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那張手寫的會議紀要草稿,洛一淼顯然不是很能接受目前的世界是由某項研究實驗造成的,試圖在樓層中找到更多的線索。
三層的隔間非常明朗,隻有一間大的會議室和小實驗室,走兩步就會隔着玻璃跟櫃子裡的标本臉貼臉。
洛一淼幾乎是把一整層都翻了個底朝天,最後隻能問出兩個問題——
這個儀器是做什麼的?那個儀器又是做什麼的?
“而且往實驗室裡裝這些東西是什麼意思?”洛一淼把戳了戳櫃子裡的罐子,上面的标簽早就已經褪色而看不清内容,裡面裝了一團肉色的不明物體。
可惜的是她旁邊兩人是實戰經驗豐富理論知識匮乏的代表,江之聆想了半天,最後說:“應該是有用吧,誰知道他們研究什麼。”
作為耳濡目染勉強算半個醫生的洛一淼也沒看出到底是個什麼明堂,她冷笑一聲:“要真是搞什麼人體實驗就完蛋了。”
二十多年來一直被荒廢在這座山中,怪不得當時中央研究院一直拒絕邱碧晴的申請。
難道是怕療養院和緣溪村有聯系?
但是療養院的位置應該一直被藏得很好,如果不是災後這場詭異的暴雨,他們都不可能誤打誤撞找到這裡面來。
雖然這二者相距不遠,洛一淼在緣溪村待的這一年多時間裡,也從來沒聽村裡人提起過療養院相關的事情。
最多隻說這樓裡風景好,曾經被看中過建設什麼。
至少在緣溪村村民的認知裡,多年前的那場投資應當和村裡的高科技養豬場一樣黃了。
在洛一淼兀自思索的時候,江之聆耳邊的頭發被很輕的撩了一下。
他轉過頭,表情有點不耐:“我記得你隻是怕黑,不是看不見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動手動腳的頻率越來越高了。
許又今卻笑了,他輕眨了兩下眼,壓着聲音說:“當然,我是想問,這個療養院的研究實驗和明喬那場有關系嗎?”
如果和明喬有關系,就意味着和江之聆也有關系。
這是許又今談話時習慣性的拐彎抹角,江之聆卻總覺得是隐隐對先前自己那句問話的掩飾。
出于一種……他說不出由來的心照不宣。
“可能有關,但應該沒這麼巧,”江之聆收回目光,嗓音沒什麼起伏,“對這些儀器有點印象,但不到眼熟的地步。”
他斟酌了一下詞句,得出結論:“應該隻是在中央基地的研究院見過而已。”
許又今松了口氣:“那應該還……”
“不過我沒印象,不代表明喬沒用過。”他又說。
許又今的身體實在不适合聽這種大起大落,他微蹙着眉:“為什麼。”
那場神秘的實驗牽連出了明喬和中部避難所的事故,又和偶然經過的江之聆有點關系,他對此透露的信息很少,隻說那是成功與失敗的關系。
許又今始終認為應當沒有那麼簡單,但當事人屢次三緘其口,他也沒什麼立場多問。
照理來說,明喬所經曆的是江之聆先前經曆過的那場實驗的重啟,流程和方法必然相似,不然又談何“重啟”?
對此江之聆隻說:“我和她不太一樣。”
許又今看過來的目光仍然憂慮重重。
江之聆莫名有了點微妙的松動,像是心髒被有生命枝蔓纏了一圈又松開,尾端微微泛着酸。
“有機會……”他含混着說了句,“再說吧。”
三層的最後一個房間都檢查了一遍,除了桌底下掉了一張看不清臉的照片,他們再沒找出更多有用的東西。
洛一淼不甘心地念叨着“難道就這麼被清理得一點不剩”,江之聆在旁邊指了指。
“那是什麼?”
