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們兩個人,其實也有類似的地方啊。
甚至感覺……像是看到了很久以前的自己。
那個時候的她也很像這樣。
這讓時暖夏更加多了一種異樣的感覺——很希望幫助到他。
卻不是因為他是自己的聯姻對象,或者是因為他們曾經的友誼。
她感覺自己看到了同類。
-
雖然他們後面沒有再對喻左傅哥哥的具體病情過多交流,但時暖夏還是可以從中簡單地提取到一些關鍵詞。
之後喻左傅偶爾說起的,也就是他們兄弟兩人小時候的互動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時暖夏知道旁邊這個男人也有蹲在哥哥房間外面試圖找哥哥聊天的小孩時期,倒是有些好玩,忍不住笑了出來。
旁邊過來會診的一個醫生走上前,去找李莊玉老師的時候路過看見時暖夏,樂呵了一聲:“喲,遇到啥好事兒呢,突然笑嘻嘻的。”
時暖夏反應過來,搖搖頭,醫生也是随口過來唠嗑一句,醫院裡的工作人員也是人,随時需要自我調節的時間,沒有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自然也會像普通上班族一樣偶爾聊聊天。
見兩個人已經開始在研究檢驗報告,時暖夏湊上前去聽了一下,李莊玉掃了一眼隔壁的學生,沒有阻止,也順便小考了兩題,時暖夏被問得差點頭皮發麻。
等李莊玉緊繃的臉色逐漸緩和了下來,她也松了一口氣,得到老師的批準後趕緊帶着東泰明出去查房,兩人想起剛剛老師的面色,對視了一眼,互相歎了口氣。
“對了,東泰明,有個病曆想找你商量一下。”
時暖夏将最後一名病人的情況查看完畢,準備回辦公室之前想起自己提煉出來的關鍵詞,忍不住還是找人問問。
“就是有沒有聽說過從小到大要經常去無菌病房住院、平時在家也要盡量減少接觸細菌病毒這樣護理級别的……”
東泰明一聽就感覺哪裡不對,第一反應:“是什麼器官移植後的護理嗎?”
時暖夏也是一開始想到移植相關的,但是仔細想想又搖頭:“好像是從小身體就不好,應該不是移植,可能是天生、或者兒童時期頻發?”
“地貧?”東泰明也想了想,“感覺也不是很像啊,地中海貧血症到後面應該沒有那麼嚴格才對……”
兩人回辦公室的時候正好都在想東西,一個人低頭用手撐着下巴,更高的男人則擡頭看着天花闆雙眉緊蹙。
李莊玉放下養生杯擡頭一看,差點被自己兩個徒弟逗笑,闆着臉甚至還有點嫌棄:“你們倆幹嘛?”
時暖夏蹭蹭上前去找自己老師求助。
“老師,從小開始生病,要輸免疫球蛋白,經常要去無菌病房住院而且在家裡也需要盡量減少細菌病毒的那種病,您見過嗎?”
李莊玉剛聽就皺眉:“範圍也太大了,你們這是在玩什麼謎語?”
“我們還在猜地中海貧血或者器官移植之後的護理,但是又感覺不對……”時暖夏撓撓頭發,“或者還有什麼免疫科,甚至血液科那邊的病嗎?”
這個時候的觀察室相對穩定,病人也沒有什麼突發狀況,隻有背後的儀器聲不時響起。
李莊玉也難得開始搜索。
“如果是白血病系,就算做了自體或者異體移植,預後很好的病人也不需要長到這麼大還要這麼謹慎;如果是預後不好,那可能都撐不到這麼久。”
“用免疫球蛋白治療的病看看呢?”
時暖夏恍然大悟,她和東泰明兩人從簡單的原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到後面的一些免疫性疾病、繼發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等開始思考。
李莊玉自然也不會阻止徒弟這樣的讨論,反正也能作為知識點的複習。
時暖夏最後想了想:“或者還可以從XLA和CVID——”
等等,CVID?
普通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
發病時期——幼兒期好像可以,學齡期發病的好像也可以。
臨床表現需要躲開細菌和病毒感染——因為CVID的病人主要的緻死原因裡就有嚴重細菌性或者病毒性感染。
和喻左傅之前說過的那個事情似乎對上了。
還有消化道症狀的臨床表現——葉阿姨在哥哥的吃食上過分的緊張似乎也能驗證一部分。
要去無菌病房住院——接手治療。
CVID的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标準每月劑量有400mg/kg。
确實是要住院,這麼大的劑量總不能是讓家庭醫生過來打,最好是住院紮滞留針比較方便,而且無菌病房也更好隔離。
原本還有XLA的選項,但是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的病人,預後效果可能比CVID的更糟,且對于喻家這樣的家世來說,在早期察覺開始全面接受合理治療,預後效果會比XLA好。
對喻家來說,支撐哥哥治療的金額絕對是足夠的。
時暖夏喉嚨感覺有一道微弱的火焰在燒灼。
她似乎,可能找到了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