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那兒?”
一束強光打在她的臉上,她看清楚了來人,張葵,“張老師,是陶樂安,”她的聲音斷斷續續,“她強迫我帶她離開這所學校,她崩潰了,她瘋了一般,她說她想念家人,想回家,可是她找不到出路,她強迫我帶着她離開,救救我老師。”
_
黑暗像是沒有盡頭一樣,不停地向前蔓延。
郁霧憑着記憶,轉了個方向。
在停車點的旁邊有一個綠色的鐵門,上面的油漆脫落,底部有一條細小的縫隙。
鐵門的旁邊就是圖書館,拉着窗簾,看不清内部的結構。
郁霧擰動下把手,被鎖上。
淩安靠在牆的一邊看着她,聲音帶着些微不可查的落寞,“郁霧,為什麼會殺了我?”
郁霧沒有回答,從校服外套的口袋中拿出玻璃,她将上面的頭發重新纏繞到底部。
從不平整那面的玻璃掰下一塊較薄的碎片,插|入鎖孔中,撥動鎖芯内的部件。
随着“啪嗒”一聲,門打開。
“因為我們是站在對立面的人。”郁霧握着玻璃,推開門,向裡走去。
“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們站在了對立面,希望你可以毫無顧忌地殺死我。”她垂下眼眸,這句話并不像是玩笑而且她的真實想法。
郁霧停下腳步,回到看見她站在月光中,情緒不明,“我會的,。但在此刻,我答應你晚上的提議,我們合作。”
淩安向裡走了一步,關門反鎖,“為什麼來這裡?”
“探索秘密。”郁霧看着書架上的書,中外名著,各種題材,破舊的,被反複翻動過。
在最前端的,是一本管理手冊。
《育才中學管理手冊》,作者:樂時,莫尋,李追,楊凱。
郁霧翻開,關于副校長校長李樂時的介紹,她所畢業的學校,工作經曆,以及最頂上的灰色照片,站在校園内對着鏡頭微笑。
第三頁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物,眼睛中僅剩下一絲清明。
第四頁,介紹的才是學校的創辦,經曆,以及各任校長的照片。
它是第五任校長。
隻是照片上的它并沒有今天她所有遇到的它帶來的感覺那麼的怪異。
臉上的笑容帶着無法撫平的油膩,谄媚,它的眼睛也沒有如此清明,透着精明與算計,像是一張假面。
“第一個系列,關于培養學生的第一條是:每個學生都應全面發展,不應控制她們的思想,行為同化。”
第一系列的末尾寫着三個字,樂時寫。
與如今學校的教學裡面完全不相同,而原本的副校長也消失不見了,教導主任,與第三頁的普通教師都不見了。
離職了,或是别的什麼。
“第二系列:如何讓學生提高興趣,不再對學習感到厭煩。”
“第一條,請不要過度逼迫孩子…”
“莫尋寫。”
“第三系列,關于成績,成才以及未來。”
字裡行間中透露着瘋狂,偏執,像是已經走入了死胡同裡,看似是在有理有據的分析,其實很多都是在抨擊,不滿。
所表達出的,也是最貼近如今學校的教學理念。
“寫者:李追。”
第四系列的寫者依然是樂時,而非楊凱,郁霧向後翻過去,寫者就隻剩下樂時和莫尋兩個人。
因為是校長,所以署上了它的名,而書的創作和它全然沒有關系。
一個再怎麼變化,它的瞳孔是很難在短時間内發生較大變化。
現在的校長按照書上來推算,四十八,而它的眼睛卻更像是三十歲,瞳孔的邊緣較為清晰平整,沒有那麼的渾濁。
它的眼睛更像是第三頁照片上,李追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