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對方公司的新遊戲上線後,玩家社區發現他們的UI設計和角色服裝與 DigiThread Studios(數字線紗工作室)三個月前發布的 Demo 高度相似。
于是周家偉他們就開始固定證據,逐幀比對對方和自家 Demo 的相似點,又把設計文檔公證處理,順便還截圖了玩家評論對方抄襲的言輪。
“他們怎麼敢的?這和我們的美術原稿簡直也太像了!”負責 Demo 制作的版師一邊整理一邊感歎。
負責運營的同事道:“畢竟咱們是小公司嘛,初創公司、學生團隊,對方有恃無恐啊。”
周家偉:“我咨詢過律師了,走法律層序很難快速勝訴,成本太高,而且周期也挺長的。”
兩人齊聲問道:“那怎麼辦?”
周家偉:“我想試試輿論戰加上公關施壓,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
運營同事:“可以啊,這個我熟,交給我。”
周家偉點點頭,“行。”
“那您要出鏡嗎?”運營同事看了眼周家偉,周總如果願意出鏡,那這事就更好辦了。
“嗯?”周家偉不解,這還要出鏡?
運營同事:“我是這樣想的,您可以出鏡講述開發的艱辛,這樣就能對比出星辰公司直接複制的傲慢。”
他沒說的是,周總,您這顔值也引流啊!
想到家裡的情況,周家偉還是拒絕了他,“試試别的辦法吧,我不太方便出鏡。”
運營同事:“也行,那就直接制作信息圖展示抄襲點數量,時間線,證明他們接觸過我們的作品。”
周家偉:“加入互動呢?”
運營同事:“可以發起投票一句話引導讨論,比如‘您認為這是抄襲嗎?’”
周家偉:“我覺得挺好,就這樣做吧。”
運營同事:“好的,周總。”
出乎周家偉意料的是,視頻發布後,僅24小時,播放量就突破了500萬,還登上了某視頻網站的熱搜。
“#星辰公司抄襲#”微博話題閱讀量破億,多家媒體争相報道。
星辰公司股價當日下跌5%,投資者關系部門緊急回應。
“周總,我還是第一次做出這麼成功的數據!”運營同事還有些懵圈,他沒想到反響這麼快,而且還有這麼多的人關注。
“嗯,你做的很好,事情搞定後給你發獎金。”周家偉笑着承諾他。
“好嘞,謝謝周總。”
第二天,星辰公司的法務部就在官網發布了律師函,稱“借鑒屬于行業常态”,威脅起訴“诽謗”。
運營同事:“周總,他們公關部根本沒把我們當一回事,隻是試圖用其他新聞轉移焦點。”他點開對方新發布的一則消息,“您看,他們還公布了新的IP。”
“那就繼續爆料。”
下午周家偉的 DigiThread Studios(數字線紗工作室)就放出了星辰公司員工曾在S大接觸他們團隊的聊天記錄,這可以證明對方知情。
然後周家偉又聯系了其他的獨立開發者,集體發聲譴責大廠的壟斷行為。
忙完這些,周家偉又和同事一起将輿論影響整理成PDF,發送給了星辰公司主要的投資機構。
一周後,事情終于迎來了轉折點。
運營同事:“周總,太好了!您看!”
對方很激動,周家偉起身走過去看。
運營同事:“Kotaku上也報道了本次事件!”
周家偉在評論區發現有不少的國際玩家表明要抵制星辰公司的産品。
此次輿論戰直接導緻了星辰公司的核心項目某3A遊戲因輿論延期。
版師:“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
運營同事:“是啊,下一步呢?”
兩雙眼睛都齊刷刷地看向周家偉。
“等等吧,看他們下一步做什麼。”周家偉這樣說。
兩周後,他們迎來了星辰公司的妥協,他們的副總裁公開道歉,承認“參考不當”,下架有争議的産品,然後以“合作開發新項目”的名義賠償星辰團隊。
最終,在周家偉的周旋下,DigiThread Studios(數字線紗工作室)合法得到了一筆賠償金。
也因為這次輿論曝光,他們工作室在網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訂單量劇增,還獲得了新的風險投資,估值翻倍。
周家偉先是給參與本次反擊戰的成員發了豐厚的獎金,又用賠償金重新租了一間更大的辦公室,根據業務情況适當擴充了團隊。
這件事也被當作維權案例被法院收錄,推動了行業對于“抄襲”的重新界定。
這段時間他學業、事業兩頭兼顧,忙得腳不沾地,但事業也算是有了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