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沉沒的權利 > 第33章 第 33 章

第33章 第 33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以釋入莊,揭橥“以小學通義理”旗幟:阿賴耶識譯義為藏,阿陀那識譯義為持,莊子言“靈府”即阿賴耶(府,文書藏也),言“靈台”即阿陀那(靈台,謂心有靈智,能任持也),《庚桑楚》篇言靈台有持者,即阿陀那識持一切種子。太炎之齊物哲學吸收了唯識學對真如與“神我”的辨析,從根本上否定了“唯我論”;根據《起信論》“覺迷相依”之理,以“黃金有識”(阿賴耶識、末那識、身識)證成“無情有性”——有情無情衆生之别,在于是否具有第六識,而非第八識。又借華嚴“無盡緣起”思想,貫通闡釋“萬物與我為一”:在無盡真如的交相統攝之中,“獨”與“群”、自由與平等的矛盾得到了真谛意義上的調和。齊物哲學寄寓了太炎對中國文化曆史命運的深切關懷,在俗谛層面,源自《老子》的“百姓心”亦可凝聚為集體性的精神存在——衆同分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