桌子的角落露出一塊淺色的三角,房間裡開不了燈,江之聆的手電無意間掃過那個方向,才注意到和牆面有些不同。
從櫃子縫隙裡把那塊東西抽出來後,才發現那是一本被遺漏在後面的工作手冊,封皮已經髒得看不清了,翻開後第一頁有幾個不同的字迹寫着“4組徐落、方則宜、瞿夏顔”幾個名字,最後的筆畫顯得有些龍飛鳳舞。
大概是櫃子放在角落,一般很難注意到,才讓這本工作手冊成了漏網之魚,在這條窄縫裡藏了二十幾年,連紙張都泛黃暗淡了。
*
2025年6月2日,晴
填完申請表後沒多久就和同一批研究員一起打包送到了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雖然我對梅老師事先提醒的“項目保密程度很高”、“研究場所可能會與世隔絕”已經有了心理建設,但是沒想到還能偏成這樣。
要不是研究院統一安排了車,我很懷疑是要把我們送到這種深山裡賣掉!
被收繳了所有和外界保持通訊的設備,隻能回歸最原始的方法了。
我事先問過梅老師了,這個項目很受上面重視,預計時間不會短,如果第一期成效顯著的話,很快就會派更多的研究員過來,到時候我們這種第一批的就是元老級成員了。
進來的第一天就是宣誓,說實話我有點激動,但是誰碰上這種大項目不會激動呢?我們要做的可是能改變人類命運的大事業!
(徐落)
2025年6月7日,下午15:07有大雨,持續約20分鐘。
第一批志願者共18人已順利入住流莺療養院,今天下午由3組和4組帶他們進行體檢,主要篩查基因缺陷。
檢查結果良好,符合實驗目标“年齡25-35歲之間”、“心理狀況良好”、“攜帶部分基因疾病”等特征。
今晚臨時通知開了例會,由梅主任主持,叮囑了一些觀察階段的注意事項。
加入項目後第一次見到這位傳說中的倉庚實驗室負責人,他看起來很年輕,和想象中不太一樣。
據梅主任說,這個項目的負責人除他以外還有三位,行進期間會與國内外該領域的專家一起合作,暫時被命名為“希望之羽”計劃。
聽起來很詩意,其實本質是用于醫療方向的基因編輯技術,臨床試驗一共分為三個階段,分别是對基因疾病患者的治療、對健全人體的基因改造、應用于全人類的基因進化,這一段梅主任隻淺談辄止。
流莺療養院負責的是前兩個階段的項目。
希望我能看到有結果的那一天。
(方則宜)
2025年6月20日,陰,晚有小雨
進行到了一個不可言說的階段。
來到這個深山老林裡已經要二十天了,除了這個療養院來來去去固定的工作人員,我連一張陌生的面孔都沒見到,每天的病情記錄也沒什麼太大變化,207那個患者都要跟我稱兄道弟了。
207是最配合每日檢查的一位,還關心我是不是也因為缺錢才來當志願者的。
沒好意思告訴他我是專門去觀察他的,病患一直真的把這裡當醫院。
一直沒有什麼新的消息,隻能持續盯着進程,觀察記錄。
隔壁3組也太可怕了,我有次淩晨還在會議室看見他們開會讨論,吓得我還以為是夢遊了,有這種工作熱情做什麼都會成功的。(旁邊另一種顔色的筆記批注“這就是為什麼人家能進培養中心而我們組不能”)
早知道我當初就不填申請了,沖着梅主任的頭銜來的,結果到現在也沒見過幾次啊。
(瞿夏顔)
2025年7月5日,晴
一個月的觀察期終于過去了。
這次例會好大的陣仗,除了梅老師還有兩個負責人來了,一個中年男人一個外國女人,那個外國人我見過,也是基因編輯領域的某個專家,沒想到和這個項目有關聯。
另一個是負責醫療領域的專家,據說他們都會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
因為觀察期結束,就可以接入第一批臨床實驗了。
這也意味着項目終于要開始有動作了。
(徐落)
2025年7月8日,晴,特别熱
這幾天忙到爆炸了啊啊啊——
201的病人是白化病患者,這幾日一直由我負責,和前幾天相比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看起來沒有好轉的迹象。
又要去開會了!!!這幾天開的會寫的報告比之前一個月還多!!!
(瞿夏顔)
2025年7月11日,晴
好消息。
我負責的204病人皮膚色素沉着現象比先前的記錄要淡很多,低血壓和持續性疲勞也有所緩解。
上報後的回饋是成功的預兆。
(方則宜)