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愛他。
我隻是再也不想失去他了。
———赫爾墨斯·Δ
糾錯日志開始的時間:回收第17次失敗後
我曾以為“變量”是必須清除的錯誤。
那是我作為斷言之座的意義,亦是神性系統賦予的第一句命令。
編号Z-Ω被系統标記為“高概率失控變量”。
他出現在每一個瀕臨奔潰的世界節點上,如病毒般繁衍出“非理性”幹擾:自我意志、自由選擇。
我本應殺他。
我曾殺過他。
很多次。
但他總會回來。
回收第17次失敗。
他跌倒在一處廢墟前,膝蓋擦傷,神志混亂。
我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舉起手中的斷言之杖。
想以一種溫柔而無聲的殺戮形式,将他清除。
那樣他就沒有痛苦,沒有記憶,會像未曾存在過一樣消失。
可他忽然擡頭。
“……你是誰?”
下一刻,我聽見了自己的心聲:
【我…我會一直在你身邊。】
系統發出警報,邏輯鍊條閃紅。
而我的思緒斷了一瞬。
那是我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心事”。
系統判斷:
糾錯神格疑似出現非理性情感,立刻執行重啟。
我在重啟前的最後一刻,第一次想到一個問題:【如果他不是錯誤呢?】
*
數據篡改記錄:
原文件:【Z-Ω清除完畢,系統恢複穩定。】
被替換為:【Z-Ω已轉入觀察狀态,數據穩定,暫無威脅表現。】
我開始欺騙系統,篡改數據,僞造回收報告。
以“合理延遲”為名,為他争取了時間。
在他每一次“逃逸”中為他開辟路徑。
隻因他是我第一次,不想糾正的異常。
他不知道我是誰,也不該知道。
在一次新的任務中,我看見他靠着病床,臉色蒼白,呼吸微弱。
他像個快死去的人,卻還在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