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陸凜是有人疼有人愛的小孩,不需要考慮太多,有一盞燈給他指引方向。
可母親去世後,燈滅了。
陸凜就被放養了,成了沒有方向的小孩。
他失去了所有,然後有了一筆隻要不太揮霍下輩子就可以豐衣足食的遺産。
是應該被羨慕的。
畢竟沒有誰不需要錢,而他連錢都不用賺。
他隻需要活着。
或者等幾十年後,對陸铮盡一份傳統孝心,給他養老而已。
他有什麼好在乎的呢?
收回思緒,陸凜回複醫生:【沒什麼好在乎的,也沒有什麼目标】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名詞“低欲望人群”?】
陸凜:【嗯,知道】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一般這種情況要麼是擁有的太多了,要麼是擁有的太少了,再或者是……你不重視自己的欲望。我問你對喜歡男生有沒有顧慮,你卻更在乎喜歡男生對他的影響】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你重視他勝過你自己。這說明,要麼你喜歡他勝過喜歡自己,要麼你對自己不太好】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帖子裡你說自己哄他、照顧他,你很習慣把他放在被照顧者的角色,你覺得他需要你。而即使他喜歡你,你不想要這種喜歡,你也沒想過離開他,你有沒有考慮過為什麼?】
陸凜回得很确定:【我不想失去他】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或者,更深層次地看,你需要他的需要】
被擊中一般,陸凜狠狠愣了下。
是這樣的嗎?
他需要傅堯的需要,需要傅堯那種“非他不可”執念,但是又不想害傅堯,所以無法接受傅堯喜歡男人,更無法接受傅堯喜歡自己。
他是不是太強人所難了?
一個人要怎麼才會對另一個人“非他不可”呢?
除了“喜歡”哪裡還有第二種這麼強烈、這麼排他性的感情?
哪裡有既要又要的好事?
陸凜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做了,感覺怎麼做都是錯:【那我現在要怎麼辦?】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什麼意思?你想确認自己心意和他在一起,還是你接受不了男生想勸他放棄?】
陸凜于是給醫生說了下現在的情況:【我們吵架了,他不想再和我做朋友,意思是要麼在一起,要麼絕交。現在我們很僵硬,要怎麼緩和?】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其實到現在這個地步,再去辨認你是不是喜歡他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要什麼樣子的結果】
陸凜不太明白:【什麼意思?】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喜歡并不是表面的東西,你為一個人做再多,你不願意去喜歡他,你還是覺得自己不喜歡他。因為你潛意識抗拒喜歡他。不妨抛開喜歡去看,你要的其實很簡單,隻不過是留下他】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如果做朋友可以,那就做朋友,如果做朋友不可以,那麼談戀愛你是不是能接受?生理上的、心理上的?】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如果能接受,就談;如果不能接受,那是否能接受斷了的結果?】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總而言之就是,和他談戀愛,和他分開,你更能接受哪一個?】
“……”
感覺問題,又繞回來了。
陸凜:【如果都不想呢?】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其實不用糾結,真的選不出來,可以每一個都試試】
“……”
陸凜:【怎麼都試?】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比如現在,你們可以先斷了,過一段時間,你看看是不是不再需要他了,是不是他的位置别人也可以替代,是不是你也能和别人到達之前的那種關系】
陸凜:【那如果我還是需要他呢?】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那可以回頭找他,喜歡一個人不會那麼輕易放下的,尤其是你們這個青澀的年紀,尤其他曾經對你求而不得,白月光什麼的】
“……”
燕大附院心理醫師:【你不是經常哄他、安慰他嗎?把人哄回來就可以了】
“……”
這個心理醫師路子是不是有點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