷與小燕子的兒女私情;二是讓她去景陽宮看着小燕子,以免她做出傷害永琪和皇上之事;三來,就是希望知畫能為五阿哥開枝散葉,增加他在立儲這件事上的籌碼。
知畫也适時的利用了這一點,成功的嫁給了永琪,成了嫡福晉。
她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如此,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他爹也有好幾個姨娘,周圍有身份的男人個個如此,更何況是個深受皇上喜愛的皇子。能以漢家女子的身份成為永琪的嫡福晉,她沒覺得她錯了,相反,她還會覺得慶幸。
她也從未奢望過永琪能隻愛她一個,隻要心裡有一點點兒她的位置就好,她還想着婚後能有機會去親近永琪,讓他慢慢愛上她,可永琪搖擺不定,今日和小燕子鬧别扭了,扭頭就給她一點甜頭,明日和好了,又兜頭給她一盆冷水,反反複複,到頭來,他和小燕子抽身潇灑離去,獨留給她一場空。
大家都是老佛爺手中的棋子,說不上誰高貴誰低賤,也談不上誰對不起誰?而且明面上,是五阿哥和小燕子對不起知畫,他們為了救蕭劍,答應娶知畫,把她拉入她們這群人的愛恨糾纏中。
大家即是互相利用,所以,許念睡了五阿哥,一點兒沒有負罪感,想讓她和陳知畫一樣做個穩重識大體的黑芝麻餡包子,暗戳戳的搞事,她還沒那個時間呢!
許念表示,你們就高舉你們真愛的大旗,一路狂奔吧,愛去哪兒去哪兒!不知你們這真愛的大旗是能避雷,還是能通神,好牛皮哦!誰都得為你們的真愛讓路。
這一次是為了綿億,可也僅此一次而已。你們不仁,便别怪我不義,以後大家兩清,各自安好便罷,如果你們找事,那就别怪我不客氣。
嘿,還真是有點兒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