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真是愈發期待了。”
“我等着你坐這太子妃之位,折之。”
從東宮出來後,姜棣棠百無聊賴地在宮裡閑逛。
耳畔猶回響她臨走之時褚樂微之語。
“太子殿下定将鐘情于你,抑或說,他無理由不喜愛。”
謝徵麼……
謝徵才能不弱,但也稱不得絕世之才,其性格與欽文帝相似,多疑善忌又大男子氣概,若她未誤判,謝徵應偏愛那善解人意、貼心知己的女子。
“可是母妃,我不喜歡那些人。”忽聞謝辭因之聲,姜棣棠足步稍頓,朝那邊看過去。
“辭因既已屆讀書之年,理應擇伴讀矣。你瞧你的皇姐,莫不如是。”
另一道柔和的女聲傳來,姜棣棠正想着會不會是賢妃,就見一長一少已經朝她的方向走過來了。
“折之!”謝辭因先瞧見姜棣棠,掙脫虞明宛的手就朝她跑了過來,依着她的腰撒嬌,“折之,你做我伴讀好不好?”
“辭因,不可無禮。”虞明宛随之而至,瞥了一眼姜棣棠,輕輕點頭緻意,“辭因任性,縣主多包涵。”
虞明宛伸手欲拉謝辭因,誰知謝辭因直接繞到了姜棣棠身後,側身對虞明宛道:“母妃!若要選伴讀,何不選折之。辭因更喜折之!”
眼見着虞明宛就要發怒,姜棣棠倒是先開了口:“臣女給賢妃娘娘請安。娘娘說的哪裡話,九公主年輕純真,且有自己的主見,這是好事。”姜棣棠轉身,輕輕将謝辭因拉至自己跟前,蹲下身子,柔聲對謝辭因道:“公主殿下許是和賢妃娘娘有什麼誤會,然若公主不與娘娘坦誠相告,娘娘又如何能明了公主之心意。公主不如去告訴賢妃娘娘,你想要什麼。”
“我不要!”謝辭因很是抗拒,說着又往姜棣棠身後躲,“我同母妃說了,我不想要那些人做我的伴讀,成日裡淨想着怎麼通過我攀上皇兄,我才不要!”
姜棣棠無奈,自己的裙擺被人扯着,換成平時她絕對發火。但對着隻有六七歲的小公主她也沒有辦法,隻能耐着性子與之周旋,一邊說着一邊試着把自己的裙擺從謝辭因手裡抽出來:“可是公主已至入學之年,理當有伴讀。”
“故此,折之願為吾伴讀否?如是,我便可免與那等人同處,母妃亦無慮伴讀之事矣!”謝辭因高興地說着,明擺着就是在等姜棣棠把話将此處引。
“我?”姜姜棣棠驚愕,舉目望向虞明宛,見其眉宇緊鎖,顯是對謝辭因之提議頗感不滿。
誠然,在姜家變故之前,世人皆不知姜家尚有四姑娘。
大宛民風開放,女子不必拘于閨閣之中,是以每年京中比試繁多。然姜棣棠從未涉足其中,深藏閨中,鮮少露面,或許其本身亦無甚才學,何以為公主伴讀?
姜棣棠深谙虞明宛之憂,然亦不能置謝辭因之願于不顧,隻能柔聲勸慰:“公主伴讀之選,亦需經過考試。我願一試,公主暫且随娘娘歸宮,可好?”
謝辭因微噘着嘴,雖顯不悅,然亦知姜棣棠所言非虛,無言以對,隻緊緊抓着姜棣棠的衣裾,默不作聲。
“公主是不是答應過臣女兩個願望?”姜棣棠見狀,輕聲細語于謝辭因曰:“公主昔日曾許臣女二願,今我欲用其一,懇請公主随賢妃娘娘回宮,公主不會不應允吧?”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公主殿下若是出爾反爾,那臣女也出爾反爾,不去考試了。”
謝辭因終為姜棣棠所動,依依不舍地放開她的裙擺,跑回了虞明宛身邊。
虞明宛見謝辭因竟然能被姜棣棠勸住,才滿是驚奇地看了姜棣棠一眼,心忖顧晴臻之言不謬。
辭因的确,很喜歡這個惠甯縣主。
“折之姐姐既言赴試,必不失約,辭因今随母妃歸宮,可好?”虞明宛撫着謝辭因的頭,順着輕聲問。
“那折之,你務必考中哦!”謝辭因朝着虞明宛點了點頭,又沖姜棣棠說道。
“好。”
姜棣棠颔首應允,目送着虞明宛她們離去。
九公主伴讀……
她一定會參選。
也一定會選中。
多一個不是太後随手賜的身份,她就多一分安全,不是嗎。
而姜棣棠不知道的是,離開的虞明宛亦在深思此事。
瞧着姜棣棠倒是個極其聰明的。
所知甚廣,深藏不露,之前又是因為什麼才未如姜叙言般于衆人前顯露才華?
是因為姜洄阻撓?
那如今,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她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