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就不是我們了。”許川認真地說。
Liya看着他,仿佛又一次陷入了他那雙像夜色般深沉的眼睛。那一刻,她想抛棄所有疑慮,不再回望身後。但命運往往喜歡在最柔軟的時候掀起風浪。
手機響起,是她母親發來的一張照片——一張老照片,拍攝于八十年代的巴黎街頭,照片上有兩個人年輕的笑臉。照片下方的字寫着:“我和許仲南在索邦大學門前,1986年。”
Liya驚愕,手指輕顫。她遲疑地将照片遞給許川:“你父親,是不是叫許仲南?”
許川點頭,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接過照片,整個人如被雷擊,站在風中久久不語。
沉默仿佛凝固了空氣。Liya的母親和許川的父親——年輕時居然是巴黎的舊識,甚至曾是戀人?這一切如夢初醒,卻又隐隐對應上前幾日餐桌上的微妙氣氛與目光交彙。
那一夜,他們沒有回家,而是坐在什刹海湖邊的長椅上,從燈火闌珊坐到夜色深沉。湖面倒映着月亮,岸邊柳影婆娑,偶有遊船掠過,泛起漣漪。
許川輕聲問:“你怕嗎?我們之間,是否會被那段過往所影響?”
Liya倚在他肩頭,低語:“我怕。但我更怕失去你。”
他撫摸她的長發,如對待命運最後的一點溫柔。他們相視一笑,在彼此眼中尋找救贖。
而與此同時,巴黎的街頭,Leon站在Liya母親的門前,手中攥着一封長信。他已下定決心,不惜遠赴中國,也要追回那個曾屬于他的Liya。
什刹海的風輕輕吹着,柳條飄落在湖水中,像極了巴黎塞納河畔那些低垂的梧桐枝。Liya坐在長椅上,雙手抱膝,眼眶泛着光,卻強忍着淚水不掉下來。
“這是不是一種諷刺?”她喃喃道,“我們在巴黎相識,彼此心動,以為是一段新的開始。卻不知我們的父母,也許早已在上一代寫過一段無疾而終的詩。”
許川沒有說話,隻是緩緩伸手,攬過她瘦削的肩膀。她的身體微微顫抖,那是一種被命運輕輕撕開的痛。
他終于開口:“或許正因為他們的故事沒能走到底,我們才有機會,來重新把這一頁寫完。”
Liya的頭緩緩靠在他肩上。她的發香輕柔,帶着白天在恭王府院中穿梭的淡淡花露味。她擡起頭,望着他,眼中是積蓄已久的淚意和渴望。
“你還愛我嗎?在這一切出現之後?”她問,語氣近乎哀求。
許川沒有回答。他低頭,輕輕吻上了她的額頭,像是一種承諾,又像是某種不容退卻的宣言。随後,他再一次吻住她的唇,這次更深,更長,帶着一點近乎絕望的力量。
Liya輕輕回應他,兩人緊緊相擁,仿佛想要将對方刻進靈魂深處,抵禦命運的洪流。他們的吻從長椅延續到河邊青石的護欄上,寒意爬滿了夜色,但他們的身體卻越靠越近,炙熱如焰火。
她的呢喃在他耳邊響起:“帶我走……今晚,不要讓我一個人面對這些。”
他沒有說話,隻是牽起她的手,像當初在巴黎那樣,一步一步,走進一個他們共同選擇的夜。
他們回到住處,屋内燈光暖黃。他替她脫下大衣,她的長發披散,白色的毛衣勾勒出纖細而曲線動人的身體。她靠着門邊看他,輕輕解開自己毛衣最上方的扣子,低聲道:“你要一直看着我嗎?”
許川走近她,兩人之間沒有了對白,隻有交織的呼吸。他用指尖輕輕滑過她的肩頭,吻落在她鎖骨與脖頸之間,那是她最敏感的地方。她輕輕一顫,雙手環住他脖子。
他們緩緩地、細緻地彼此剝離,窗外的風掀動窗簾,一如他們情緒的起伏與交纏。
這一夜,沒有言語,隻有情欲與柔情相擁。
他們都知道,這樣的夜晚不會阻止命運的推波助瀾,但至少,它能給他們力量去面對明天的一切挑戰。
第二天清晨,陽光穿過窗簾灑在床頭。Liya睜開眼,轉頭看着還在熟睡的許川。他安靜得像個少年,長睫微垂,鼻梁挺直,唇邊有一抹難得的安甯。
她伸出手,輕輕撫摸他的臉頰,眼裡含着笑意——也許未來仍有風暴,但這一刻,她擁有了完整的他。
突然,一則短信跳入她手機屏幕:
> 【Leon】
我已經到了北京,我不會放棄你。
Liya怔住,手指僵在半空。
鏡頭拉遠,北京老巷的晨霧逐漸散去,灰色瓦房在陽光中漸漸清晰。而命運的漩渦,正悄然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