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大周最重視出身和容貌,自己又要暫時留在世界之子身邊觀察主線的運轉,為了行事方便,陸茗決定取個巧,給自己謀個“男主他弟”的頭銜。
蘭弘之的嫡親弟弟小時候遭遇暴民失蹤,而終此一生男主都不曾放棄過尋找,這件事在世界主線中亦有提及。
陸茗于是依着男主的五官模樣,給自己做了個小小的僞裝,使得男主被救治清醒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與他頗有些肖似的少年容顔。
之後陸茗又稍作布置,成功讓世界之子對他“真正的身份”産生了種種猜測和聯想,并因此設法多方查證。
最終陸茗搖身一變,褪去高門假子的殼兒,變作了真正的氏族閥閱子弟。
陸茗精通化妝術,自然知道怎麼樣把容貌略作改動,就能讓人跟換了張臉一樣。其實他的眉眼五官大體沒變,但隻是在細微處做了少許改動,就産生了這樣意想不到的變化。
陸茗通過這種手段,在獲得蘭氏族長對他身份的認可之後,又開始慢慢去掉僞裝,一點點恢複自己的本來容貌。
他的動作極為隐秘又緩慢,以至于除了對生母音容笑貌仍然記憶猶新的男主之外,竟無人察覺到半點端倪。
不過即便如此,陸茗看得出來,世界之子對他潛意識裡還是信任居多,隻是一時邁不過心裡那道坎兒而已。
在謹慎地觀察過一段時間之後,陸茗慢慢放下心來,隻待男主自己想通。
至此,時間已經過去三年多。
這期間,整個大陸政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除了北漢與大周的聯姻之外,鮮卑慕容族建立的燕國因内亂而崩潰,被匈奴人趁勢攻入國都。
燕國主自.焚而亡,其餘皇族四散奔逃,有的逃入草原,被華戎族斬殺或控制;有的逃入三韓之地,與當地政權發生激戰,仍在苟延殘喘。整個燕國版圖大半被收入匈奴人掌中。
自此,北漢國統一了黃河流域,俨然成了北地實際上的霸主。
而反觀南地,手握大周最強一支雄兵的陸醇早已喪失了早年的北伐進取之志,竟是眼睜睜地看着北漢滅了燕國,未曾插手一兵一卒。更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與朝廷的拉鋸戰中,并成功地占據了上風。
如今,陸醇不但晉位丞相,錄尚書事,手握軍政大權,還加九錫,眼見就要逼迫幼帝禅位了。
因近幾年北地連年遭災,民不聊生,暴動四起,在滅了燕國後,北漢政局不穩的境況并沒有太多好轉,北漢國上層于是又将目光投向了大周。
與北方旱災蝗災輪番侵襲,倉廪空虛的窘況不同,南地這幾年可謂是風調雨順,米糧豐産,與過度墾殖的北方相比,哪是簡單的“富庶”二字可表的?匈奴人自然眼紅不已。
于是在清荷公主嫁入北漢不足一年後,就傳來了公主香消玉殒的噩耗。與之一同而來的,還有匈奴人在周漢邊界擅起幹戈的緊急軍報。
在這當口,陸醇依舊選擇按兵不動,甚至隐隐流露出欲将益州邊界兩郡割讓給北漢,以求安穩渡過皇權禅位的關鍵時期的意思——
反正益州不是自己的地盤嘛,割肉也不疼在自己身上不是?
結果此舉卻徹底惹惱了代表益州勢力的袁氏一族,直接促成了蘭氏與袁氏的聯盟。而陸氏的連番舉動也令得他手下幾名大将頗為不滿,紛紛請戰,陸醇不得已隻好将這番打算暫時擱置。
相較于想皇位想瘋了的陸醇,與日漸衰微已被架空的皇族,作為崛起的第三股勢力的領頭人,蘭弘之卻要清醒得多。
他先前為了追逐涼國的末代公主呂玥,曾親身前往原涼國境内,之後就跟呂玥有了那個關于“複仇”和“成婚”的約定。
也是在那次從涼國返回周國的途中,蘭弘之遇到了陸茗。
從那之後,蘭弘之就一直與呂玥保持着密切的聯系,知道了對方在涼國邊境活動的時候,曾給一個重病在身的華戎貴族送過幾味急需的藥材,也因此與對方結識。
之後呂玥傳過來消息,原來那隊異族人的首領,竟是華戎族的右賢王!
知道此事後,蘭弘之與幼弟兼幕府謀主陸茗商定,決意聯合華戎族,一起夾擊北漢!
當然,在聯合出兵之前,男主需要先把陸醇給解決掉。
不過按照時間線計算,陸醇蹦跶不了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