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杜小強同他親娘卷了杜英娘父親家中全部錢财出走,沒過一個月,杜小強就把身上的十幾兩全部花光,回去還得侍候那個老不死的,杜小強好說歹說威逼利誘,叫他親娘去接客。
那杜後娘年紀四十有餘,平日裡好吃懶做,模樣是不出挑,可是一身皮肉白滑,倒有哪些個老光棍看中。
這般躺着就能拿錢的日子不過幾日,就有那地頭蛇來收人頭費,杜後娘再怎麼風韻猶存一日接客也賺不到那麼多錢,杜小強在又一次賭輸,竟把他娘賣去了那最下等的花船上。
得來不過一兩銀子轉頭就全輸了,這才打算回來賣了杜家村的房子,誰知道杜家村全沒了。
他看着陳遠山和杜英娘日過得這麼好,住上了大房子,連幾兩銀子都不肯給他,心中懷恨,等着夜深人靜,揣上一把刀,若他們不乖乖把錢拿出來,非要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杜同不過拍響驚堂木,杜小強倒豆子似的全部講出來,得知那杜英娘父親在他們卷走财物不過一兩天就死了,恨的直捶地,早知道那老家夥這麼快死,他們還哪裡用得着逃,不過捶了幾下頓住,不逃也得被埋入地縫,還是逃走才是。
杜英娘聽得颠覆她對杜小強的認知,能對親生母親這樣,叫他畜牲還侮辱了畜牲。
隻能歎一聲杜後娘溺子如殺子,還害了自己一把年紀還得出賣皮肉。
送走了王捕頭,陳遠山便帶着兩人去看看怎麼喂養蠟蟲。
小樂現在最是調皮的年紀,又什麼都不懂,時刻要有人陪在身邊,杜英娘看着孩子,周嫂因多了兩人,撸起了袖子要準備吃食。
等杜英娘哄睡了兒子進了廚房要幫周嫂做飯,桌子上已經放了一籃子包子。
“夫人,這是我拔院子裡的野菜加上豬肉做餡,也不知你們吃得合不合口味。”周嫂一邊說着,手上兩句話不到就又捏了一個包子。
“周嫂你真的是好手巧,這一個個都差不多大。”杜英娘看着還在冒熱氣包子誇道。
“也就随便做,我想着他們做重活的,肚子裡沒點油水幹不動,又都是油水那老爺不得虧本了去,才想着做這些包子,吃飽了能頂大半天,還有配上那稀米粥。”
周嫂不一會就把包子全捏好了,放上蒸籠裡蒸,又擀着面皮,包起了小馄饨,這個不用問一看就知道是給小樂做的。
“周嫂你還給小樂單獨做這個,讓他跟着我們一起吃就好。”杜英娘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太寵愛孩子,杜小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教訓。
“孩子小,吃多了包子不敢克化,這個有湯水,容易吃。”周嫂解釋道。
其實疼不疼愛孩子從這些平日裡就能看出,周嫂那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疼愛,有時候杜英娘都自愧不如周嫂比她這個親娘對孩子還要細心。
“包子熟了,我端過去給他們吃,夫人您在這吃還是和老爺一起?”
“我幫你一起端吧,待會我回房去吃,小樂還沒醒。”來了兩個大男人,杜英娘就算自己不介意想和他們一起吃飯,人家怕是會很不自在。
有了兩個幫工,陳遠山在旁邊指點就好,有空抱着兒子給毛毛換藥,幸好毛毛隻是被石塊鋒利的一角劃到,有厚實的皮毛,隻割破一道淺淺的傷口。
“毛毛乖乖在這前院養傷。我打算在後院再開個門,這樣那些幫工的人就不必從前院進來,不小心撞見了毛毛。”
陳遠山想着這前院後院是妻兒所住,總是這樣路過也不行,不如把後院通林子的門關上,他再開個門可以出入。
“也好,到時候驢車也能趕到那裡上貨,不用搬來搬去。”杜英娘點頭,這個怎麼沒有早些想到。
過了幾日,恰好遇上杜同休沐,他帶着母親妻兒一起過來看看陳遠山的新宅院,這還是他們第一次來。
從前兩日知道他們要過來,陳遠山變趕着驢車上縣城裡買了豬肉雞鴨,還有新鮮的魚買了半桶,放水裡頭養着,小樂每日逗魚兒玩,給玩死了一條,氣得杜英娘把魚都關在了廚房裡。
死掉的魚在周嫂手裡變成了糖醋魚,這種新吃法讓陳遠山眼睛一亮,原來魚還能做成這樣的滋味,不像他們自己做的,魚腥味重,沒有加佐料根本咽不下。
到時候叫周嫂給杜同一家做這個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