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間。
李晴央正在梳妝,她見桌上擺放着一個雲紋首飾匣子,便打開來看,果不其然,其中钗環皆有,做工精美。
她一眼就相中了其中一隻赤紅瑪瑙梅花钗,遞給喬銀讓她幫自己戴上。
望着銅鏡中的自己,她忽而覺得自己沒有剛來時那般瘦弱了,臉頰兩邊微微長了些肉,雖然整體看着還是偏瘦,但總歸是在往好處發展。
她問道:“王爺今日可有要緊事?不如,與我一同逛逛廟會?”
秋玥瞬間喜上眉梢,又意識到自己失态,忙恢複平靜道:“奴婢去問問王爺。”
無視秋玥快咧到耳朵的嘴角,李晴央微微颔首,大方笑了笑。
恰此時,門外傳來幾道沉穩的腳步聲,緊接着一襲青玄色現于人前。
“王爺。”夏汐秋玥喬銀見到裴既南,齊齊屈身行禮。
“真巧。”李晴央眸中帶着幾分喜悅,笑道,“方才我還提到王爺。”
“哦?在說什麼?”裴既南好奇。
“我在想,廟會繁鬧,不知王爺是否得空與我一道前去。”
“正好我也想邀殿下去廟會。不過,還有一事。”裴既南言語之間,揮了揮手,他後方就有一侍從捧着一套湖青色襦裙上前,遞給秋玥。
裴既南:“之前出行匆忙,為你準備的衣服并不合身,這是我命人重新為你裁剪的衣裙,穿上它去廟會,定玩得更盡興。”
看了看那青翠的羅裙,李晴央眼角瞥向裴既南着的青玄袍,心下一動,幾分複雜滋味湧上喉間。
她朱唇微啟,帶着些許恍然大悟道:“看來今年京城盛行青色。”
裴既南面色如常道:“不錯,今年好的料子都是青色的。”
片刻後,兩襲青色出現在廟會上,侍女随從都在後方,給他們留出了五步的獨處空間。
“我在族中排行第三,出門在外,喚我三郎便好。”裴既南道,他望着李晴央頭頂與衣衫相得益彰的翠玉簪子,會心一笑。
按理說,李晴央該讓裴既南喊她什麼娘,才符合此地人們的習慣,可她不喜歡這個稱呼,總覺得俗氣又别扭。
思忖幾瞬,她說道:“那你喚我阿晴吧。”
直接以閨名稱呼,是熟人之間的叫法。
裴既南一怔,随即嘴角上揚,悠悠道:“阿晴。”
不知為何,李晴央竟從短短兩字中聽出了無限春意,旖旎非常。
她後背僵直,覺得渾身不自在,仿佛有幾根羽毛在撓着她的心,幾分癢意,幾分顫意。
好像不該讓他叫自己“阿晴”……
太親昵了!
她正難為情時,裴既南十分自然地說道:“阿晴,那處有櫻桃畢羅,瞧着味道不錯,可要嘗嘗?”
自起床隻喝了幾口水吃了幾口粥的李晴央聞言,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向畢羅小攤,那裡圍着兩三個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他們心滿意足的神色,好似在說“真好吃啊”。
光是看着,鼻尖就仿佛聞到了食物特有的香氣,李晴央此刻滿心滿腦都是美味的“櫻桃畢羅”。
她初來乍到,連“櫻桃畢羅”是什麼都不曉得,但櫻桃味甜,總歸不會難吃到哪裡去。
看着兩眼放光的阿晴,裴既南笑意更濃,拉着她來到小攤前。
眼前是一個大娘,正娴熟地舀起半勺紅色餡料,往白面團中塞。
見有客人,她笑嘻嘻道:“郎君,小娘子?來兩個櫻桃畢羅?我的畢羅面脆油香,還是熱騰騰新出爐的,可好吃了!”
“來兩個。”裴既南将銀子遞給她。
“诶!”大娘立馬應了,從蒸籠中拿出兩個畢羅,用紙包了遞過去。
裴既南接過,又從袖中取出白布,将畢羅再包了一層,才給阿晴,“這個燙,你小心些。”
“好。”阿晴滿心歡喜地接過。
隔着紙和布,她已經完全不覺得燙手了。
雙眼緊盯着畢羅,好奇地打量着,原來畢羅就是一種面食,其中夾了櫻桃餡。
她緩緩一口咬下去,即刻就咬到了其中鮮嫩的櫻桃,香甜不膩,又熱乎乎的,暖心暖胃,讓人十分滿足。
“真不錯!”她眉尾揚起,像極了饞貓吃到美食就搖來擺去的小尾巴,“這櫻桃好新鮮啊,不是那種軟趴趴的口感,它好像沒有被蒸過一樣,還保留着水果原本的滋味。”
裴既南寵溺地笑了笑,“大娘是城中最會做櫻桃畢羅的,她可以讓櫻桃蒸過之後不變色,鮮嫩如初,吃到的人都贊不絕口。”
“大娘真厲害!”李晴央對大娘說道,由衷地誇贊她。
“客氣客氣。”大娘笑得見牙不見眼。雖然也有不少人誇過她,但是被人誇,無論什麼時候都會讓人高興。
裴既南從始至終目光都停留在阿晴身上,怕她因為好吃就狼吞虎咽,關心提醒道:“慢些吃。”
阿晴雙手捧着畢羅,正要大咬一口,聞言隻能将嘴巴合上大半,咬了一小口。
看着這俊男美女,大娘不禁羨慕:“小娘子,你有這樣體貼的郎君,真是有福氣啊~”
此言一出,李晴央仿佛被定住了一般,楞在原地,一時不知該如何反駁。
她僵硬地看向裴既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